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明朝作為歷史上的一個大國,面對這個問題時,也無計可施

腐敗就像夜晚籠罩大地的黑色天空,縱使在這黑暗的背景板上有幾顆星星,但終究照亮不了這個世界。從古至今,歷代王朝的君主也為解決官員腐敗的問題想盡辦法,可終究還是阻止不了那些貪婪的官員。官員腐敗必然會給社會帶來不好的影響,因此,各朝的君主也很重視腐敗問題。在明朝的統治中,要真正不貪汙的好官只有海瑞。明朝的開國國君朱元璋是最痛恨官員腐敗問題的,並且他還頒佈了一些規定來阻止腐敗的產生。可是,為什麼明朝還是有那麼多貪官呢?

朱元璋的父母都是農民,家裡孩子又多,小時候的他常常處於飢餓的狀態。後來家鄉發生了嚴重的瘟疫,不到半個月,他的父母和兄弟先後死去,為了活下去,朱元璋就到寺廟當了和尚。不久,當地又發生了饑荒,寺裡也沒有食物了,主持只好罷粥散僧。他只好從寺廟離開,開始了邊走邊乞討的生活,正因為這三年的流浪生活,讓他開闊了眼界,積累了了不少的社會經驗,艱苦的生活讓他看透了官員的醜惡嘴臉。

做了皇帝的朱元璋,頒佈了嚴厲的反貪汙法令:貪汙60兩以上銀子者,立殺。除此之外,官員們的工資也是非常低。一位縣官每年的年薪是90石大米,每個月大概有兩三千塊錢。一個縣長到地方上去做事,需要招師爺、小工等,而這個錢是縣長自己給他們發工資的,國家是不會發放給縣長手下工資的。這些開銷倒是小事,最要緊的是上貢,逢年過節還要向上級孝敬,這樣一路算下來,兩、三千塊錢的月工資是不夠用的。因此,朱元璋不停地殺貪官,但貪汙受賄有增無減。

這些官員從國家下放的銀子當中抽取一部分,他們還會利用手中的權力逼迫下屬或百姓上交錢財。當時,百姓上繳糧食的時候,會把自己的糧食裝進官府的斛中,然後才能進行稱重,而這穀物裝進斛中,都會露出尖尖的一個小頭,谷堆要按尖堆形裝起來,會有一部分超出斛壁,當老百姓們交完糧食後,官員們會偷偷地對準斛猛地踢一腳,糧食散落在地,這散落出來的糧食就叫“損耗”,然後官員告訴老百姓沒有交夠糧食,當老百姓繼續將糧食稱重時,官員就偷偷地將多出的糧食拿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