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爾冬升新片裡,阿雲嘎放了一記空槍,卻擊中觀眾最柔軟的心

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正在全國影院熱映中,爾冬升暌違5年打造的

這部暖心作品引發了一場哭泣風暴。

熟悉爾冬升的朋友都知道,他最擅長將敘事技巧與厚重的人文關懷相結合,讓電影十分精彩。

本片從片名看似乎是一部文藝片,但當你真正觀影后才會發現這又是爾冬升一部文火慢燉

直抵內心的情感大片

。它兼具文藝性和戲劇性,讓人感動落淚的同時內心更是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影片的故事改編自真實的歷史,上世紀50年代末,中國遭遇了自然災荒,南方几個省份迎來了一波“孤兒潮”,這時候幾個受災較輕的省份主動請纓,要求將這些孤兒接過來收養,其中內蒙古是收養孤兒最多的省份。

內蒙古提出了“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的口號,然後將這些孤兒透過綠皮火車從上海送到了內蒙古,僅1960年內蒙古接收的孤兒數量就超過了3000人,這才有了“三千孤兒入內蒙”的說法,而實際人數可能達到了3到5萬人。

在這場悲壯浩瀚的遷徙活動中,湧現了大量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爾冬升導演卻是“弱水三千獨取一瓢飲”,從三千孤兒中選擇了一個小女孩的視角進行講述,用一個小家庭的起起伏伏,反映了整個時代的波瀾壯闊。

很多觀眾被演員精湛的演技給深深折服。比如陳寶國全程剋制的表演讓人看著揪心,最後落淚一刻幫他自己,也帶著觀眾釋放了壓抑已久的感情;馬蘇演這部戲全程使用蒙語,其中一場哭戲她短短几秒詮釋了7種表情,生動的表演看哭了眾人。

在眾多演員中,阿雲嘎給我留下的印象卻是最深刻的。影片中他飾演了一位蒙古族父親伊德爾。

剛開始我是有些震驚的,因為印象中阿雲嘎今年不過30歲出頭,卻要在片中和26歲的王鏘飾演父子,這多少有些違和,但是看完影片我被震撼了,阿雲嘎飾演的父親深沉又溫柔,有一種和他年齡不相配的成熟,而且透過花絮我瞭解到這竟然是阿雲嘎首次出演電影。

他是如何能迅速抓住這個父親的角色的,帶著好奇心我查閱了資料,才被他的故事深深震撼到。大家可以自行去了解一下阿雲嘎的經歷,

瞭解了阿雲嘎的故事,我們再看《海的盡頭是草原》就會更加明白他在影片中為何能把父親這個角色詮釋的如此動人。

在影片裡,小女孩杜思珩被生母(王楚然 飾)遺棄,坐火車來到了內蒙古,住進了薩仁娜(馬蘇 飾)一家,影片中我們看到的母愛的糾結與偉大,卻忽略了更加深沉的父愛。

細心的朋友或許會注意到,影片開頭隱晦地提出杜思珩的父親從事的是秘密的工作,他為了國家的建設而不得不捨棄自己的小家,所以父愛在小女孩的童年是缺失的。

當小女孩來到薩仁娜一家後,薩仁娜用溫暖的母愛感化了她,而阿雲嘎飾演的伊德爾則用深沉的父愛彌補了這個缺口。

影片中表現伊德爾父愛的段落不多,但是每一幕都觸目驚心。

比如伊德爾初見小女孩兒,就把她高高舉起,羨煞旁人,所有的愛用這一個動作就表現出來了。

比如小女孩騎馬來到部隊找他,卻迷失在風沙裡,伊德爾心急如焚,透過馬找到了小女孩,將她摟在懷裡,這代表了缺失的父愛重新迴歸了。

再比如影片中,為了救妹妹,兒子那木汗不幸去世,在喪子之痛下,伊德爾想要透過殺死馬來複仇,可是他端起槍猶豫片刻調轉槍頭,對著天空放了一記空槍,馬嘶鳴逃走,他用放逐馬的方式完成了最溫柔的復仇。

再比如當阿雲嘎得知是養女的任性導致兒子離世,深沉的父愛很快戰勝了怒火,他壓制住了悲痛對女孩兒說:

“我會照顧你一輩子。”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影片中的伊德爾和影片外的阿雲嘎都做到了這一點,而影片結束後,我們要感謝爾冬升,是他讓這個悲涼的故事被暖意填充,片中每一個人都得到了內心的救贖,而我想飽嘗過人生苦難的阿雲嘎應該也用這個角色完成了和自己的和解吧。

就像他採訪中說的那樣,他小時候身邊就有很多這樣從南方來的孤兒,但是大家從來不叫他們孤兒,而是把他們當成普通孩子一樣看待。

阿雲嘎自己也在成年後成為了孤兒,但是他懷揣著感恩的心,帶著對音樂無限的夢想,透過自己的努力站上了最耀眼的舞臺,詮釋了生命最美好的模樣。

而對於路人而言,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代入阿雲嘎的身世,會讓每個觀眾都收穫最純粹的感動,最真誠的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