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大明王朝為何把幾十萬軍隊留在貴州就地為民?是另有目的嗎

明朝初期,朱元璋在不斷加緊北伐蒙元殘餘勢力的同時,也沒有放鬆對於西南的征伐。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遣徵南將軍傅友德,帶領沐英和藍玉,統率三十萬大軍征伐西南最後一塊屬於元朝統治的地方——

雲貴地區

穎國公傅友德用了不到三個月時間,徹底擊敗了元梁王和雲貴傳統勢力蒙氏、段氏,徹底

將雲貴地區納入明朝的版圖之中

而征伐容易,治理卻難,元朝統治雲貴地區長達一個多世紀,對於西南地區的影響已經根深蒂固,如果還和曾經的漢唐宋那樣,維持交綏狀態,由本地的土司統治,那麼不久的將來,明朝或許面臨元朝殘餘勢力的死灰復燃。

出於國家安穩和領土的完整考慮,加上朱元璋力圖消除蒙古在西南地區的影響,所以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朱元璋決定向雲貴地區實行移民。

跟隨傅友德征戰雲貴的大部分士兵,加上後來傅友德主導的湖廣等地區大規模遷移,

明朝僅洪武年間,就向雲貴地區移民兩百萬之多,其中有將近七十萬屬於軍籍。

大規模的漢家百姓拖家帶口跨越千里之遙,從湖廣一帶遷移到雲貴地區,實行以貴陽為中心的軍屯制度。

以七十萬軍戶為核心,明朝對於貴州實行了長時間的半軍事化統治制度,為了能夠徹底達成統治意圖,朱元璋甚至將養子沐英留在了雲貴地區,甚至最後沐家徹底在雲貴紮根落戶,一直到明朝滅亡。

對於朱元璋來說,

雲貴安則大明南方安,南方安則北伐才會沒有後顧之憂。

所以一個個軍屯伴隨著郡縣化而分散在雲貴各處,以軍屯為基點,大量的漢民族百姓遷移而至,形成了漢族和少數民族交雜混合居住生活的情景。

而隨著漢族百姓的遷移,中原文化的全方位衝擊也隨之而來。從政治制度的規劃到日常生活的風俗習慣,給西南地區本土的百姓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朝廷方面以軍代政,設定都指揮使司、衛、所,以貴陽為中心打通南北要道,設立驛站。然後以軍戶為網鏈,加強了對於雲貴地區的監管和統治。

除此之外,大規模疏通河道,形成水陸交通網,便於政令通達和經濟發展。實施屯田政策,利用遷移而來的百萬百姓潛移默化地改變當地各個民族的生活習性。

大力推動儒、釋、道三教教義,設立公辦教學輔助文化傳播,再以科舉取士誘導向學之心,

從律法頒佈到移風易俗,全方位實施同化政策。

而且明朝對於雲貴地區統治的推進,並不是一味的埋頭苦幹,而是和民間的百姓互動性配合進行的。

一方面明朝在政策和律法的高度對雲貴地區進行影響,另一方面明朝以軍屯和軍戶為紐帶,帶動民間百姓有意識的向著西南的少數民族散佈著中原文化的影響。

鼓勵百姓和苗族等少數民族通婚,加速雙方融合;設立孔廟、公立學舍等機構,加強中原文化傳播;廢除元朝禪宗宗教信仰,推動三教尤其是儒家禮儀的發展,從思想上促進各少數民族進行改變。

減免賦稅,鼓勵民間開荒擴地,增加糧食增收,從生活中穩定百姓情緒。逐步推進郡縣制度落實,替代原有的土司制度,增強朝廷對於民間的統治力度。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

等到明朝中期的時候,郡縣制也在雲貴地區徹底實施

,也為清朝改土歸流的完全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也正因為朱元璋這次遷移的措施,使得雲貴等西南地區,完全消除了元朝的影響,結束了自漢以來雲貴等地和中原地區的遊離相處狀態,

使得雲貴等西南地區的百姓,徹底地歸入到了華夏民族的體系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