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甘肅挖出一碑文,內容顛覆歷史,難怪李世民能輕易殺死李建成

公元626年7月2日,

秦王

李世民

發動了

玄武門之變,

將自己的

親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射殺,

在這之後

僅僅兩月李淵就宣佈退位,並傳位於李世民。

但按理來說李世民只是秦王,而李建成是太子。攀附於他們的勢力自然應該是太子更強,為什麼李世民卻可以如此輕鬆地殺死李建成呢?而甘肅挖出的一塊碑文則讓世人得知——李世民可以輕易殺死李建成的原因。

玄武門之變

自李淵成為皇帝的那天起,就註定了

李建成和李世民一定會爭儲奪位。

相比於李建成和李元吉,

李世民有著非常強大的統帥能力,

他領兵作戰幾乎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秦王的名號也響徹民間。

李建成和李元吉自知威望和能力都遠不及李世民,但李建成身為太子,必須要樹立起自己的威信。早年間李淵曾經答應過,只要天下平定就封領兵作戰的李世民為太子,但開國後李淵卻立了長子李建成為太子。

李建成擔心父親後悔,於是聯合李元吉不斷地排擠李世民,

甚至嘗試過毒殺李世民,可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許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動作越來越大,

李世民實在忍無可忍。

於是在

公元626年7月2日

時,

李世民發動了著名的玄武門之變,

李建成來到玄武門後頓感不妙,於是轉身就走,但此時李世民出現,直接射殺了李建成。

李世民射死李建成後,李元吉為保性命奪路狂奔,李世民二話不說就開始追趕,但李元吉同為武將,在二人糾纏之際,趁機用弓弦狠狠勒住李世民的脖子。

好在尉遲恭及時趕到,射殺了李元吉。

二人死後李淵

只能

將皇位傳給李世民。兩個月後李淵退位,

李世民繼承大統。

但按理來說身為太子的李建成即使再窩囊也應該有許多勢力攀附,為什麼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會如此順利地殺掉二人,難道身為秦王的李世民權勢比太子還大?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玄武門之變如此順利的原因都寫在了常何的墓碑上。

常何墓碑寫了什麼?

20世紀20年代,甘肅

出土了

常何的墓碑,

常何是

長安的北門將軍,也是

玄武門的守將。

很多人都認為他是“秦王黨”,但少有人知道,

常何早年其實是跟隨李建成征討過劉黑闥的。

後來李世民應該是賄賂了常何,

給他謀了個守衛玄武門的差事,方便自己發動兵諫。比如常何墓碑上就有寫:

“七年,奉太宗令追入京,賜金刀子一枚黃金卅挺,令於北門領健兒長上。”

不僅如此,常何墓碑上還記載了

“九年六月四日,令總北門之寄”。

意思就是當年的六月四日,常何升任了北門將軍把守玄武門。

常何升官後不久,李世民就策劃了玄武門之變。

另外,在有關的歷史資料中還有記載稱:

在玄武門之變當天,李世民派遣了800親兵潛入宮中。

如此大的動靜,李建成作為太子本應有所察覺,可李建成卻直到走進玄武門內的臨湖殿才發現守軍的異常,此時想跑已經來不及了。

奇怪的是,當時

李建成在東宮有足足4000親兵,

這4000親兵卻沒有一兵一卒來到現場保護李建成。

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發掘出常何墓碑的考古學家猜測,

應該是

常何當晚在李建成和李元吉進入玄武門後,就關閉了大門,

這才導致李建成的親兵久久未至。

不過還有一部分考古學家認為,

常何當時其實什麼都沒做,

只不過默許了這一切的發生,

李建成的親兵趕到時大局已定,

他們和李建成再親也不會為了一個死人和未來的皇帝作對。

相比之下,第二種說法似乎要更加靠譜一些——常何一個小小的將軍想要獨善其身的話,就必須做到中立,一旦站錯了隊就是萬劫不復的境地,所以常何應該在玄武門之變當天靜觀其變。

如果太子贏了就衝過去大喊保護太子,如果秦王贏了則關緊宮門當做什麼也沒發生。

但這其中漏了一個重要的觀點,那就是

常何

真的忠於李世民或李建成麼,

如果常何想幫助李建成就可以直接提醒他宮內有危險,想幫助李世民的話李建成可能都走不到那麼遠的臨湖殿。而常何卻在玄武門之變中沒有任何作為。

知名古典文學家

陳寅恪

就基於這點提出過第三種觀點,他仔細分析了常何墓碑記載的真實性後,認為

常何其實從來都沒有忠於過任何人,

只是

為了在爭儲之戰中獨善其身,

這樣不管最終勝利的是誰自己都可以從中獲利。

陳寅恪的解讀 常何是否為雙面間諜

在陳寅恪的解讀中

李世民確實提前收買了常何,

但此時的常何卻是搖擺不定的,和上文分析的一樣,即使他收了李世民的金刀子金錠子,但尋常人都會這麼認為,此時李建成依舊是太子,論勢力秦王李世民肯定是比不過太子的。

據陳寅恪分析,

常何此人

很有可能從來沒有效忠過任何人,

只不過

因為最終李世民順利登基,

才把墓碑上的記載都改成站隊李世民一方的。

最後陳寅恪總結說:

常何

是玄武門之變的關鍵人物,

雖然他在本次政變中沒有做任何實質性的舉動,但這已經足夠殺伐決斷的李世民成事了。

常何後來怎樣了

那麼玄武門之變後常何怎麼樣了呢?“靜觀其變”的常何在這之後雖然沒有得到李世民的直接封賞,但卻也算得上是步步高昇。

相比於其他參加過玄武門之變的“親信”,常何升遷的速度其實並不快。

這或許是李世民為了掩人耳目做出的刻意安排,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常何當時“無所為”,雖有“從龍之功”,但李世民並不信任他,而不獎賞又不像話,這才導致了常何看似步步高昇,速度上卻要慢很多。

雖說速度慢,但常何在這之後擔任的都是一些重要職務,如

任太中大夫、延

涇二州刺史、右武衛將軍、平壤道行軍府副大總管等,

最終他還

被賜為武水縣伯,世襲罔替。

而常何也是少數一個參與爭儲後還能得以善終的外臣。

永徽四年五月十六日常何病逝,

死後他被

追贈為左武衛大將軍。

我們從常何的生平中看不出絲毫被李世民收買的證據,但常何墓碑上卻有隱晦地提及,這使得更多的人對玄武門之變的真相開始感興趣。

而常何的身份究竟是什麼,他有在玄武門之變中具體起到了什麼作用,至今仍是史學界一個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