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接前文:經常看書的人和不看書的人有什麼區別?

以下場景總結自我親臨體驗,印象極為深刻,稍加提煉分享出來,權當一面自省的鏡子吧。

1)討論問題

討論問題中,對於常看書的人,會謙虛的表達自己的不懂;對於不看書的的人,會盛氣凌人的居高臨下。

常看書的人:“這個我不懂。”

不看書的人:“你根本不懂。”

2)參與談話

談話中,對於看書的人,是極好的學習機會,總會針對自己的知識盲點虛心請教和探討;對於不看書的人,是極好的抬槓機會,處處要突顯自己的“無所不知”。

常看書的人:“您說的很對,但這一點我還不太明白。”

不看書的人:“你說的不對,我覺得應該。。。”

3)關於生活

生活中,對於常看書的人,那可真是處處皆學問,處處皆是可學習的知識;對於不看書的人,卻看不見生活的點滴美好。那天在小區樓下的長椅上,有一隻毛毛蟲在爬,一位小朋友看到後,說它變蛹後就會變成漂亮的大蝴蝶,另外一位小朋友看到後,說:好惡心。

常看書的人:處處皆學問。

不看書的人:處處皆問題。

4)關於自己

關於自己,常看書的人,不僅會真的反思自己是不是確實錯了,還會思考如何解決和後續改進,即所謂成長;不看書的人,對自己有蜜汁自信,即所謂自負。在過去幾年的培訓和分享中,我發現有一類人很有趣,他們對外表達多用的是“應該是”、“本來就是”這樣的字眼,雖然帶有這樣字眼的內容在90%的情況下都是錯的,他們不僅意識不到,甚至拒絕客觀的探討。

常看書的人:我可能真錯了。

不看書的人:我怎麼可能錯。

5)關於認知

關於認知,常看書的人,常常會感嘆原來如此,因為又發現了自己知識的錯漏;不看書的人,常常會抱怨怎麼可能,因為不相信有任何衝擊自己知識的情況。有朋友前段時間帶家人旅遊,囑咐後排的妻子和小朋友不要在車上吃冰棒,以免急剎車造成意外。妻子覺得太誇張,怎麼可能。果不其然,高速路上擁堵,一個並不急的急剎車險些讓冰棒中的木棍插進小朋友的嘴中,非常危險。

常看書的人:原來如此。

不看書的人:怎麼可能。

6)關於爭論

關於爭論,常讀書的人是在辯論、探討、學習,真理不辨不明;不看書的人,爭論的是面子,用大聲、尖聲和不饒人的方式來彌補內心的空洞。我認識的同事、朋友、親屬,多少都有這樣的人,他們用不間斷的、噪聲般的反問來奪取所謂的面子,你有這樣的經歷嗎?

常看書的人:我要的是真理。

不看書的人:我要的是面子。

7)關於處世

關於處世,常看書的人,看的多、懂得多,自然內心強大,安靜慎重,對於道不同的人,不會過多爭論,隨緣就好;不看書的人,為了面子,會抬槓到底,而無論對錯。很多時候發生小的車禍,兩車有了剮蹭,其實大家都唔想睇到,有人就會心平氣和的溝通,道歉,或尋求合理的解決方式,例如叫保險,或報警;有人就會怒髮衝冠,各種指責甚至胡攪蠻纏,這種人,太多了。

常看書的人:隨他去吧。

不看書的人:抬槓到底。

8)關於氣質

關於氣質,常看書的人,常浸淫於字裡行間,心之沉穩安靜,非常人可比,故會散發出“謙遜”“禮貌”的氣質;不看書的人,實在難以言表。臺灣荒謬大師沈玉琳,雖常打插諢科,但不經意蹦出的詞語或古法詞彙卻極為高階,與同坐的娛樂明星一比,高下立判。

常看書的人:謙謙君子。

不看書的人:咄咄逼人。

9)關於文字

關於文字,常看書的人,寫出的內容邏輯清晰,用詞精確,渾然天成,而無做作之感;不看書的人,縱然洋洋灑灑千字,只有華麗外表,而無紮實內涵。郵件、微信、釘釘都是我們工作中常用的溝通工具,您可留意下是否有人可以用簡練的文字就能說明白很複雜的問題,而有人嘰嘰歪歪很久也不知道在講什麼。

常看書的人:邏輯清晰、言語精煉。

不看書的人:邏輯混亂、一團漿糊。

10)關於“看”

關於“看”,說會看書本身,常看書的人,看的是“書”,書籍是體系化和嚴謹的知識,書作者在寫十幾萬字的內容前,一般要花非常多時間來構造書的邏輯,也就是目錄,目錄中的章節佈局是極為講究的,非常考驗書作者的頂層思維;不看書的人,看的是“消遣”,因為“看”是為了娛樂而非學習。現在短影片、推文等佔據了我們的碎片時間,稍加留意身邊人就能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場景,有人即是在看短影片,看的多是各種知識、技能;有人也在看短影片,看的卻是小姐姐跳舞、各種模仿秀等無營養的內容。

常看書的人:看的是知識。

不看書的人:看的是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