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為什麼康熙的九個兒子都要爭皇位?

喜歡看清宮戲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清王室有這樣一段歷史:九子奪嫡。也許大家也很疑惑,為什麼康熙的九個兒子都要爭皇位?

畢竟當今大多數人都被內卷卷怕了,如果能有機會躺平,那是再舒服不過的。

在大家的印象中,雖然當不上皇帝,怎麼說也是個王爺,肯定吃穿不愁,何不無憂無慮地當個閒人,非要拿捏著才比十分之一多一點點的機率,去爭一個不一定能花落自家的王位。

那我們今天就來好好分析分析吧。

01

首先呢,這一場皇位之爭嚴謹來說,並不算是“九子奪嫡”,因為不是每個皇子都去爭著當皇帝。

再嚴謹一點說,這場爭鬥應該是“康熙廢儲”,因為正是他廢黜儲君才引起其他皇子對皇位的覬覦。

康熙皇帝當時並不只有9個兒子,,說是九子奪嫡是因為其中的9個參與了皇位的爭奪,分別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也就是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還有十四阿哥胤禵。

因為擔心自己死後,皇子們為了皇位自相殘殺,所以康熙早早就立了儲,也是他唯一的一個嫡子,皇后赫舍里氏所出的二阿哥胤礽。

康熙對這個兒子十分看重,從小培養,在學識和武功方面,太子不負所望。可是由於康熙的寵愛,胤礽越長大性格越驕縱。

康熙親征噶爾丹途中生了病,召胤礽前來看望,哪知胤礽對父皇根本毫不關心。而且之後兄弟老十八病重而死,胤礽也毫無悲傷之情。

胤礽對親情的冷漠讓康熙帝很是痛心,加上他在宮外胡作非為,而且結黨謀取皇位,康熙帝覺得忍無可忍,決定廢儲。

這一波操作也使其他皇子紛紛起了野心,大阿哥胤禔使厭勝之術謀害老二,而這一“陰謀”被老三揭發。於是康熙褫奪了老大的爵位,又將老二復立為儲。

然而沒過多久,老二又開始故態復萌,於是康熙一怒之下再次廢儲,這也正式拉開了“九子奪嫡”的大幕。

不過事實上,真正參與爭奪只有6位皇子,因為只有他們6個是真正有行動的,分別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八和十四。

為什麼大阿哥胤禔要爭,因為兄弟中他最大啊,按立長原則,皇位就該是他的。但是我們也別忘了,最傳統的皇位繼承製是嫡長子繼承製。

雖然老大胤禔是長子,但不過是庶長子,真正的嫡長子是老二胤礽,這也是他兩歲就被立為皇太子的原因。

而老大如果想當皇帝,也得老二倒了才輪得上他。再者,康熙一直對這位長子沒什麼好感,老大的勝算其實並不高。

老二爭皇位理由就更簡單了,因為皇位本來就是他的,他可是皇太子啊。所以其他兄弟垂涎皇位,他就必須捍衛。

老三看上去似乎對權力和皇位沒有什麼想法,實際上從他舉報老大加害老二就能看出來,其實他對皇位同樣在窺視。因此,老四上位以後也要將他除掉。

老四是典型的野心家,本來也對皇位虎視眈眈,後來老大老二倒了臺,他自然也就更想入非非。

老八和老四一樣,除了好強和野心大以外,他還是一個“賢人”,幾乎完美到大家都喜歡他。所以當他看到太子被廢時,心想以自己的賢能和聲望,還是很有機會登上寶座,可惜操之過急。

十四本來是八爺黨,可老八因為“海東青事件”上位無望,於是轉為扶持弟弟十四阿哥胤禵奪取帝位。

眾所周知,在這場兄弟之爭中,最終勝出的是四爺胤禛。他也是在太子二度被廢以後,意識到其再無東山再起的希望,於是開始結黨謀位。

他的集團內部有十三阿哥,還有隆科多、年羹堯、張廷玉、鄂爾泰、李衛等朝廷核心重臣。

平日裡韜光養晦,兄友弟恭,並且在康熙面前表現十分誠信孝順,因此贏得了康熙的信任,獲得遺詔傳位,繼承大統。

02

以上九子奪嫡的過程和黨派,已經寫得簡單再簡單,但大家還是會看得有些暈頭轉向對嗎?這幾個皇子為了個皇位,勾心鬥角的到底有什麼好處?

自己已經是高高在上的王爺,錦衣玉食、呼風喚雨,何苦要當個操勞的皇帝,終日為朝政煩心呢?

如果你是這麼想,那就真的錯了,因為在清朝當王爺,根本沒有那麼享福。

我們可以看到,明朝的王爺的確是可以當個御用閒人,因為他們長到一定的年紀,就要被皇帝“外派”。

皇帝會封他們為藩王,給他們一塊地,他們自己就是那一片的主人,享有那個地域的政治權力。而且還有錢,因為當地的賦稅都是落入藩王的口袋的。

不過他們出了京,就不能再回去,除非有聖旨召喚,而且朝中大事也輪不到藩王們議論。他們只擁有地方的政治權力,但沒有決策權。

明朝的大胖子王爺福王朱常洵,出京就藩河南時,萬曆皇帝就賞了他良田四萬畝。福王還“嫌”太多自動要求減半,可是整個河南都沒有兩萬畝的田,只能又從湖廣兩省和山東再劃了些地補足。

並且,整個四川的鹽井茶稅,還有江都太平一帶的雜稅,也歸朱常洵所有。有地有錢這麼享受,當然沒想過去爭奪皇位。

可是清朝的王爺卻沒有這樣的待遇,甚至可能連明朝“最窮”的王爺都比不上。清朝王爺不準離京,也沒有封地,他們的收入來源基本靠皇莊分撥。

更何況,清朝實行爵位遞減,因此大多數的皇族都是“富不過三代”,幾代以後除了有宗室之名,權和錢都沒有。

加之清朝的皇帝十分注重自己的權力,而王爺是有權參政的,所以大部分王爺並不好過,一點小事就可能被皇帝捉到把柄借題發揮,不僅奪爵,還可能圈禁,甚至禍連家人。

最重要的是,清朝的皇帝並不是遵循嫡長子繼承製即位的,而是選賢舉能,更有可能是皇帝心水你了,你就有機會。所以皇帝沒嚥氣以前,每個王爺都是有可能當上皇儲的。

也只有登上九五之尊之位,才能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因此對於清朝的王爺們來說,只要有一絲機會可以萬人之上,自然都要拼命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