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預警!柳州200多處高風險點,確認下清單,在你家附近嗎?

為最大限度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經柳州市政府批准,5月6日,該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印發《柳州市2021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部署今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去年共發生地災314起

據瞭解,去年柳州全市發生地質災害共314起,其中崩塌271起、滑坡23起、地面塌陷19起、泥石流1起,造成1人受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203。95萬元。

以降雨、風化等自然因素為主引發的62起,約佔20%;以切坡建房等人為因素為主引發的252起,約佔80%。

汛期強降雨期間為災害主發時段,共發生地質災害299起,約佔95%。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6-9月,其它月份相對較少,其中在主汛期的6月達到峰值。去年6月1日至12日、9月10日至18日兩次持續性強降雨天氣過程期間共發生地質災害229起,約佔全年總數的80%,地質災害的發生與降雨強度密切相關。

地質災害主要集中分佈在三江縣、融安縣、融水縣,其中三江縣104起、融安縣91起、融水縣56起,約佔發生總數的80%;直接經濟損失以三江縣、融安縣、融水縣、柳城縣、柳南區為主,佔總數的91%。

成功預報三江侗族自治縣八江鎮巖腳村高弄屯泥石流、洋溪鄉波里村波里中心小學崩塌等2起地質災害,避免163人傷亡。

5月至9月為重點防範期

據柳州市氣象臺的年度氣候趨勢預測,預計今年全市年總降水量為1300~1700毫米,較常年偏少1~2成。前汛期總降水量正常,但降水時空分佈不均,出現暴雨洪澇的可能性大。後汛期總降水量正常到略偏少。

地質災害將以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為主,5-9月是地質災害的主發時段。在碎屑岩或花崗岩地區開展切坡建房、修路等工程建設活動的應著重防範滑坡、崩塌地質災害;高陡斜(邊)坡、山腳山邊、臨崖建房等碳酸鹽巖分佈地區應著重防範危巖崩塌地質災害;岩溶發育區內輕軌施工沿線、高層建築建設工程施工區、地下水抽水區應著重防範岩溶地面塌陷地質災害。

5月至9月主汛期為地質災害重點防範期,降雨量佔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颱風、暴雨等強降雨天氣引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常常在此時段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的發生多數與大暴雨同步,雨後3天及洪水消退期間同樣是崩塌及滑坡災害的高發時段。9月至次年2月為地面塌陷地質災害的重點防範期,但全年均有可能在地面塌陷易發區發生地面塌陷地質災害,應加強防範。

劃出12個重點防治區

根據以往地質災害發生的時空分佈和災害損失程度,以受地質災害影響的城鎮、人口密集區、廠礦、工業區和重點工程專案建設區為地質災害防治重點,全市劃分出12個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

1。市區崩塌、滑坡重點防治區,分佈於柳州市市區南部的峰叢孤峰山體,以及三門江、沙塘鎮至洛埠鎮一帶;

2。 市區地面塌陷重點防治區,分佈於柳州市太陽村谷地、沙塘盆地、帽合村至進德街、蓮花村至雞喇、罐頭廠、大橋一帶;

3。 魚峰區東南部滑坡重點防治區,分佈於魚峰區裡雍、白沙一帶;

4。 鹿寨縣東部、北部和中部滑坡重點防治區,分佈於鹿寨縣四排、寨沙、拉溝、龍江、黃冕一帶;

5。 鹿寨縣平山、中渡崩塌重點防治區,分佈於鹿寨縣平山、中渡、大門一帶;

6。 融安縣北部滑坡重點防治區,分佈於融安縣雅瑤、大將、板欖;

7。 融安縣城及橋板至泗頂地面塌陷、崩塌重點防治區,分佈於融安縣長安、泗頂、橋板一帶;

8。 融水縣城及融江沿岸崩塌重點防治區,分佈於融水縣城及融江沿岸;

9。 融水縣西北部崩塌、泥石流重點防治區,分佈於融水縣杆洞、同練、滾貝、汪洞、三防一帶;

10。 融水縣元寶山周邊崩塌、泥石流重點防治區,分佈於融水縣洞頭、安太、香粉、安陲一帶;

11。 融水縣北部滑坡、崩塌重點防治區,分佈於融水縣大浪、白雲、紅水、拱洞、大年一帶;

12。 三江縣古宜、鬥江、程村滑坡、崩塌重點防治區,分佈於三江縣古宜、程村、鬥江、林溪、八江、獨峒、老堡、洋溪、富祿等鄉鎮。

隱患點和易發區共266處

地質災害易發區內的建房、修路和施工開挖、抽排地下水、堆土等人為活動,對地質環境擾動較大,區域性地段容易引發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應當全年加強防範。

山區學校、旅遊景區(點)、城鎮、村莊、醫院、集市、廠礦、水庫、礦山、採石場、工棚等人員聚集區,以及重要基礎設施周邊,還有鐵路、公路等交通幹線沿線及在建公路和鐵路、水利等重要工程建設活動區域等為地質災害重點防治物件。

根據地質災害點的威脅物件和活動表現等情況,將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鄉林略村林略屯等113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和三江侗族自治縣鬥江鎮鳳凰村上廣屯等153處地質災害易發區,列為重點預防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和易發區,其中地質災害隱患點涉及2。6萬餘人及5。9億元財產的安全,地質災害易發區涉及11多萬名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防治工作從災後治理轉移向災前預防

《方案》要求,各縣區要把地質災害防治與鄉村振興、生態移民、城鎮建設等有機結合,推動巨災保險機制,進一步強化在建工程專案防災工作。各部門要加強協同聯動,不斷完善地質災害資訊的共享機制。

按照預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原則,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重點從災後治理轉移到災前預防,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向精細化、資訊化、現代化發展,完善全市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綜合治理與移民搬遷、防治技術裝備現代化等四大體系,減輕地質災害對當地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降低因災傷亡和財產損失。

到今年底,要完成5個縣5個城區的地質災害風險普查和 2個縣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完成95處的地質災害專業監測裝置安裝;實施特大型地質災害治理專案3個,地質災害移民搬遷專案1個;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培訓、演練,使其在地質災害隱患點的覆蓋率達100%;地質災害常態性工作達到預期值的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