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她下班後“秘密”工作,3年改了300多稿,只為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那朵獨一無二的雪花

“你畫的是雪花,但別人那時並不知道它和冬奧會有什麼聯絡。”作為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雪花”設計師之一,李旻將心中的這個秘密隱藏了近三年,直到2月4日晚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一朵“雪花”貫穿全場,驚豔世界。

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李旻,本職工作是中國日報社美術部的高階編輯。大約三年前,她和同事宋晨接到了一項“神秘”的任務。

“當時並沒有明確說,讓我參加冬奧會的專案。”日前,李旻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回憶,2019年上半年,母校的老師給自己打電話,一開始只是問有沒有興趣參與到一個設計團隊中去,幫一位老師把想法落實到設計稿上去。

李旻

“然後我就說沒問題,願意嘗試一下。”李旻事後才知道,老師電話中提到的那位老師,便是大名鼎鼎的張藝謀導演,而讓她幫助落實的“設計稿”,則是萬眾矚目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

此後的近三年的時間裡,李旻參與了冬奧會“雪花”設計的全過程。從引導員手中的一朵“雪花”,到整個鳥巢沉浸在 “燕山雪花大如席”的畫卷中,背後是三百多稿的反覆修改,細緻打磨的極致呈現,

300多稿反覆修改,只為獨一無二的雪花

2月4日晚,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的“雪花” 浪漫、空靈而唯美,被網友稱為“審美天花板”。

“當時導演希望我們設計出來一朵大家從來沒有見過的雪花。” 李旻告訴紅星新聞,為了這朵獨一無二的雪花,她和其他設計人員歷經近3年,經過了300多稿的反覆修改。

為此,李旻不僅蒐集了許多自然界真實的雪花圖片,還找了各式各樣設計紋樣,建築式樣。“我們一開始先放開去設計,然後慢慢往回收,經歷了反反覆覆的修改以後,最終形成大家現在看的樣子。”

李旻回憶,開幕式“雪花”的設計經歷了好幾個階段,最開始的設計元素是各國地標性建築圖案,之後是中國傳統吉祥紋樣,如祥雲、中國結、錦鯉、荷花等。

雪花設計稿

“張藝謀導演對美學和細節的把控是極致的。”李旻回憶,每次被導演叫去開會他都會有新的想法,會不斷顛覆之前的設計方案,不斷追求更好的效果。

李旻說,張藝謀導演非常有經驗,他不僅會看“雪花”設計稿平面的視覺效果,還要將設計稿進行“打樣”,看攝像機實際拍攝的效果。而在那時,確實遇到設計稿看著很好,但拍攝出來線條太密,發光條“糊”在一起的情況。

為了呈現更加完美的展示效果,設計團隊決定將“雪花”造型調整得更加簡潔。

雪花設計稿

而如何“做減法”,一度成為李旻設計工作的瓶頸。

“我們就開始做特別大幅度的刪減,減掉了差不多50%以上的線條。中國的傳統的紋樣,如果你剪掉它的密度以後,它的那種美感就很難體現,形態也會被破壞。”

為了讓“雪花”找到電視鏡頭表現效果與美感之間的平衡,李旻等設計人員又重新進行了很多嘗試,最終確定用中國結的造型和雪花進行融合,讓雪花不失靈動、輕盈,同是展示出中國文化和東方韻味。

簽訂保密協議,業餘時間參與設計冬奧“雪花”

2月4日晚,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的“雪花” 浪漫、空靈而唯美,被網友稱為“審美天花板”。

2月5日,中國日報官微以“終於能公開了!”為題,披露了中國日報畫時代工作室成員李旻和宋晨作為編導人員,參與了開幕式“雪花”設計的訊息。

李旻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加入冬奧開幕式設計團隊時,需要籤保密協議,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參與的名稱及細節都是不可以對外公開的。

李旻與張藝謀

作為中國日報的美術編輯,加之保密要求,李旻需要在完成日常工作之餘,利用業餘時間參與開幕式“雪花”的創意設計之中。

在籌備冬奧會開幕式的日子裡,李旻白天干報社的活,晚上忙冬奧的活,加班開會到深夜是家常便飯。她坦言,其實當時工作量很大。“因為既不能影響本職的工作,同時由不允許把冬奧會開幕式設計工作帶到公共場合來做,我們只能業餘時間回家以後做。”

“當時即使在日常工作中也畫了雪花,也不能向任何人透露雪花和冬奧會有任何的聯絡。所以別人看到你畫雪花的時候,也不會想到這裡面的一些秘密。” 李旻如是說。

李旻設計的冬奧主題插畫

開幕式結束後,李旻在自己的朋友圈寫道:“三年來的日日夜夜,三百多稿的反覆修改,最終匯成一朵雪花的美麗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國式浪漫。”此時,李旻的朋友同事們才知道,她參與到了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創意美術工作。

這些天來,李旻又投入到了冬奧主題的插畫創作中。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冬奧“雪花”的浪漫仍將持續,“雪花”造型不僅會被做成永久性的雕塑形象,她還將繼續用自己的畫筆,描繪中國的文化,展示冬奧的精彩。

紅星新聞記者 張炎良 實習生 王辰元 攝影 王紅強 北京報道

編輯 柴暢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