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明星人設的“生產者”

進入娛樂圈工作,是不少飯圈女孩的理想。

除了被大眾熟知“經紀人”、“藝人宣傳”等工種可以近距離接觸偶像外,“藝人統籌”似乎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有機會獲得藝人的聯絡方式?時刻見到不同的明星藝人?還可以獲得娛樂圈一手勁爆八卦?

大家對娛樂圈從業者總是充滿好奇。

▲ 連王源過年回家都會被親戚問八卦。

90後藝統薛晗,大學畢業後就入行工作,為爆款綜藝選藝人,也合作過多位頂流藝人,幫他們打造標籤、製造熱搜,“現在大部分藝人的標籤是可以訂製。”

標籤限制藝人,卻又是出圈的必備,明星們一邊摘掉,又一邊給自己貼上。我們找到了薛晗,聽她講述作為藝統是如何幫頂流們找人設、貼標籤的。

以下是她的自述。

01

我從大學畢業後就進入電視臺做製片人,現在已經入行8年。從電視臺出來後還一家上市公司負責一些選秀綜藝的製作。在積累了一定藝人、商務資源後,我就自己做藝統商務公司,和TaylorSwift、李易峰、張藝興、王一博、景甜、宋軼等等藝人談過合作,甚至,吵過架。

▲薛晗團隊負責雙11晚會的藝統工作

很多人也許覺得藝統都不算一個行業,連個工種都不算。藝統服務站在閃光燈下閃閃發光的藝人,自身卻一直就是默默躲在幕後。

藝統的職能特別像一個導遊,接待一群好朋友來錄影,幫他們安排好吃住行吃住行。每天旅遊團去哪玩,去哪錄影,都對接清楚。

藝統主要的工作就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前期邀約,根據製片方或導演組的要求邀請藝人;第二階段就是籤合約;第三階段就是現場錄製的執行服務。

▲《我和我的經紀人》中,楊天真對藝人團隊提出的要求,也是藝統工作的內容之一。

藝人是綜藝節目的命門。

2019年,我們承接了綜藝《極限青春》的藝統工作。在初期邀約藝人時就遇到瓶頸,因為當時做了深入調研,演藝圈裡只有夏雨老師拿過全國滑板冠軍,是真正專業級的滑板愛好者,其他涉獵過滑板運動的藝人基本沒有。

我們在和中國滑板協會做調研和學習的過程中瞭解到,滑板的打分機制除了動作專業分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打分項——表演,唱跳型藝人正好可以發揮自身的音樂與舞蹈實力,與滑板選手自身的專業技能相輔相成。我們將目光投向年輕偶像群體,王一博和程瀟是這個節目的合適人選。

王一博之前是《創造營101》的導師,唱跳實力沒得說,他自身又喜歡極限類運動,而且當時我瞭解到同平臺同時期正準備播出電視劇《陳情令》,電視劇和綜藝同時播出,相互加持,會帶來很好的話題和效應。播出後,節目確實如預料收穫到了所需的反響和話題,王一博也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標籤——滑板,給他後來與“摩托”、“衝浪”等極限潮流運動標籤繫結打下了基礎。我還把夏雨老師介紹給他,王一博還認了他當師父學習滑板。

▲王一博

藝統不僅要和藝人的溝通,還要和節目裡的選手、導演組打交道。

現在綜藝細分領域越來越細了,如果不懂這些行業的知識,也就完全做不了或者不能非常地專業做節目。我們在承接專案前,會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或者團隊來給藝統安排一段時間的培訓。比如現在正在籌備一檔拳擊類的綜藝,我們就先去省拳擊隊、訓練基地學習了一個月左右的專業知識。

▲《極限青春》中的王一博

另外,藝統在平時在整理藝人資料時,會把TA的身體機能、擅長的運動、美食……各方面愛好能力可以作為“人設標籤”的細節資訊一一收集詳盡,只要遇到合適的節目,就可以很高效地匹配。

我們會做兩部分前期調研。先和圈內人調研,看看他們熟知哪些藝人,哪些藝人是適合節目的;接著和跟圈外人,也就是對市場大眾進行調研,往往會得到完全超出我們預想的結論。

比如在做《極限青春》的調研時,我們問一些普通大學生受眾,看看他們提到滑板會想到哪個藝人,得到的回答多數是一些平時運動、潮流標籤比較濃的偶像,比如陳偉霆、Angelababy。而我們問滑板圈內人時,好幾位大神都提到了程瀟。他們平時也會關注男團、女團,覺得她可愛漂亮又青春。

▲在《極限青春》節目,薛晗向程瀟提出前期邀約。

我覺得藝統是一個“一眼就可以望到天花板,但這個天花板可能無限高”的職業。做藝統並不要求具備哪方面的專業技能知識,但反而又要求行行都懂、各方面能力都具備。

藝統面臨的人多,需要把各方面的訴求都協調到一致,簡單地說就是讓大家都開開心心地把節目錄了。不僅需要非常高的情商,還需要非常精準的表達能力和清晰的邏輯思維,這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精煉的話,把各方的需求表達、協調到位。

之前一檔綜藝節目裡,藝人導師因品牌代言等因素不能和冠名客戶的產品同框。我們就把觀眾投票的手牌換成印有廣告客戶logo的大手掌,給導師們的椅子上也各放了一個。觀眾現場投票時,導師就不自覺地拿起手牌鼓舞觀眾給自己的隊員投票,既滿足了廣告客戶的要求,又化解了藝人代言競品的問題。

以前這行資訊比較閉塞,同行之間更多就是比拼誰手頭有藝人更直接的聯絡方式,還有些所謂的“二手經紀人”可以從中間去賺取一些差價。但現在市場資訊越來越透明化,聯絡藝人的渠道也越來越多,這不再是藝統之間比拼的優勢。

02

對於別人來說,看綜藝節目是工作之後的消遣,但對於藝統來說,綜藝是工作,藝人是工作上的同事,下班之後,我絕對不再觸碰和綜藝有關的任何事。

其實藝統在現場已經看了“最完整的綜藝”,從製片到後期剪輯,也許還得看無數遍。所以只要下班了,我絕對不碰和“綜藝”兩個字有關的事,就更別提去看藝人了,因為一看就不自覺又回到工作狀態。

▲李易峰拍攝節目中插廣告。他透過綜藝擁有了“籃球”的標籤。

我記得特別清楚,去年我從長沙趕著最後一班飛機出差回家,落地時是凌晨1點多。那一陣子正好在忙某頂流藝人的合作,準確的說,那天剛跟他打完交道,甚至還剛跟他本人因為宣傳片的拍攝風格吵完架——他想加一些酷炫的後期特效,而我堅持整體風格要簡單聚焦。我昏昏沉沉下飛機去拿行李,一抬頭就看見機場的電子廣告牌貼著的是他的節目宣傳海報,當時就一個激靈。

我在和藝人合作的過程中吵了不少架。事實上很多藝人天天聽到的可能都是粉絲的歡呼與簇擁,“你好帥”“你好厲害”“你歌好好聽”,身邊圍繞的助理、家人都也都不太會當著TA的面提一些很負面的問題。

我們藝統其實一般不會和藝人走的太近,甚至會刻意的保持一定的距離感,這樣工作起來有什麼說什麼,不會受約束和影響,如果成為了很要好的朋友的話,你想還會像這樣嗎?

可能90%的藝人,我都不會主動去跟他成為私下的朋友,絕對不會。

合作過的一個頂流藝人是個大直男,屬於‘有事你就直接說’的型別,我們曾經因為工作理念不同還相互拉黑過。

03

現在的藝人,無論是一線頂流還是剛出道的新人,我覺得他們共同的一個變化的特點,就是越來越追求個人的標籤化,或者也可以理解為私人定製化。

2016年前後,流量經濟蓬勃發展,人設、標籤,開始引申為明星的包裝、營銷方向。依照觀眾口味還有市場需求,對藝人進行定位與包裝,是藝統的基本功。

一提“說唱”大家應該能夠想到的人是吳亦凡,說到“街舞”就想到張藝興、王一博,這都是他們的標籤。在綜藝內容的選擇上和廣告客戶的合作上,藝人們都非常注重怎麼樣把自己的標籤更好地放大,加深人設給觀眾的印象。品牌、廣告客戶也希望藝人會有更多個性標籤。

我們經常看到微博上的明星廣告代言的熱搜話題,一般設定得都很標籤化。比如張藝興接的純淨水廣告就關聯了第四張專輯主題“蓮”,因為“出淤泥而不染”涵義和產品契合。這個標籤其實算是飯圈給的,他把這個標籤塑造了起來。

▲薛晗曾經合作過張藝興

提高曝光率和熱度,已經成為藝人不可或缺的業務能力。也有很多藝人,特別是演員會害怕頻繁露臉而失去辨識度,觀眾會很容易說“看到臉就出戲”、“一開口就想笑”……

所以如果藝人參加某一檔綜藝前,還沒有樹立過特別鮮明的人設和標籤,這時藝人經紀團隊、綜藝節目的出品方、眼光獨到的藝統將起到特別關鍵的作用。比如話劇演員出身的宋軼,我覺得她“演技派”的形象可以透過綜藝的方式再加深,就推薦她去《我就是演員》,透過節目把“演技”的標籤再放大。

▲宋軼在《我就是演員》節目

景甜是我合作最緊密的女藝人之一,也是為數不多成為朋友的藝人。她是非常nice的女孩,對人特別親切和善,在整個團隊裡,她才更像那個真正照顧人的大家長。她的腰因為拍戲受傷,一直不太好,一起出門時經常帶著很多保暖養生的東西。我第一次見到充電能發熱的秋褲就是在她那看到的,當時特別驚奇。

▲薛晗的工作現場

景甜一直以來給大眾的印象是“完美女神”,其實沒有任何人是完美的,一個有特點的人才會被大眾記住。我們查閱了景甜很多的資料,仔細研究她的熱搜話題,觀察到大家對景甜有幾個熟知的點:素顏洗臉,在會談上因為感冒在演講時擤了鼻涕。這種接地氣的小趣事反而讓大家對她有了更深的認識。

我們為景甜做了一系列可以流露真實性格的發展策劃。正好直播、短影片的興起,給了藝人們很多可以打造“接地氣”標籤的機會。

景甜長得美,面板又好,今年播出的《司藤》裡復古的造型還被稱作“人間富貴花”。我們給她定位是隻做美妝護膚品的帶貨直播,因為她的形象會讓消費者覺得有說服力。在去年,景甜就做了幾十場直播。

我們鼓勵景甜主動把自己的真實的一面開啟。她在直播時就講了割雙眼皮的事,調侃自己像“悲傷蛙”是因為線埋失誤了,提醒大家不要亂做。她的接地氣非常博得大家的好感。

我自己創業時接觸到不少想入行的新人,我發現他們越來越追求個性,不會刻意地磨平自己的稜角。從他們身上我也更加理解為什麼現在的藝人越來越追求個性化和標籤化,這其實都是社會大眾的縮影。

04

可能我們這個行業有很多人都有點‘人格分裂’的特徵。

私下認識我的人應該會完全想不到我是從事這個行業,可能我們這個行業有很多人都有點‘人格分裂’的特徵,可能分裂兩面,還可能分裂成多面。說直白點,真的是有點“見人說人話”。

▲薛晗在《這就是灌籃》現場

我平時最愛做的事就是上B站開著彈幕看《百家講壇》,或者寫毛筆字。不工作時,每天會給自己空出三個小時,一個小時看看最近熱播的綜藝,瞭解新的節目模式;一個小時聯絡客戶,維繫關係;一個小時用來學習語言,好和藝人交流。

尤其跟有一陣子跟韓國團隊對打交道比較多,他們講韓語,我又聽不懂,像傻子一樣站在那,所以我現在就想趕緊把它學會。

▲薛晗寫的書法

我在招新面試時常常問藝統新人的職業規劃,而反觀自己,我對這個行業仍有許多不確定。

以前電視臺的節目是一條完整的時間線,一天24小時,黃金檔播出的電視劇收視率可能直接影響到接下來綜藝節目播放量起點,大家會不自覺地相互監督。

但是現在網際網路不是了,觀眾想要看什麼內容都可以直接點選選擇。大家選擇的空間越來越大,但是反而能夠接受知識的渠道越來越窄,更多的都是在關心自己想要的。

爆款綜藝也越來越少,以後內容會越來越垂直。我個人認為,很難再有像《中國好聲音》、《中國達人秀》這種上到老人下到小孩、全民皆看的綜藝。像灌籃、拳擊等節目,雖然我做著這些節目的藝統,但這類節目出圈的難度是很大的。

這些年直播、抖音短影片冒出來了,所有的平臺、行業都在探討有哪些可以玩的新花樣。我們透過各方資源可以玩的花樣也越來越多,能夠給藝人展現或者去規劃的方式和渠道也越來越多。我希望我每年做的事是比較與眾不同的,不一定非得合作特別頂流的藝人。

*本文內容僅代表個人意見*

本文編輯倪仕軒

你如何看待“藝統”?

你還好奇什麼職業揭秘?

評論區來嘮!

你嚮往在愛豆身邊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