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古裝"大女主",這就翻篇了?

2021年1月19日刊|總第2389期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影視行業就在接力做一道論證題——“大女主”劇還有機會嗎?

90後的小花李沁先交出答卷《錦繡南歌》。雖然秦昊在《隱秘的角落》中剛剛大火,卻也沒有能量燒熱這部大女主。豆瓣評分5。7,熱度更沒法和李沁去年參演的大男主劇《慶餘年》相提並論。

80後的花旦唐嫣接著拿出了《燕雲臺》。蔣勝男曾經因為《羋月傳》“原創編劇”的署名而大為不滿,這次掛名“編劇”。同時,這部劇還是稀缺的少數民族政權題材。但依舊悄無聲息,豆瓣評分4。7。

85後的小花趙麗穎接力《有翡》。上一年《知否知否》的成績還歷歷在目,但市場說變就是變,《有翡》的豆瓣評分只有5。6。這個主演了《陸貞傳奇》《花千骨》《楚喬傳》的女演員,可以說是“大女主”熱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也扛不住這個型別的頹勢。

75後的電影咖章子怡帶著《上陽賦》“下凡”了。這部飢餓營銷做到極致的劇集,直到播出前幾天才釋出了人物定妝照。然而,電影級的製作,迎來的卻是一片群嘲。

如果說這幾部大劇的播出效果,還只是沒有達到爆款預期。其他的大女主劇集諸如《長安諾》《鳳唳九天》《浮世雙嬌傳》《九流霸主》等,就更是水花小小、存在感不高了。大女主劇,真的已經過時了嗎?

章子怡為何非要拍“大女主”?

狹義上的“大女主”特指古裝大女主,尤其是改編自網路小說的古裝大女主。

當一個概念佔領話語上風之時,所有人都會在包裝上與之攀親戚,這就產生了廣義上的大女主。這和IP概念的泛化是一樣的,本文單論狹義大女主。

關於《上陽賦》,所有人最大的疑問便是——章子怡為什麼要接這樣一部戲?在幕後製作特輯中,章子怡對這個問題做出了以下回答:

“我特別想在一個角色世界裡,翱翔的時間長一點。我很好奇,當我在一個長劇集裡面,進入到這樣一個人物的時候,她有這麼多的人物關係、人物變化、人物成長,我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無論是演電影還是電視劇,我演的都是人,這個人是很重要的。王儇身上有很多現代女性的氣質與價值觀,她獨立、不被束縛、追求自己的自由,她就像我身邊看到的這些現代女性,是非常豐滿的一個人物。我覺得我演得非常過癮。”

總結一下:第一,電影太短,不過癮;第二,喜歡王儇身上的女性主義價值觀。一個人做出一個決斷之後,可以找一萬個理由對自己的選擇進行合理化。章子怡這個回答天衣無縫,但並沒有切中肯綮。

在我看來,在當時(2018年)的環境下,章子怡想拍電視劇,只能演大女主,她沒有別的選擇。原因很簡單——大女主一度是國產劇的第一商業型別大劇。收視率好、網路熱度高、觀眾喜歡、市場反響強烈、平臺和資本放心,片酬也最高……這是各方利益最大化的一種選擇。

簡單回顧一下“大女主”的興衰史。無需追溯太遠,把實施“一劇兩星”政策的2015年作為起始。由於跨年播出,2015年幾乎是以《武媚娘傳奇》始,以《羋月傳》終。兩部劇在當年都堪稱“劇王”級作品,話題度、影響力非凡,是“大女主”軍備競賽的肇始。除了兩部“劇王”,2015年還有一部現象級作品《花千骨》。

2016年大女主代表作則是《錦繡未央》《女醫明妃傳》。2017年是大女主大年,《孤芳不自賞》《大唐榮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喬傳》《秦時麗人月正圓》《醉玲瓏》《那年花開月正圓》……紛至沓來。

2018年,《延禧攻略》與《如懿傳》同題同檔競爭,是過去幾年大女主熱的最高點。2019年幾乎是大女主劇的清倉之年,《知否知否》《扶搖》《東宮》《獨孤皇后》《獨孤天下》《皓鑭傳》《白髮》……幾家歡樂幾家愁。

從題材來看,大女主基本上花開二枝:廟堂之上的宮廷劇、江湖之遠的武俠劇——仙俠劇只是武俠劇的變種。後來衍生出了侯門劇(《知否知否》),商幫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但都不夠典型。

過去半年播出的四部大女主,《上陽賦》《燕雲臺》是宮廷劇,《有翡》是武俠劇,而《錦繡南歌》則是二者的融合。

“大女主”一般有以下四個特點:

第一,故事發生在古代,但女主人公多有一種現代人的價值觀,俗稱“女強”文;

第二,一般都是大投資,大營銷,強平臺,具有持續的話題性;

第三,展現女主人公傳奇一生——從搖籃到墳墓,頗有些傳記片的意味。

第四,劇情僅僅圍繞一個女主展開,一般只有一個主視角,女主角戲份很重,是絕對女一號。

總結出這四個特點,也不難理解章子怡為什麼會接拍大女主。事實上,周迅、湯唯、倪妮轉戰電視劇圈,都集中在這個型別,分別拍了《如懿傳》《大明風華》《宸汐緣》。

當然,除了大女主曾經是第一商業型別大劇這個行業背景之外,女演員之前演過古裝戲、且古裝正劇扮相得到觀眾認可也很關鍵。

章子怡之前在《臥虎藏龍》《英雄》《十面埋伏》等影片都有過不錯的古裝扮相,演“大女主”自然得心應手。事實上,《上陽賦》的不少造型,都有她之前電影的影子。

再選一次,章子怡拍啥劇?

其實,大女主在2020年集體“覆滅”早有徵兆。

如果非要在去年選一部最火的“大女主”,很多人的答案可能會是《傳聞中的陳芊芊》。我們來看這部劇講了什麼:

七流編劇陳小千嘔心瀝血寫了一部古裝題材大劇,原可順利開機,卻因為演員韓明星對劇本感情戲質疑過多而崩盤。憤懣難平發誓要證明自己能力的她,意外卡進了自己的劇本,變身花垣城地位尊貴但惡評滿國的三公主陳芊芊……

不少人給《傳聞中的陳芊芊》貼上了“穿書”的標籤。在我看來,這部劇本質上是對“大女主”的一種解構,也就是說大女主戲所有的橋段,在劇中都是當做段子來逗觀眾樂的。當一部解構型別的劇能火的時候,也意味著這個型別快走到頭了。

我們來看一下最近四部“大女主”分別講了什麼故事:

《有翡》講述了周翡砥礪成長、仗劍天涯的傳奇故事。

《錦繡南歌》講述了俠女驪歌與監政劉義康在經歷重重磨難後終成眷屬,攜手保衛國家,共同開創盛世昌榮的故事。

《燕雲臺》講述大遼鐵血紅顏蕭燕燕,憑藉敢作敢為的性格、深謀遠慮的眼界,在韓德讓、耶律賢等人的幫助下,將大遼推上興盛之路的故事。

《上陽賦》講述了王儇與蕭綦因為一場權力的交易,先婚後愛共定天下的故事。

除了《有翡》是武俠劇,骨骼略清奇之外,其餘三部還真有點傻傻分不清。說到底,《上陽賦》觀眾不買賬的根本原因還在過於套路化,故事情節全在意料之中。

大女主幾乎都改編自網路小說,經過十年的消耗,網文“根底淺”的問題就全暴露了。這時候,如果沒有成熟編劇護體補足短板,真會造成“千劇一面”的尷尬局面。

“大女主”文字淺陋的一大線索,還表現在拍攝落地時,非常青睞南北朝——雖然有時候也是模稜兩可的。上面四部劇,就有三部如此。

《錦繡南歌》坐實為南朝劉宋,秦昊演的劉義康是開國皇帝劉裕第四子;《有翡》開篇介紹背景時也提到了“南北朝時期”,“四十八寨”借用的是“桃花源”的設定;《上陽賦》行門閥政治,以王謝為大,對標的是東晉。

最早開創這種“南北朝半架空”風格的其實是《琅琊榜》。此後,《楚喬傳》《醉玲瓏》《錦繡未央》《孤芳不自賞》《鳳囚凰》《獨孤天下》……落地在南北朝成為古裝劇的一種時髦。

事實上,南北朝之所以突然這麼吃香,和網文“底子淺”有莫大關聯。

一方面,南北朝的分裂亂世延續了幾個世紀,這段歷史足夠混亂,可以讓很多歷史功底不佳的IP小說在影視改編中有“攀附”的空間;另一方面,由於南北朝是大眾歷史普及的一個盲點,大部分人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比較好糊弄。

歷史劇,亦或嚴肅一些的古裝劇,本身是有很高的創作門檻。既要求編劇有一定的歷史知識,又要有相當嫻熟的編劇技巧,這才能寫出好戲。可以說,大女主劇大行其道的這些年,正是國產古裝劇形象不斷崩壞的幾年。

《上陽賦》被吐槽,和章子怡下不下凡沒關係。你就是找來於佩爾、梅姨、布蘭切特這樣級別的女演員來演,這個型別的天花板已經擺在那了,也翻不出什麼花來。

既然“大女主”過時,取代她的是什麼?我在去年8月份的文章已經給出過答案——“新女性劇”。什麼是“新女性劇”?大致分兩種:

其一,是貼近現實主義風格、圈層壁壘較低、更偏傳統電視劇風格的都市女性話題劇。《三十而已》《二十不惑》《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等女性群像劇最為典型,《歡樂頌1、2》《都挺好》《我的前半生》為其“先聲”,《了不起的女孩》《流金歲月》等“雙女主劇”是最新變體。

其二,是融入一些社會議題、有一定觀看壁壘,更符合網際網路觀眾調性的女性型別劇。這一大類也可進行細分:一種是女性懸疑劇,另一類則是融入奇幻元素的女性型別劇,如《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傳聞中的陳芊芊》《想見你》。

去年夏天,章子怡發了一條微博,對網劇《隱秘的角落》讚譽有加。如果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再做選擇,想必她肯定不會再優先選擇大女主。

周迅在《如懿傳》之後,也演了一部女性題材網劇《不完美的她》;趙薇則接拍了都市話題劇《學區房》——導演正是拍《如懿傳》的汪俊;趙麗穎兩部新戲待播,一部是“迷霧劇場”2021年種子選手《誰是兇手》,一部是電影《秋菊打官司》的電視劇版《幸福到萬家》——導演正是拍《羋月傳》的鄭曉龍。

孫儷在拍完《那年花開月正圓》之後,一頭扎進職場劇中,在《安家》賣完房子之後,又去《理想之城》造房子。就連在《孤芳不自賞》栽了大跟頭的楊穎,也在去年演了懸疑劇《摩天大樓》。

風往哪個方向吹,行家都知道。

【文/楊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