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這個片子真嚇人,比看恐怖片還刺激

作者:烏鴉火堂

電影《墜落》,近期比較熱門的片子,看了一身冷汗。

連我這個喜歡看各種恐怖片、自詡膽大的人,觀影過程都手心冒汗。

場景比較單一,就一座高達610米的電視塔,主要演員就兩位,故事就是她們被困在這座電視塔塔頂之上,如何逃出生天。

惡劣天氣、物資短缺和令人眩暈的高度,以及狹小的駐足空間,所謂“高處不勝寒”,大概也如此。

在此代入前提下,該片很多鏡頭和場面,真的做到了“不忍直視”,爬梯子時的緊張效果,在平臺邊緣處的命懸一線, 掛在繩子上的揪心一刻,效果格外給力。

如此環境,電視塔的金屬摩擦聲,風聲等環境音效,兩位主角在頂端平臺時,鏡頭還時不時掃過下方,那種“高處 不勝寒”的感覺,手心都冒汗了。

所以電影感官是非常刺激,一定也會勾起了諸位“登高”時的回憶,效果比同類的《雲中行走》《熱氣球飛行家》 更強,全程提心吊膽。

假如該片在大銀幕上看效果會更佳。且如今在“偽3D”電影越來越糊弄事兒、被越來越多的觀眾拋棄的背景下,這部《墜落》,我是支援拍成3D格式的。

回憶起當年在電影院看3D版的《雲中行走》的感覺,都很刺激。

女主角演得不錯,《雷霆沙贊》裡的沙讚的大姐瑪麗,越來越好看。

從故事模式上來看,該片屬於很典型的“獨立求生”類作品,即主角孤身一人身處絕境,在在孤立無助的“密室”中脫出突出型別。

這類電影由於角色和場景雙雙單一,導致很難建立戲劇衝突,也使得這類作品很難編排,所以片子不算多。但由於過於特殊,所以有一個算是一個,該模式下作品還都比較知名,比如:

女主角一個人被困在海上跟鯊魚搏鬥的《鯊灘》;

男主角攀巖時右臂被石頭壓住被困5天5夜最後把自己手割斷的《127小時》;

小賤賤被關在棺材中埋在土裡的《活埋》;

女主角被關在低溫艙裡出不來的《氧氣危機》(來自我最愛的亞歷山大·阿嘉導演);

當然這些都屬於“小片”,最著名的、也是量級最大的算是《地心引力》了。

看過上述作品的朋友們,都能感受到這種孤立主角單一場景的電影有多麼難搞,所以《地心引力》最終成片效果,讓導演阿方索·卡隆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還是毫無爭議。

但凡這類作品裡,多一個能讓主角說話的物件,都比獨自一人“有戲”。說白了你得讓主角求生之餘,有“活兒”幹才行。

比如《氧氣危機》裡安排女主角跟“警察”等相關人員通話,後者們安排主角如何逃脫。

這也是為什麼《獨行月球》沈騰之外還要配一個袋鼠“剛子”,否則你讓沈騰一個人,他再怎麼演技好、善於搞笑,單打獨鬥也無濟於事。

所以,《墜落》裡安排了兩個人,女主角與她的搭檔組成“作死二人組”,被困之後還牽扯出一段狗血三角戀,純粹屬於“沒戲找戲”。

否則你讓她們在那麼高、那麼小的平臺上幹嘛?

當然這也是調節氣氛的一種,雖然該片追求感官刺激和畫面效果。如果全程直觀表達高度場面,畫面張力肯定會大打折扣。

但該片後半段,有一段類似《地心引力》中喬治克魯尼“迴歸”的設定,還是比較有意思。

PS,《墜落》的故事模式,跟2010年那部《冷凍》其實非常像,後者是兩個人被困在高空纜車上,但從觀賞性來說,本片顯然要比《冷凍》要好。

當然電影故事乏善可陳,因為這種單一場景的作品,只是靠著畫面和情節效果,敘事張力肯定會不足的,而本片從動機 到收尾,都略顯倉促,好在主體段落比較充實,且邏輯方面,至少是夠用的。

因為“夠用”就好。

編劇理論裡,有個“老師永遠不會教但人人必須懂”的理論——作品為了達成某些戲劇效果,必要的時候,可以違反一些現實邏輯。

比如《地心引力》裡,女主角最後依靠天宮號逃出生天,這就是不可能的,因為兩艘飛船不在同一軌道上。

本片也是如此,比如手機電量、繩子的長度、女主在塔頂的堅持時間等,在現實裡都是問題,但電影中則是為考慮戲劇效果,否則就編不下去了,至少這些bug沒有到了影響劇情走向的地步。

其中最大的BUG就是下圖無人機和手機的問題,我們認真分析一下:

“為什麼不把手機綁在無人機上飛到有訊號的地方?”

“手機是用來操控無人機”

圖中這二位說得都有理,但也都沒噴到點子上。

無人機沒有手機可以飛嗎?大部分是可以的。

手機只是相當於無人機的眼睛而已,並且用來監測飛行資料及飛行狀態這些。有的無人機不連手機是飛不起來的,但大多數無人機,是可以拋棄手機“盲飛”的,但不方便回收罷了。

電影中明確顯示,手機是接在無人機遙控器上的,這種一般來說這種拋棄手機完全可行。

如今是否有直接用手機操控的無人機?俺好久沒玩了,不太瞭解。但我覺得科技這麼發達,肯定有吧。

其實真正的答案是——那麼小的無人機可能帶不動手機。

電影中的無人機,主體大小也就跟手機差不多大,這種大小的無人機,上面綁上手機是肯定飛不動的。

但是,你只是要手機去到有訊號的地方,而且無人機雖然帶不動手機,也是有動力的。可不可以讓無人機帶著手機,以非自由落體的方式,勻速下墜,在摔碎之前,把資訊發出去?

當然這樣做是有風險了,相當於賭一局,鬧不好就手機和無人機全沒了。

所以電影最終還是繞過了這個觀點,畢竟為了戲劇張力,否則無法達成這麼緊張的效果。

但比起邏輯,該片最大毛病是動機沒有搞好,因為攀巖/極限運動愛好者,與爬電視塔是兩碼事。

你要說為了克服心魔+揚骨灰,那直接繼續徒手攀巖不得了?電視塔是有梯子的,你猜梯子是給誰準備的?這還克服個毛線啊。

說不好聽的,只要膽子足夠大,這個電視塔是個人就能上去,跟她們是不是攀巖愛好者無關。

所以動機方面沒有處理好,讓觀眾會覺得這倆主角腦子短路,與其說是極限挑戰,倒不如說是作死。從而引出了一系列問題。

可見,但比起同類幾部作品,該片動機處理並不高明,但代入感,其他幾部作品是無法比擬的。

因為登高恐懼人人都有。

諸如《活埋》《氧氣》主打的幽閉恐懼,可能會讓部分觀眾感同身受;《鯊灘》的深海恐懼同樣如此。而《地心引力》的深空恐懼就更觀眾可以體會了。所以這些作品主打的不是體驗感,而是隨後的故事性和戲劇效果(以及畫面效果)。

但《墜落》可是實打實地依靠“體驗感”強化觀感的。

把大眾對高處天然的恐懼,進行了視覺並放大。

我不是恐高症,相信在座的各位很多也不是,真正的恐高症我見過,連過街天橋也不敢走,站在二樓窗戶邊就頭暈,再高點就不能走路了。

咱大部分人只是單純的畏高,是人類祖先給咱們留下的寶貴“遺產”(估計是直立行走之後,無法像猴子一樣繼續在生活在樹上,經常摔下來,從而誕生了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有過類似“登高”的體驗,我有過一次,是“爬煙囪”。

是在我大學實習時期,確切地說,是朋友的實習。

我同宿舍的哥們,他是學環境的,大四實習的時候在一起廠子做環境監測。有一天他來找我,讓我幫他完成一項任務——去煙囪頂上“掃灰”。

其實是進行灰塵取樣,回去化驗看煙塵裡某些含量是否超標,但需要去煙囪口附近進行煙塵取樣,所以要爬煙囪。

我那哥們外號叫“大熊”,聽這名字就知道他什麼體型,爬杆是別想了。但登高這種事兒我也發怵啊,於是我就問他:

“這麼多人你為啥找我啊?”

“咱倆關係好!”

“說實話!”

“你是練武術的啊”

“我靠,我練過武術你就找我猴爬杆啊?”

“不然呢?”

於是我們就去了,回報是他請我吃頓飯(後來覺得虧了,以當時的狀況,應該多訛丫幾頓)。

我到地方一看,長出一口氣,不是“猴爬杆”。是那種轉梯,向蛇一樣盤亙在煙囪外表,類似下圖這種,但我爬的那個好像沒這麼陡。

即便是這樣,走在上面也害怕啊,旁邊就一個扶手,沒遮沒擋的,是真嚇人,走在上面別說往下看了,往兩邊看都不敢,而且踩在鐵梯子上發出的聲音,都讓我提心吊膽,生怕掉下去。

最離譜的是,因為要取樣,我最後真的猴爬杆了。

在頂部的平臺上,還要上一截爬梯才能夠到頂部的取樣點,就跟電影裡那垂直梯子類似。雖然沒爬兩下吧,也就4、5階,就這也把我嚇得,終身難忘。下梯子的時候,我更不敢往下看了。

回到地面時候,渾身都溼透了,而且發現個嚴重的問題——剛才忘自拍了。我帶著手機呢,之前還說上到頂拍一張,結果完全忘了這回事兒,就想著趕緊下去。

所以看到電影裡那一幕,代入感真的很強,我曾經爬不算高的煙囪都一身冷汗,一個600多米的電視塔,頂端就那麼點兒地方,那感覺可想而知。

其實世界上就有高空作業的工人,去影片網站和平臺上搜一下,諸如“高空作業,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10萬工資換個燈泡”什麼的,你就能瞭解且佩服從事這項工作的人(本文最後三張圖都是來自真實維修工人的拍攝)。

比如片中電視塔上的梯子,就是給人維修人員攀登用的,只不過都有保護繩等配套保護措施,不像電影裡二位“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