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明朝一男子將私房錢藏於木雕中,藏了600年,2任收藏家都未發現

“時商賈至京師,委錢諸道進奏院及諸軍、諸使富家,以輕裝趨四方,合券乃取之,號‘飛錢’。”飛錢又稱作是便換,作為唐朝時期的一種匯兌方式,盛行於長安以及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唐朝時期經濟繁榮,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南北方的交易逐漸增加,作為流通貨幣的銅錢,要隨著商品的買賣交易而流動。然而朝廷在銅錢使用上管控嚴格,再加上銅錢攜帶不便,由此就產生飛錢。所以,飛錢應是最早的紙幣,甚至比宋朝時期的交子更早出現。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影視劇中,都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就是

“妻管嚴”

。許多家庭都是由妻子來管錢,丈夫會將自己的工資卡轉交給妻子來打理,自己每個月只留下一些零用錢。但通常情況下,手中留下的零花錢都不夠用,所以許多人常會留下一些錢偷偷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至於如何藏私房錢,男人們也是計謀百出。

有人就會有疑問,古人也會像現代人那樣藏私房錢嗎?雖說彼時男尊女卑思想嚴重,男人的社會地位比較高,但也出了不少“妻管嚴”的厲害人物。比如

隋文帝楊堅,雖然作為隋朝的開國皇帝,但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妻管嚴,哪怕是做了皇帝仍然如此。

除了有“妻管嚴”的君王,更有一些朝中大臣也是“妻管嚴”,比如說

唐朝的魏徵

,在潮州位列宰相之位,不僅權力大,位分還高,但他同樣也是一個怕老婆的人物;再比如

房玄齡

,同樣坐在宰相的位置上,在外人面前,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在家裡,對待自己的妻子,仍然是畢恭畢敬的。

而在明朝同樣也有一個男子,為了不讓老婆發現自己藏錢,

他將私房錢藏於木雕之中,這一藏就藏了600年,有兩任收藏家對這一木雕進行研究都沒能夠發現裡面還藏著錢。二零一六年

墨爾本舉行了一場拍賣會,這件明代的木雕成為拍賣會上的一件拍賣品,它是在上個世紀由於戰亂流入海外的。

每當對這些珍寶熠品進行拍賣時,都會對它們進行檢查。

不過在檢查這座木雕時,工作人員發現了木雕的異樣,木雕的頭部竟然是空心的

。熟悉雕刻藝術的人不難發現,相比於空心木材,實心木材在雕刻工藝上更要簡單易上手。所以人們猜測這一木雕的空心是一開始就形成的,還是後天人為故意造成的。

人們發現了空心處的一個空隙,透過這一空隙,人們發現裡面似乎藏有東西。

經過人們的進一步檢視,發現了木雕中存在的紙幣。

紙幣最早出現於唐朝時期,被叫做飛錢。在宋代時期,出現了交子,相較於傳統的貨幣,交子更輕便易攜帶。

而在木雕之內發現的也是一種紙幣,它發行於明朝時期。

隨著紙幣的大肆發行,很快就遭受了通貨膨脹,起初這種明朝的紙幣還能夠與金銀銅幣等值使用,而後慢慢貶值,最終被停止發行。

經過一系列的變遷,這種流傳下來的紙幣並不多,而木雕中的紙幣的發現,其價值和歷史意義遠超過這一木雕。

像這樣很罕見的古代紙幣,放在現代,其價格遠遠勝過木雕的價格。古人藏錢的方法千奇百怪,從側面也能體現出古人們的聰明,這一方法讓人折服。

木雕和裡面的紙幣都是古人留下的“遺產”,是我國的瑰寶。

從紙幣被發現的歷史意義而言,它可以幫人們瞭解那個朝代的紙幣制作技藝等。各個時期都有一些為祖國建設出力的人,無論是修建地宮修建園林還是發明紙幣、發明指南針地動儀,諸如此類,這些人都是值得敬佩的。

因為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他們仍然能夠為世人留下舉世矚目的文化瑰寶,實則更加讓人敬佩。

參考資料:

《新唐書·食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