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碳”尋發展之路 高交會聚焦“雙碳”目標下的產業變革與科技創新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王海榮

在推動“雙碳”目標實現的程序中,綠色低碳技術在驅動產業變革與創新,實現低碳可持續發展方面,正在扮演日益重要的作用。11月17日,來自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等高校與諾獎數字雙碳研究中心、威立雅等企業界的專家齊聚2022中國高新技術論壇,共同“碳”尋發展之路。

材料創新助力“雙碳”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理事長王恩哥認為,“雙碳”目標是一項系統工程,涵蓋學科領域廣,需要統籌考慮經濟社會發展、能源消費總量、能源結構、產業結構、區域發展、生態系統建設的階段目標,基礎研究驅動科技攻關是關鍵。

他指出,材料創新在實現“雙碳”目標過程中發揮著引領和支撐作用,當前迫切需要透過跨學科、綜合交叉和前沿研究探索,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催生變革,解決一些最根本的科學問題,弄清楚其中的過程機理與調控機制,為技術變革提供堅實理論基礎,從而推動綠色發展,實現“雙碳”目標。

節能減排離不開AI

人工智慧能夠在實現“雙碳”目標中做些什麼?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協理副校長、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副院長黃建偉在演講中回答了這個問題。

黃建偉所在的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主要透過賦能大規模的分散式計算系統,加速碳中和的程序。針對能源、交通等排碳量大的行業,其研究團隊重點從三個方面使用人工智慧技術降低碳排放:一是透過人工智慧助力低碳經濟,構建碳交易的生態;二是透過人工智慧構建全新的能源產業;三是透過人工智慧助力交通產業實現碳排放減少。

具體到技術路線上,搭建智慧低碳系統,需要對群智感知、能源眾包、機器學習、最佳化控制等一系列基礎理論有所突破。在此基礎上,能夠整合碳交易、能源系統、交通系統發展中一系列關鍵技術。

他舉例說,面向低碳智慧交通訊息共享場景,針對交通訊息時效性和分散性等關鍵性挑戰,可以構建實時交通訊息交易市場框架。此舉有利於合理地規劃交通,減少交通擁堵,提高交通流轉效率,減少能源消耗,使人享其行,物暢其流。

不久前,黃建偉所在的團隊提出了世界首個基於碳衛星估算碳排放的人工智慧模型。研究人員分析了碳衛星資料形式,收集了由碳衛星資料、碳排放資料、環境資料等組成的多模態資料,設計了針對此多模態資料特性的資料處理演算法,提出了符合此多模態資料結構的人工智慧模型,最終建立了從碳衛星資料到碳排放資料之間的對映。這項研究可以用於基於碳衛星的區域和企業碳排放準實時監測,並有效核驗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資料。

構建“雙碳”全鏈條生態

諾獎數字雙碳研究中心執行長楊震寰指出,實現“雙碳”目標,需要大量的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構建全民參與的碳中和360度全鏈條生態。其中,政府方面需要透過法規和適應性指南來指導碳中和,金融實體需要進行正確的碳中和投資,電網公司也需要適應新的基礎設施和技術,個人需要增強碳中和意識。他認為,個人的低碳行為會改變工業模式,促使更多的廠商進行低碳改變,進而推動“雙碳”產業生態鏈構建。

威立雅中國區高階副總裁、董事總經理黃曉軍表示,縱觀整個工業流程,降碳覆蓋源頭、過程、末端。其中,“源頭”要替代減量,使用新的低碳材料、低碳燃料和能源來減少碳排放;“過程”是控制,利用大資料技術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管理效率,減少資源的消耗;“末端”是達標和再利用,透過新興技術和模式創新,走迴圈經濟的道路。

黃曉軍認為,迴圈經濟和資源再利用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他指出,實現“雙碳”目標需要兩手抓。“一手”抓加快發展新能源,最佳化能源結構;“另一手”加強智慧管理,檢視自身生產過程、能源使用,以及對應的碳排放,透過改進工藝和更新技術等途徑,實現節能減排。

碳效能評價呼喚科學指標

中國電研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技術研究院院長劉國榮指出,目前使用碳排放總量(CFP)評價裝備低碳效能的做法存在資訊披露不充分、價值導向錯誤、資訊誤導、適用性差等缺陷。他建議,結合碳足跡,要重視使用碳效比這個技術引數來評價重點裝備的碳效能。碳效比是實現某一功能單位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當量,即評價邊界內,碳排放總量與功能單位總和之商。

劉國榮表示,使用碳效比可以綜合考慮碳足跡和功能單位,給消費者傳遞的更為準確科學的資訊。從價值導向性上看,壽命越長的產品的碳效比越小,它也更適用於功效可以量化的用能裝備。

審讀:喻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