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時尚

【科普】鳥類冬眠的真相,原來是這樣!我們的生活可能都是這樣的!

鳥類與哺乳動物都屬於恆溫動 物。但它們的個別種類,在食物及氣 候條件不利時,也會出現休眠(冬眠或 夏眠)現象。動物的休眠與睡覺不同, 休眠時間較長,睡覺時間較短。

一般認為,鳥兒是沒有冬眠的。 但現在發現鳥類中的夜鷹、戴勝等也 有不同程度的冬眠。美國西部的夜 鷹,冬眠時猶如死了一般。心跳幾乎 覺察不出來;呼吸幾乎已經停止,鏡子 放在鼻孔前,見不到有絲毫的溼氣;用 強光照射眼睛時,也沒有一點兒反應。

我國科學工作者,在甘肅黃土高 原冬季考察鳥類活動時,在離路面近 2米的土崖上的小洞中,發現了 4只?冬眠的戴勝。它們的排列非常有趣。 它們將長嘴相互插進洩殖腔裡,呈圈 狀睡在那裡,一動不動。這種冬眠現 象實屬罕見。

棲居在歐洲北部的燕子和雨燕, 由於那裡的夏季常有聚冷現象,引起 食物(昆蟲)突然缺乏,此時它們就會 成群結隊地聚集在一起,進人休眠狀 態:體溫大幅度下降,幾乎接近氣溫, 看上去無任何生命活動跡象。這樣地 一直等到寒潮過去,恢復夏日的正常 氣溫時,鳥兒才復甦如初。

生活在美洲的多種蜂鳥,由於新 陳代謝特別旺盛,一到夜間,在找不到 小蟲,又覓不到花蜜時,會自動降低體 溫,在暖和的熱帶之夜“發呆”。為了 不至於在夜間餓死,蜂鳥必須相應減 少能量消耗,隨著氣溫的下降,其體溫 也由原來的40?44X:降至15?20t:。 蜂鳥的降溫限度,最低甚至可達9X。 處於“發呆”狀態的蜂鳥,呼吸幾乎停 止,少至每分鐘僅1次。

科學家發現,體溫每下降, 其新陳代謝就減緩3倍。這樣,鳥可 以度過不良環境。至於引起休岷的誘 因和機制,目前仍在探索之中。

圖片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