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與世隔絕西沙東島上有野牛出沒,它們是怎麼“跑”上去的!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西沙東島作為一座孤島,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如果不是軍隊前去駐防,估計都不會有人在那裡居住。而然有趣的是,這座與世隔絕的小島上,居然出現了大型哺乳動物——“野牛”的身影,而且數量高達400多頭。

在僅僅只有1。55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是什麼原因讓野牛出現在這裡的呢?

西沙東島的“野牛”

西沙群島位於我國海南省,是中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之一,這裡小島林立,自古就是漁民休息避風的港灣。不過其中的東島就比較奇特了,和其它島嶼不同,東島是少數擁有原始森林,生活著大量國家保護動物的島嶼。

它的標誌之一,就是生活在上面的“野牛”。按理說東島不可能演化出這樣的生物,首先東島的面積僅僅只有1。55平方千米,生活的動物上千種,但大型哺乳動物只有這一種。沒有演化的原始物種啊!不可能是從小型哺乳動物演化出來的吧?

其次,科學家曾經對這裡進行了地質研究,發現在過去的5000年的歷史中,這座小島一共浮沉過3次。除非野牛先祖能在水裡生活,不然活不到今天。

況且5000年的時間,對於物種演化來說,時間太短了,這裡的野牛甚至連“生殖隔離”都沒有完成。所以排除掉自然演化的解釋,那這裡的野牛,究竟是怎麼來到東島的呢?

“野牛”的來歷

關於野牛的來歷,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科學家們也在尋找這個答案。書籍記錄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透過查詢書籍記錄和民間流傳的說法,它們找到了三種可能的解釋。

第一種,是漢代伏波將軍馬援,帶兵路過西沙的時候,從大陸上運了一些黃牛過來。第二種說法,是明朝鄭和下西洋時,攜帶到島上的牛。第三種說法,是清朝時期,廣東水師提督李準,在海南勘察的時候,發到島上的牛。

不管哪種說法,都能總結出一點:人帶上去的。並且是希望在島上透過散養野牛,作為中途休息站,方便以後路過的時候,可以殺牛作為補給。思路和邏輯沒有太大問題,這些人也的確有能力做這件事。

不過這只是模糊的記載和傳說,當地人還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很難確定哪種是對的。不過既然是人帶上去的,那就一定會留下痕跡。這也為科學家們解答問題,提供了思路。

他們開始收集當地一個牛塘的土層樣本,畢竟牛一旦上島,就要喝水,這裡就是牛的必經之路。只要找到這裡,再利用土層取樣,就能找到關於“野牛”的一些相關資訊。

科學家們採集了牛塘的沉積柱,根據顏色劃分出三種不同的沉積層。最下面一層是白色的,主要是海洋珊瑚砂沉積,中間的是含有海鳥鳥糞的珊瑚砂沉積。最上面一層,厚度在25釐米左右。是含有牛糞、海鳥糞的珊瑚砂沉積組成的。

從中我們可以判斷,這裡最開始是海洋珊瑚堆積而成的島嶼,後來海鳥來了,並且長期以為都只有鳥類活動。後來牛登上了島嶼,就有了這層痕跡。

透過對頂層25釐米處取樣找到的植物種子分析,碳-14測年顯示,它們的時間大概距今350±40年。由此可以推斷,這些牛是1653年左右(2003年取樣)出現在島嶼上的。

而這個時間段恰好是明末清初的動盪時期,很可能是當初以為戰亂而逃亡於此的難民,將“野牛”帶到島上來的。

總結

雖然“野牛”的秘密解開了,但自從人類發現這個島嶼之後,“野牛”的數量就從2003年的400多隻,變成了2013年的50多隻。看來人類的進駐,還是對牛群造成了一定的干擾。

不過可以確定一點:家養動物是可以野生化的,這為動物園飼養野生動物的野化工作,提供了借鑑!

#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