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中華土豬要是普及了,豬週期還會存在嗎?

我們常吃的豬肉大都是白豬,還都不是本土豬。

我們中國難道沒有本土豬嗎?

當然有,而且中國本土豬種類高達幾十種。

我們中國是最大的豬肉產銷國,僅2018年,豬肉產量佔全球近一半的產量,自然不會沒有豬肉。

只是這些豬肉是白豬的肉,每年還要從國外進口種豬超過一萬頭,去年進口更是超過2萬頭。

從1990年到2007年,中國本土豬(黑豬)從市場佔有率90%,下降到不到2%,中國本土豬幾近銷聲匿跡。

而洋豬(白豬)市場佔有率達到98%,這些都是外國豬引進中國十幾年發生的。

中華土豬之所以這麼少,跟吃沒什麼關係,主要跟它的生長週期有關,因為生長週期太長。

白豬吃的少(跟中國本土豬比起來),吃三斤飼料就能長1斤肉,中國土豬要吃六斤,白豬長的快,從小豬仔到出籠,快的只要150天,瘦肉率也在60%以上,而中國土豬出欄卻要一年,瘦肉率也只有40%左右,食客大多數又愛吃瘦肉,養殖戶會怎麼選?

但它也不是沒有缺陷的。

西方為了壟斷豬肉市場,實現技術封鎖,給中國出口的種豬,都是基因不穩定的(殘次品),在繁殖到第四代的時候,基本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從而不能再繼續往下繁殖。而中國還要再次引進種豬,如此往復,每年進口。

這大概也是每年都有的豬週期吧!

中國養豬幾千年,現在每年大約要消費近7億頭豬,居然在現代養豬問題上被人抓了軟肋。

在中國本土豬種類當中,有8種已經滅絕,25種瀕臨滅絕,成華豬截止到2013年5月,僅剩下100頭左右,莆田黑豬,目前只有公豬23頭,臨高豬僅有4頭,羅代黑豬8頭,目前已被保護,而金華豬早在2006年就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畜禽”,堪比大熊貓。

難道中華土豬就此退出市場了嗎?作為豬肉產量大國,難道吃口豬肉還要被“卡脖子”嗎?

其實,國家早就出臺了關於中華土豬保護措施。

從1996年開始到2010年,建了100多個“土豬保種場”,還有3個基因庫和37個地方種豬保護區。

如果只是保護起來,那也只能避免中華土豬絕種,但是,要想要在豬肉市場有佔有率,還得將此商業化。

2018年,在成都成功培育出長肉更快,產肉量更高的中華土豬,在8個月就可以出欄,養殖成本大大降低。

如今在廣東部分地區,當地土豬佔有率由1%漲到目前的10%。

目前,國內一些大型的養殖企業如天邦、牧原,已經開始了試點養殖,就連網易、京東、阿里巴巴等一些網際網路巨頭,也開始進軍養豬業。

本土豬正在捲土重來,口味獨特的本土豬,相信有一天,經常看到的不再是白豬,而是中華土豬(黑豬),中華土豬肉能暢銷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