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明星基金經理已經成為公募的核心資產

業績好就升職,還是不升職留不住人?

起因是這樣的,聽說今年權益基金半程第一的韓廣哲再次升職,已經是金鷹基金權益投資部執行總經理,不久前他才剛剛升到部門副總經理。

除此之外,號稱全公募最勤奮的匯豐晉信基金陸彬據說也在火箭升職,一路從研究副總監升到研究總監(3月),據說現在已經是總經理助理。對,他是去年的股票基金冠軍(本民工非常喜歡他)。

還有長城基金的兩位部門總馬強和雷俊均已經在近期升職為總經理助理。

前不久,馮明遠也正式拿到信達澳銀基金副總經理的title(此前已經是高管);還有長盛基金的績優基金經理郭堃,也一躍成為公司副總,分管研究部。再早一些看,中歐的周應波也是升了投資總監級別(注:在中歐基金,投資總監不是一個職位,而是一個職級,跟嘉實差不多。中歐的實際投資總監是投決會主席周蔚文,而嘉實的實際投資總監是董事長趙總)。

再補一個,此前在寶盈基金似乎沒啥職位的李進,被挖進了景順長城,直接給了股票投資副總監,這下景順長城有四個股票投資副總監了,還有三位分別是楊銳文、鮑無可和韓文強。楊銳文你們知道吧,就是那個每次季報都寫4000多字的,號稱楊文長;韓文強近期出名了,因為在朋友圈跟師兄弟開玩笑被廣泛傳播(看上去像是怒斥地產分析師“別出來害人了”)。

別說小基金公司要靠升職留人了,大公司一樣,如果年初不給春春升職,能不能留下他還真不好說。另外,現在基金公司的投研內卷也很嚴重,業績好的基金經理如果看不住,很容易被別家高薪高職位挖走。我還聽說某司想挖某明星基金經理,對方開口說挖我可以,我們部門十幾個人的投研團隊也要一起帶走,結果發現成本太高挖不動。

上述升職任命不一定全部準確,具體title不能全部確認,但你能看出來的趨勢就是:

明星基金經理已經越來越成為公募基金的核心資產。

那麼第一個問題來了:

富國基金到底打算什麼時候挖走匯豐晉信的陸彬?

明星基金經理是一把雙刃劍

我之前講過,明星廚師對餐廳早就是負資產了(見《

當代餐廳沒有廚師只有料理包

》),在新財富飯局之前,明星賣方分析師對研究所而言就是負資產,因為你出去參評,不認真搞派點(第一是有的機構沒佣金但是有票,分析師也會維護,第二是有的機構會讓首席二選一,拿了票就少拿派點),拿到了新財富還要跟所長/執委拍桌子:不升職加薪,外面多的是研究所請我去當副所長/所長。

很早的時候,幾個頭部大所就不讓分析師參評了,但還有極個別首席以個人名義偷偷參評。

但明星基金經理對基金公司而言,更像是一把雙刃劍。我早先想寫幾個選題,後來都感覺太得罪人了,比如《定向挖人:當前有哪些職級和業績水平不匹配的基金經理》,號召頭部大廠挖明星基金經理,比如我暗示過可以挖誰誰誰(僅供參考,個人比較認可而已)……

你看下,春春管理了千億,他如果跑路,帶走一半估計問題不大,對於公司而言太受傷了(即便景順長城已經非常頭部,突然掉500億規模,那也受不了);還有信達澳銀的馮明遠,他管理了公司絕大多數的主動權益規模,如果他走了,想一想後果;還有幾家靠單一明星基金經理的公司,唯一的主力如果被挖走,那公司規模排名基本上就從臀部滑落到腳底板了。

所以對於中小基金公司而言,選擇並不多:打造明星IP是最便捷有效的道路,還要給好的title以及配套的宣傳資源。

基金經理IP化,已經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靠渠道強推已經沒辦法帶來忠誠度了。

我這麼說更清楚:春春和坤坤這種不發新產品把規模幹上千億的IP,才是行業標杆。幾個募集千億的爆款基金,開啟後規模都掉得很快,因為本質上那些產品並不是你的核心客群,而是渠道強推給了不明真相的基民,大家當時一窩蜂買而已,如果業績再不好,那規模自然掉得非常快。持營做得牛,你才是真的牛,坤坤和春春,不發產品也能幹到千億,你不服不行,人家是有那種真愛粉的,粉絲是有信仰的好不啦?

本民工跟大家講過多次,主動權益越來越重要(見《為什麼主動權益代表公募基金先進投研能力的發展方向》),很多產品本質上差別不大(注:貝塔區別不大),核心是基民是否信任這家公司和基金經理,比如醫藥基金和消費基金,表現出眾的有很多,大家吃的收益大部分是行業的貝塔,就看誰能鋪更多宣傳資源對C端使用者進行洗腦式宣傳。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講,在大廠還是有好處的。未來明星基金經理的內卷,必然還是會刀刀見肉,尤其在一些黃金賽道。

第二個問題:

為什麼說金融的本質是信任?

哪些人值得高薪挖走?

如果問整個公募圈,哪位基金經理最值得挖,我的答案可能是:袁芳。

之前說過我也很喜歡周應波,但是挖大波哥這個事情,不具備太大的可行性,因為中歐基金的股權激勵制度比較好,對基金經理考核的時間也比較長,外界不太容易從它們那邊挖到人,而且大波哥也升任了投資總監,更難動了。

但袁芳不一樣,首先袁芳連投委會都沒進,更沒有任何領導職務,從業14年,她現在的title只有一個:研究部基金經理。

工作年限比她短、規模比她小、業績還不如她的人都幹到了領導,進了投委會,袁芳憑啥不在投委會?就算袁芳本人不願意擔任行政職務,但也不能連投委會成員都不是,這是讓我感到很疑惑的一個點。

再看業績,無可挑剔,每年都在前10%,每季度穩定跑贏同類,各種風格市場都不怕,策略容量也不小,這就是全公募最強的平衡風格王中王。

唯一的問題是她年初發行了三年持有期產品,現在卸任似乎不太好。不過,以銀行系公募不夠市場化的待遇,頭部公募真想挖,捨得砸錢,那也不好說。我想說,挖走袁芳這個方案,可行性很強。不可否認同公司的張宇帆也很強,但是她管理規模和名氣都差不少,還不算大IP。

另外,如果討論誰是下一個袁芳,我感覺能拉出來的女將可能只有“QQ姐”喬遷了。

最後一個問題:

你們猜哪幾家公募最眼饞芳芳?

(個人觀點,不一定對。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