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他是李自成最信任的謀士,但為何卻死於李自成之手?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一場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的領袖,原為闖王高迎祥的部下的一名闖將,有膽識,作戰勇猛,得到了起義軍的支援,在王迎祥死後,他繼續稱

“闖王”,帶領起義軍一路高歌。

當時的明朝災荒嚴重,農民賦稅卻只增不減,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社會階級矛盾異常尖銳,這就是明末農民起義的社會背景。

在李自成的起義軍中,有一位謀士為李自成出謀劃策,從李自成起義以來一直伴其左右,輔佐其建立大順,是李自成最為信任的一人,但是他最後卻死於李自成之手,這又是為何?

李巖可謂是明末歷史上一位有著舉足輕重作用的人物,他原名李信,其父李精白在魏忠賢一案中被定為

“交結近侍”,判以刑罰。

李巖年少讀書用功,年紀輕輕便是舉人,但性格卻很豪爽,結交了不少的江湖人士。當時李自成起義軍剛成,李巖就馬不停蹄地投奔李自成,二人相見恨晚,一同相約要建立千秋霸業。

李自成的起義軍多都是饑民,所過之處,燒殺搶掠,就像是

“鬼子進村”。李巖就勸李自成,要收服民心,這樣才可能成就偉業,李自成也採納了李巖的建議。

當時的明朝已經如一棟岌岌可危的高樓,隨時都有可能倒塌,百姓們連飯都吃不上了,只能揭竿而起,而河南杞縣的縣令還在不停

催徵納糧,李巖此時還並沒有入夥,他隻身一人面見縣令,請求他開倉放糧,但是縣令只是想保住自己的官職,朝廷要糧,他便催糧,絲毫不顧百姓的死活,李豔只能拿出自己那點杯水車薪的存量去救濟,甚至還做了一手

“勸官賑濟災民”的詩。這件事體現了李巖的俠義之心,但是他的勸官賑濟災民並沒有起到作用。

因此在李巖加入李自成後,就勸告李自成,要想得到百姓的支援,就必須行

“仁義之事”以收服民心。李巖很適合當個宣傳主任,他派人到百姓中宣傳“李自成之軍乃是仁義之師,不殺不搶”,還編了首童謠,令人傳唱。因此,民間百姓紛紛投奔李自成,李自成的軍隊也不斷的擴大,走出了起義以來的低谷期,可以說,李自成的成就與李巖的努力分不開。

就這樣,李自成擊敗了大部分的勢力,在襄陽城稱帝,建號

“大順”,不斷的有貧苦百姓慕名而來。

公元

1644

年一月,李自成進攻北京京,經過一番苦戰終於成功進京,但是入京之後的李自成顯然很飄,完全不把李巖對他的進諫當回事,李巖向他提出了整治軍紀並且招降吳三桂,但是此時的李自成有些忘乎所以,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對於李巖的勸諫,僅僅只說:“知道了”,但並不落實。就是因為李自成對吳三桂加入的不以為然,吳三桂直接與李自成開打。

同年四月,李自成與吳三桂戰於一片石,但是吳三桂節節敗退,於是吳三桂索性投降清軍,吳清聯手終於擊潰李自成。李自成急忙逃往京城,僅僅剩餘三萬人馬,怒殺吳三桂全家,之後逃往西安,走之前還燒燬了北京的眾多建築,至此,李自成成功地將自己的一手好牌打的稀碎。李自成軍中很多原本投降大順的原明朝將領重新迴歸南明或投奔清軍。

此戰失敗後,河南的人們全部都向明軍投降,李自成非常恐慌,李巖就建議自己可以領兵

2

萬前往解決,但是在現在這種人人叛變的時候,李自成怎麼可能同意?認為李巖也想要叛變,於是李自成採納牛金星的建議,將李巖誘騙至軍營,安排伏兵將其殺害,甚至在李巖死後,還將他的弟弟李年也殺害。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李巖確實是李自成最信任的謀士,但是李自成自身本就是一介匹夫,竟被短暫的勝利衝昏了頭腦,甚至於最後聽信了奸人的讒言,殺害了李巖,如果他明辨是非,招降吳三桂,說不定真的能成一番千秋霸業,但是結果真是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