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張雨生31歲短暫而輝煌的人生: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儘管已經二十五年過去了,在某些角落裡,一群熱愛音樂的歌迷們仍然在用各種各樣的方式紀念和祭奠這位曾如流星般閃過的音樂天才。

好的音樂作品永不過時,它會一直存在於那裡,繼續影響著後來的人。

社交媒體幫助一群孩子們找到了組織,他們透過網際網路一起談論他,每年11月12日會有人透過唱他的歌曲,寫悼念他的詩詞來表達對於張雨生的想念,他們喜歡稱他為“寶哥”。

在“KTV”剛剛流行於內地的那些年,大概是張雨生最輝煌的時代,他的諸如《大海》、《我的未來不是夢》、《我期待》等歌曲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卡拉OK”經典必點曲目。當然,因為張雨生那常人難以企及的音高也讓麥霸們創造了許多“鬼哭狼嚎”的車禍現場。

張雨生出生在一個澎湖列島的家庭中,說普通也普通,說不普通這又是一個讓全國人民都魂牽夢繞的神秘之地,只因一首《外婆的澎湖灣》。

在這裡度過童年的張雨生註定要與音樂結緣,並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音樂神話。

由於擁有著部分原住民血統,張雨生骨子便具備著泰雅族人的樸實與與生俱來的音樂細胞。在綜藝節目上他並不是一個身經百戰的綜藝大咖,可以隨意調動觀眾的情緒。張雨生瘦小的身軀站在主持人中間,像一個被罰站訓話的孩子,他坦言自己能獲得後來的成就最需要感謝的人是數學老師,因為如果不是她讓自己對數學徹底絕望,自己可能就無緣這一行了。

當然,張雨生也有他叛逆的一面,這一點是他和同事以及家人們面前都不願意去展露的。在弟弟看來,他是神秘的。當他的房間開啟,他向所有人隱藏和保護著自己,而當他的房門被關上,裡面有了他的吉他也就有了他的整個世界。

弟弟唯一瞭解哥哥張雨生的渠道就是透過聆聽他的音樂,在他的音樂中,他聽到了有些陌生的張雨生。

關於張雨生的內心世界,可能鄭智化會了解的更深。在一次酒桌上,他突然發現眼前這個戴個眼鏡斯斯文文的小男生其實骨子裡是一個豪邁的人,他是可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並會用一些驚人的言論震驚眼前的鄭智化。

一旦敞開心扉的張雨生,你會發現他的情感非常豐富,鄭智化突然發現,眼前這個內向的“乖乖男”其實想法很多,是個不甘心被人操控,也不甘於流俗的人,他坦言《天天想你》和《我的未來不是夢》不是真正的自己,那不是自己想要的,於是才有了後來的《帶我去月球》、《口是心非》。

那是在張雨生髮完兩張爆款專輯之後,唱片公司對他非常信任,給了他全權包辦整張專輯的要求,這次久等的機會得以讓張雨生大展手腳。而這張醞釀已久的專輯卻沒有得到前面兩張專輯那樣巨大的影響力。

對此張雨生也有著自己的解釋,“我只想做一張真正屬於自己的專輯,因為我就是從小聽搖滾樂長大的,我要做帶有搖滾樂因素的專輯,我的野心也就僅限於此而已”。

在當時的流行樂壇大概還不太能夠接受這張過於超前的“概念性”專輯作品,而後來人們才發現,在這張專輯當中其實蘊藏了許多張雨生對於社會,乃至對於人生的看法和想法。這其中包括了對現實的批判,對人性的困惑。可以說承載了一部分社會功能在裡面。對於這張專輯,銷量並不能體現出它的真正價值,後人對它的評價可能更有說服力。

當然,張雨生自然是完成了自己的一個夢想,但為此而買單的唱片公司吃了一次大虧之後不得不對張雨生約法三章,於是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張雨生在出席一些晚會的時候演唱一首《帶我去月球》就要再配上一首《大海》,這大概就是那些年張雨生在樂壇的一個寫照,在流行和妥協之間帶著搖滾與倔強。

在人群面前,張雨生總是掛著他標誌性的笑容,彷彿他就是個沒有煩惱的孩子,而一個人獨處時的張雨生,你會在某個角落裡看他長髮蓋住半張臉,背影顯得有些孤獨。

對於張雨生人生轉變最重大的一次事件是1986年妹妹的去世,那天張雨生和全家人一起在驪山遊玩,15歲的妹妹因失足落水,永遠離開了家人,離開了這個世界。目睹整個過程的張雨生眼看自己最親愛的家人離他而去卻無能為力,這給了他很大創傷。

妹妹唱歌非常好聽,有著和張雨生一樣通透而純淨的嗓音,有如天籟。妹妹小時候唯一的夢想就做一名音樂人,一名歌者。於是張雨生揹著妹妹的吉他走出了家門,從此他用自己的一生去完成妹妹的夢想,正因為他投入到音樂圈中的目的是如此單純與神聖,才會讓他在樂壇的存在顯得更加純粹。

也許是經歷了親人的離去,張雨生對生死總是更加敏感,一次夜裡開車回家,他看到道路邊有兩隻小狗,一隻已經被車撞死了,另一隻則在旁苦苦守候,久久不願離去。回到家中的張雨生徹夜未眠,創作出了那首《動物的悲歌》。

對於生活的觀察成為了張雨生重多創作的素材,然而生活得如此仔細的張雨生自己可能也沒有想到,自己的故事將在高潮階段便戛然而止,一切來得是如此的突然。

1997年10月16日,張雨生的最後一張專輯《口是心非》問世,張雨生準備開始緊鑼密鼓的對自己的專輯展開宣傳,三天後的一天晚上,他和果陀劇團團長梁志民深談到夜裡十一點,他先將一位劇團工作人員送回家,隨後獨自駕車離開,在這期間他打過一個電話給自己的同事,祝福了他的生日,此後他沒有直接回家,而是消失在夜幕之中,一直到凌晨2點50事發前,沒有人知道他去了那裡。

張雨生當時駕駛的是7月份剛剛交付的敞篷跑車,薩博900。它的速度驚人,被人們稱為“貼地飛行器”。這輛駕駛過程中逐漸失控的汽車載著張雨生走向了人生的終點。

車禍的現場令人心碎,

跑車已經撞得扭曲變形,車頭面目全非,全車氣囊全部炸開,擋風玻璃整體被擊碎。被送往醫院的張雨生被診斷腦部受到嚴重撞擊,生命垂危,包括他的朋友,同事,親人,以及所有醫院的醫護人員都在盡最大的努力試圖將他從死神的手中搶奪回來。

得知張雨生住院進行搶救,許多來自四面八方的歌迷趕到現場,郵寄來的書信,錄音帶和鮮花也堆滿了整個醫院大廳。

醫院調集“精兵強將”成立特別搶救小組,張雨生的父母和女友小玲也一直守候在病房門前等待一個好訊息的出現。

23天之後的11月12日深夜,張雨生因為心跳過慢,呼吸衰竭而昏迷,最終搶救無效去世,所有人等待的奇蹟最終還是沒有出現。

門外的父母幾乎要癱倒在地,而一旁的女友小玲也即將崩潰。

張雨生生前曾承諾一心想要建立家庭的小玲,“五年後我們結婚”,而這一次,從不說謊的張雨生失言了。

范瑋琪曾說,張雨生啟發了我的音樂人生,豐富了我的生命,他是我人生中永遠的偶像;五月天阿信說,他是我們的啟蒙老師,我們都在他的歌聲中長大;張惠妹說,他是目標,是學習的物件,陶晶瑩也曾說,縱觀張雨生過去的十年,如果站上舞臺的名額只有一位的話,他一定是張雨生。

而張雨生對於華語樂壇的貢獻還遠不止於此,樂壇許多後輩都曾因張雨生而受益,特別是張惠妹,沒有張雨生的一手栽培,也許也就不會再有後來這位華語樂壇的一代天后。

張雨生是不幸的,在31歲這個青春的年華中他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同時,張雨生也是幸運的,因為他永遠不會老,他把自己最光輝最美好的瞬間都定格在了那個屬於自己的年代裡。

張雨生曾說過,妹妹唱歌比自己好聽,天賦比自己更好,如果能和妹妹組一個樂隊那該多好啊。但這個願望只能到另一個世界上去實現了。然而月亮上確實是個神秘而令人充滿好奇的地方,只是喜歡你的人會擔心,那裡幾乎沒有空氣也沒有介質去供聲音去傳播,你的歌聲,又該由誰去聆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