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皇宮:三宮六院是按什麼等級來劃分的

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是真的嗎? 具體是指什麼?

在中國,談到皇帝們的婚姻時,有一句話廣為流傳,那就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有人從“一夫多妻”制推論出每個皇帝都有數不清的妻妾,換言之,至少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事實果真如此嗎?對一些史料進行分析後,得出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新結論。

“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系杜撰

三宮,其意本來是指古代諸侯夫人的宮,《穀梁傳·桓公十四年》有“甸粟而納之三宮”的記載,範寧注曰:“三宮,三夫人也。”楊士勳疏曰:“禮,王后六宮,諸侯夫人三宮也;故知三宮是三夫人宮也。”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三宮”指的是諸侯夫人(頂多是個王后),而不是皇帝的妻子。

“六院”疑是從“六宮”演義而來。“六宮”,本義是指古代皇后的寢宮,後來代指皇后或皇帝的其他妻子。

《周禮·天官·內宰》中有“以陰禮教六宮”的記載。鄭玄解釋,皇后寢宮有六,其中一正寢,五燕寢,合起來即六宮。

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是真的嗎 具體是指什麼?唐人白居易《長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後漢書·馬皇后紀》:“後辭曰:‘此繒特宜染色,故用之耳。’六宮莫不嘆息。”這兩個“六宮”都是用的引申義。

“六院”疑是從“六宮”演義而來

“七十二嬪妃”來歷不詳,或許是從“三”的倍數而來,或許純是言成數以表其多。“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顯然是個杜撰的說法。那麼,正確的說法是什麼呢?

《二十五史》任何一個朝代的“后妃傳”之前都會有一段大同小異的概述:古者天子娶後,三國來媵,皆有娣姪,凡十二女;諸侯一娶九女,所以正嫡妾、廣繼嗣、息妒忌、防淫慝、塞禍亂也。

後亡,則媵為繼室,各以其敘。無三媵,則娣侄繼室,亦各以其敘。繼室者,治其內政不敢正其位號,禮廟無兩袝,不併尊也。魯成風始兩袝,宋國三媵,齊管氏三歸,《春秋》皆譏之。

《周禮》內宰,其屬則內小臣、閽人、寺人次之,九嬪、世婦、女御、女祝、女史、典婦功、典絲、司服又次之。

《昏議》稱“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不與《春秋》、《周禮》合。後世因仍其說,後宮遂至數千。(《金史·后妃傳》)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皇帝的妻子其正式的稱呼應當是:“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別的叫法,如: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婕妤、才人、美人、昭儀、姪娥、八子、充依、良人、采女、淑妃、淑媛、貴人、常在、答應、女史等。

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

皇帝的妻子也是分三六九等的,《隋書·后妃傳》中記載,在隋代“貴妃、淑妃、德妃是為三夫人,品正第一;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是為九嬪,品正第二;婕妤一十二員,品正第三。

美人、才人一十五員,品正第四,是為世婦;寶林二十四員,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員,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員,品正第七;是為女御,總一百二十,以敘於宴寢” 。

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是真的嗎 具體是指什麼?

從以上資料可明顯看出,皇帝的妻子不能以“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稱之。

不同的朝代“多”的情況也各不相同。在明代以前(包括明代),各個大的帝國諸任皇帝中總是“一夫多妻”與“一夫一妻”並存,惟有清代12任皇帝全部一夫多妻。

清朝後宮總分為八個等級: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皇后坐鎮中宮,主持後宮事務。皇后下設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分住東西六宮;嬪以下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隨皇貴妃分住東西六宮。

清朝對皇帝老婆的基本數量曾有“正式檔案”,雖含糊其辭的對數量作了規定,但皇帝仍有很大的餘地。因為具體數量只限定到嬪位,嬪以下的貴人、常在、答應等都是沒有具體名額限定的。

因此,皇帝照樣可以隨心所欲地無限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