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孩子害怕困難和挫折,運用心理學ABC理論,培養孩子超高的逆商

孩子在整個學習生涯中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

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有的孩子能夠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思考解決方案,最後化不利為有利,擁有這種能力的孩子具有較高的逆商;而有的孩子每次遇到困難,就想要逃避,不敢應對和挑戰,最後變得一蹶不振,這其實就是孩子逆商低的表現。

逆商和情商、智商等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

01為孩子營造安全感、成就感和愉悅感

從兒童身心發展角度來說,孩子只有在感受好的時候,才願意持續地做一件事情。這種好的感受的積累,將在大腦深層形成記憶,這種記憶會在孩子未來遇到類似事情時為他選擇前進或後退提供潛意識判斷。

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學習中獲得好的感受,我們在孩子學習任何東西時,都要努力為孩子營造以下這三種感受:

1。安全感

孩子只有不需要為生存而擔憂,才有可能去追求自我發展。而父母給予孩子支援和幫助的態度,將使孩子獲得足夠的安全感,這種心理上的安全感會給孩子更多抗挫的勇氣和信心。

2。愉悅感

孩子在遇到挫折時,在心理上是非常希望能得到父母的接納甚至是共情,最抗拒的就是父母的說教和指責,孩子會把父母的說教和指責視為是在否定自己的情緒反應。

此時正確的做法是接納和陪伴孩子,不阻止孩子的情緒反應和表達,而是允許孩子宣洩並調整自己的情緒。

在孩子看來,父母的這種接納和陪伴就是自己的堅實後盾,他們自然生髮出面對一切困難和挫折的勇氣。長此以往,孩子的逆商將會越來越高,他們就越能從容地面對挫折。

3。成就感

很多孩子之所以對失敗特別地恐懼,往往和家長的“推波助瀾”有關,比如孩子做錯事情之後,家長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斥責,這種情況就會加劇孩子的挫折感和對失敗的恐懼心理。

孩子一旦害怕失敗,他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就會止步不前,甚至想要放棄。

而成就感則能夠快速消除孩子的挫折感。所以,我們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失敗時,我們可以轉換自己的教育觀,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勵,幫助他們重新獲得一番成就感。

比如我們可以來向孩子傳遞這樣一種訊號:失敗了沒有關係,只要努力堅持就可以。

02運用心理學ABC理論,來培養孩子超高的逆商

相信有很多父母都想知道如何培養孩子超高的逆商。心理學家阿爾伯特·埃利斯與艾倫·貝克曾經提出了“心理學ABC理論”,這套理論有助於我們培養孩子超高的逆商。

A——代表不好的事情,可以是任何負面事件;

B——代表想法,即對不幸事件的看法與解釋;

C——代表後果,即不愉快事件發生之後的感受與行為。

在很多人的潛意識中,會認為只要遇到不好的事情A,就自然會產生不愉快的後果C。但在阿爾伯特·埃利斯看來,最後產生的結果並不一定是C,相反是B,即人們對一件事情的看法引發了某種特定的後果。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比如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時,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將得出截然不同的結果。如果孩子看到的全是負面的資訊,那麼孩子一定感到自己是朽木不可雕也,那“繳械投降”、放棄學習就是大機率的事情;但如果孩子是以積極的態度來看待問題,他就會認為這次考試失利是把自己不會的知識點給暴露了出來,然後他就會集中“火力”來對付知識薄弱的地方,爭取下一次考出理想成績。

現在我們用ABC理論來簡單分析一下。

A——代表不好的事情:考試失利;

B——代表想法:1。我再怎麼努力也沒用,追不上其他同學了;2。原來我有這麼多的知識點還沒有掌握,幸虧這次考試讓我發現了不足。

C——代表後果:1。我想放棄學習、“繳械投降”了;2。我要集中“火力”來對付知識薄弱的地方,爭取下一次考出理想成績。

我們從中可以看到,A是事實,真正影響C的只有B,即人們對A是抱著何種的態度和看法去解讀。

樂觀的人在諸如挫折之類的壞事發生之後,能夠以積極的心態給予積極正向的解讀,透過改變B來得到不一樣的C,實現促進孩子成長的目的。

結語

每個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在這種情況下,逆商超高的孩子在心態上往往是積極正向的,自然就具有更大的心理優勢來輕鬆應對各種困難和挫折,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