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什麼是禪?從修禪的目的來看,兩個字就可以解釋

什麼是禪?

“禪”是從梵語“禪那”(dhyana)音譯過來的。“禪那”,意譯為“靜慮”、“靜觀”或“思維修”。

禪是心靈的淨化,一種內心的圓滿狀態;禪是一種自省的方法和功夫,是向自己的內心看,而不是向外求。

簡而言之,修禪就是修心。先來看個“磨磚成鏡”的故事。

禪為何物?禪是內觀修心?

唐開元年間,馬祖在般若寺時,拜在南嶽懷讓禪師門下,整天盤腿靜坐冥想,下面是懷讓禪師和馬祖二人的對話:

懷讓問:“你這樣盤腿打坐是為什麼?”

馬祖答:“我想成佛。”懷讓隨後就拿起一塊磚頭在馬祖身邊用力地磨。

馬祖問:“師父,你磨磚做什麼?”

懷讓答:“我想把磚磨成鏡子呀!”

馬祖又問:“磚怎能磨成鏡子呢?”

懷讓就答:“磚既然不能磨成鏡子,那麼你盤腿而坐又豈能成佛?”

馬祖問道:“要如何才能成佛?”

懷讓答道:“就像牛拉車,如果車不動,你是打車還是打牛?”

馬祖啞口無言。

懷讓順勢開導說:“你這樣盤腿打坐,究竟是為了學坐禪還是成佛?如果為了坐禪,禪意不在坐臥;如果想成佛,佛並無身形坐相。你如果執著於坐相,就未明其理,就永遠不見佛性。”

馬祖聽了懷讓的啟示教誨,才真正開悟,於是跟隨懷讓禪師整整10年。在懷讓的6位入室弟子當中,只有他真正領悟到了懷讓心傳。

修禪,不在於修行外在的“相”,而在於內觀自省,修內心。不以“修”而“修”,不執著於某一種形式的“修”。

最上乘的“禪”正是做到——在“意”不在“形”。“禪”注重的是對內在精神的把握和修正,而反對一切形式主義,所以,禪宗是不拘一格的。

內心寧靜是禪的境界,只要能修心,沒必要嚴格要求在何時坐禪,要採取什麼形式坐禪。只要能做到“外離相”“內不亂”,就是做到了“禪”。

禪是擺脫麻煩,讓身心得自由的方式

《金剛經》有記載,世尊教導須菩提尊者,教化眾生要守住一個原則——“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說心裡不要有任何執念,不對世間萬物執著,平靜隨緣地面對一切。

坐禪的目的不外乎達到排除妄念,從而進入一切皆如的境界。只有放下雜念與執著,身心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當年,五祖弘忍想將大法衣缽交給弟子繼承時,先告訴弟子們每人各做一首偈子,然後從偈子中所呈現的境界,來判別作者是否見道,見道的人,就可以得到衣缽,成為六祖。

其中最受眾人推崇的上座弟子神秀,作了一首偈子說: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眾人看了都讚歎神秀境界很高,但是五祖卻批評說:作“得不錯,但是尚未見道。”

這時在舂米房中工作的惠能,半夜裡請人也在牆上代寫了一首偈子說: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覺得,神秀的境界雖高,但仍落於有心有為的層次,但禪家的理境若止於“有”這一層,終非上乘,經過無心無為,無的境界,才是究竟之道。

而慧能才是見到了諸法空性,悟如佛道之人,於是把大法衣缽給了他。慧能在成為六祖之後,“立無念為宗”,將禪定解讀為“外離相曰禪,內不亂曰定”。

人世間所有麻煩,皆因“心”而生。我們的“心”本是一方淨土,但卻因外境不同,產生各種糾葛慾念。

內心也就被外境所牽制,被執念捆綁,屆時,煩惱頓生,麻煩纏身,從而“心”無寧日,再無精神“自由”。

禪宗告訴我們一切現象世界皆空,本無萬物。萬物由“心”起,為主觀意念所造。若我們主觀將萬物界定歸類,這便有了萬物。

此萬物正是我們內心麻煩產生之根源。若想超脫,唯停止多餘的世俗主觀意念,不再對外界事物產生主觀界定。

禪並非教我們對世間萬物不去思索甄別,而是要我們認識萬物而不受其牽制,不對其產生愛惡親疏。真正做到身處繁華熱鬧,心靜不為所動。

當我們能夠“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放下主觀,放下喜惡,放下執念,去看宇宙人生,認識萬物,不被萬物所累,自在隨性地生活。

這就是《壇經》所說的:“外離相曰禪,內不亂曰定。”這就是禪意的生活,懂得放下的生活。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永珍,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路,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