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歷史可以這樣學——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歷史不能重演,讀史啟迪智慧。讓歷史照見現實。

一個人懷才不遇,一個人空有一身本事而得不到發揮,受不到重視,都會感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高適的《燕歌行》中的一句: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則更是將李廣幻化為針砭當時軍隊建設弊端、寄託人們呼喚與尋找軍魂的希望”,落破才子王勃更是在名篇《滕王閣序》留下了“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的感嘆。歷史上的李廣到底是怎樣一個人物,而他最終沒能封侯拜相的原因是什麼,那麼今天讓我們一塊來認識認識這樣一個悲情人物。

說李廣是牛人,那是真牛,一是本領大,李廣善射,可以說是箭無虛發,百步穿楊,流傳甚廣的故事有兩個,一次酒後聽到草叢中有聲音,擔心是猛虎在哪裡,李廣拉弓射箭,朝草叢射去,結果確實巨石,第二天去取箭時發現箭沒入巨石,而清醒後再去箭射巨石,卻再也沒能達到箭入巨石的情況。這個故事說明了李廣射箭的本領很強。第二個故事是說李廣的部下幾十人遇到匈奴的三個人,結果讓這三個人打得落花流水,損失慘重,李廣聽報後非常氣憤,也感覺遇到的是匈奴中的射鵰手,二話不說帶領一百多人出去追擊,匈奴的射鵰手被李廣射死兩人,俘獲一人。這樣的故事不勝列舉,說明了李廣是本領非常大的一個人。要不在《水滸傳》中華榮的綽號就是“小李廣”。

李廣箭入石

二是善帶兵,李廣與匈奴交戰幾十年,歷經七十多次戰鬥,勝多敗少。三是資歷深,歷經漢文帝、漢景帝和漢武帝三朝,在文帝時就得到了皇帝的讚賞,就這一個人,歷經七十餘次大大小小的與匈奴的戰鬥,最終卻沒有封侯拜相,你說還有天理嗎?但歷史就是這樣,這樣一個牛人沒有因為本領強,資歷深而得到皇帝的嘉獎,成為了流傳千古的遺憾,也成為後人感嘆自己懷才不遇時參照的悲情人物。

我們後人讀歷史就是在歷史中去吸取經驗和教訓,看《史記》中關於李廣的相關史實,李廣沒能封侯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個人總結有以下幾個:一、因為李廣個人的原因,李廣不懂政治,又自認為有才,李廣“自負其能”。表現在其領兵作戰時往往以自我為中心,而不注意謀略,治軍方面也是如此;得罪權貴特別是讓皇帝不爽,在封建社會讓皇帝不爽你還如何升官發財,一件事私收梁王印和殺霸陵尉兩事上得罪了皇帝。二是李廣最後一次隨衛青反擊匈奴時違背漢武帝意思,漢武帝本意是不讓李廣帶兵,因為當時李廣年齡大,再加上李廣習慣游擊戰、區域性戰,執著於個人英雄主義,目光短淺,缺乏整體戰略思維,但李廣執意帶兵反擊匈奴,所以在這一次反擊中陣前換將,讓他由左路軍換到右路軍,結果在與匈奴的決戰中右路軍迷失方向而沒能夠參戰,最終錯失了封侯的最好機會。

二是處於封建君主專制時代造成的悲劇。封建社會親貴用事,用人惟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所以在哪個時代不是說你行就行了,而是說你行那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李廣的悲劇也就註定了是哪個時代的悲劇。

歷史就是這樣,今天我們讀歷史,看李廣,其實就是用歷史照見我們的現實,啟迪我們的智慧。李廣的故事千古流傳,雖然對李廣而言沒有封侯拜相,但對我們後人來講,讓我們知道了飛將軍李廣的故事,知道了那個時代的歷史,為我們怎樣規劃我們的生活留下很多的經驗和教訓,讓我們更好的思考我們的人生。

讀史明智,讓我們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啟迪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