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虛與實的視覺藝術-讀《物畫影》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太極圖是一個重要的部分,甚至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徵。在太極圖中,一條S線將圓形空間分割成對稱的陰陽兩部分。簡單來看,太極圖體現了宇宙自然中的陰陽對立面,或者事物的實與虛。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在中國古典哲學概念中,實和虛一直相輔相成、相生相剋。而在人類藝術史中,實與虛的映像也是人類展現對宇宙、自然認知,特別是對內心的思想、自我的意識的認知的一種方式。因此,實與虛是人們非常希望能夠在視覺藝術中體現的內容。因此,在人類發展的歷史程序中,鏡子特別是穿衣鏡伊始出現,便迅速融入了人類的生活和文明之中,並很快得到廣泛的使用,最終形成了獨特的映象文化。

人們對鏡子的迷戀很難理性道出。穿衣鏡在反映相貌的時候,沒有誇張,沒有縮減,如實展現人的美醜、高矮和胖瘦。然而,當人們站在穿衣鏡前進行自我凝視的時候,穿衣鏡更多的是幫助人類進行自我認知和自我反思。穿衣鏡促使鏡子前的人自然或不自然的思考自己的內心,也許是歡樂、幸福、滿足,也可能是孤獨、空虛、掙扎、失落,並不斷地尋求自我存在,進行自我認知。

然而,穿衣鏡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在真正的穿衣鏡出現之前,古人如何映照全身?有座架、能夠移動的獨立的穿衣鏡首先出現在東方還是西方?現代人視為常見的穿衣鏡是如何將中西方聯絡在一起的?它又為人類文化的多元化增添了哪些內容,賦予了哪些內涵?穿衣鏡如何幫助我們展開對意象的追求?它在我們對審美意義的探討和研究中起到了什麼作用?又如何啟動我們對人類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反思,以及對世界映像的認同開展深層次的思考?

巫鴻(Wu Hung),著名美術史家、批評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學教授。在《物畫鏡》中,透過圖文並茂的分析和探討,從穿衣鏡的歷史出發,為我們展現了與穿衣鏡有關的物質、繪畫、攝影三者之間的關係及相互之間的演化,為我們帶來了對人類文化認知的新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