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緣起:杭州慈孝堂康養事業發展之路

在杭州蕭山樓塔,有這麼一家企業——杭州慈孝堂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磁康養行業多年,積極推動康養產業在傳承創新中實現高質量發展。杭州慈孝堂成立於2012年,至今已有十個年頭。從零起步到快速發展,慈孝堂憑藉產學研結合優勢,迅速壯大,陸續獲得了浙江省健康產業十佳品牌、杭州市高新技術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榮譽稱號。面向未來,以聲光電磁醫學研究所為支撐,慈孝堂科技還將深耕科技環保、生態農業種植養殖、康養旅遊等領域,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大健康產業生態系統,以生態、康養、家居的方式,造福億萬家庭。

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政治堅定、創新驅動、合規經營、資本向善。這樣的浙商,是新型浙商,我們稱之為“光榮浙商”。“光榮浙商”是浙商發展的高階階段,是能夠安全、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傑出企業家。

浙商文化是浙商之魂。走進慈孝堂,白色牆壁上醒目的“慈愛真誠為做人之本,孝敬忠誠為做人之德,堂堂正正為做人之福”的27字企業文化,樸實地詮釋了慈孝堂的內涵。

事貴有恆,業貴專注。光榮浙商、慈孝堂科技董事長樓中平說:“就企業規模來說,我做得不大。但從事磁灸這個行業,我一做就是二十多年,還是有底氣的”。

底氣何來?“底氣的源頭”可以追溯到二十多年前。1993年,樓中平董事長從蕭山南下深圳,驚喜地發現:這裡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在上演鮮活的創業故事,匯聚成令世界感嘆的“深圳奇蹟”。也就是在這個大潮中,樓中平積累起了“第一桶金”。更寶貴的是,他還積累了改革歷程中的一種精神財富:敢為人先,勇立潮頭。

有了一些經濟基礎,樓中平開始尋找可以紮根深圳的產業。樓中平董事長說:當兵時的一件小事,激發了他的靈感:做勤務兵時,領導因靜脈曲張比較厲害,保健醫生定期用綢布包裹磁鐵在他的腿上摩擦。這是“磁”在樓中平腦海中播下的第一粒種子。

困惑的時候,樓中平就會到深圳大學的操場上跑步,一來二去認識了深圳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張小云教授。無獨有偶,張教授對“磁與健康”也充滿了興趣,於是兩個人一拍即合。再加上樓中平在北京認識的一個電工所的夏老師,3個人,一個懂物理,一個懂生物,一個懂經營,協同智慧,就此開始了磁與健康產業的最初摸索。

“我們1996年開始做,1997年註冊公司,到了1999年,產品出來了,結果做臨床的時候碰到了難題。”樓中平回憶說。

“這在當時的確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我當時就是一腔熱情,再加上畢竟不懂醫學,就覺得這個東西就是簡單做一個機器,沒有想到在臨床上碰到這個難題。”到處碰壁的樓中平心裡很是不服氣。

“不管什麼專案,一旦開始,就一定要做到成功為止。”這種執著的強烈的信念,不達目的絕不歇手的“持續韌性”,成為樓中平堅持到今天的強大動力,成為企業領跑行業的重要原因。

樓中平認為:當專案遇上難以克服的困難,認為“已經不行了”的時候,其實並不是終點,而是重新開始的起點。在成功之前,不屈不撓,堅忍不拔;不給自己設定界限,不厭其煩,持續挑戰。這樣才有可能變“危機”為“機會”,讓“失敗”轉為“成功”。

特斯拉CEO馬斯克說,卓越企業有四要素:領導者超級努力、匯聚傑出人才、抓住重點、不隨波逐流。對此,樓中平頗有同感。

樓中平雖然以前沒有做過磁康養產品,但既然認準了這件事,他的做事之“道”再一次顯示出巨大的能量——自己超級努力、匯聚傑出人才、抓住重點、不隨波逐流,將“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的事”。依靠這種“堅定信念、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讓樓中平從此走上了越來越開闊的康養產業化之路。

“堅持挖井”的長期主義者

人類世代生活在地球這個大磁場生物圈內,既依賴天然磁場的恩賜和保護,又在長期的生命繁衍中形成了自身磁場。磁和人類的關係,就像人們離不開陽光、空氣和水一樣,彼此關係密不可分。

近年來,亞健康狀態在全球中青年群體中不斷蔓延。世界銀行針對慢性病做的調查資料稱,在今後的20年,40歲以上人群,慢性病的發病人數會增長三倍。

“這些慢病是可防、可控的,正是因為日常生活中的不注意、生活方式不健康,這些慢病才會發生,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慢性疑難雜症。所以在疾病源頭及時阻斷很重要。而對於眾多防控未病的方式,磁康養逐漸成為當下流行的養生趨勢之一。”。

“從1996年開始到現在,二十多年了。我遇到過很多挫折,2005年、2006年銷售不好的時候,我變賣了開發區很多的土地和房子,員工也從100多人剩下7個人,就這7個人我堅持了4年。我覺得,認定是一個好東西,就要堅持”。樓中平說,有人之所以努力了卻無所成,是因為缺乏專注和韌性,“一生都在不斷地挖坑,不出水就換第二個挖”。創業,不能做“挖坑人”,而要做“挖井人”。認準目標不回頭的樓中平,咬著牙在堅持,他的堅持甚至可以用“痴迷”來形容。

為了讓更多人受益,2012年成立了杭州慈孝堂科技有限公司。多年來慈孝堂科技專注研發,陸續申請透過近百項磁灸國家專利,獲得了浙江省科技廳頒發的科技成果登記證書,建立了“磁灸”“負磁場”“能量載入”三大核心技術優勢,透過3000多家專賣店,產品暢銷全國近20個省市自治區,並且走出國門,在韓國及美國等海外市場逐漸站穩腳跟,成為磁康養行業的引領者。

挖井是為了找到井水,但在挖井的過程中,你可能挖99次都沒有找到井水,卻在 100次的時候找到井水了。可是很多人或許在50次、70次、99次就已經放棄了,遺憾的是他們沒有找到井水,只有那些堅持下去的人,最後成功了。

“幹一行愛一行,永遠把手頭的事情做好。一生能夠做好一件事,做到極致,已經很了不起了。”這是樓中平的感悟。目前,慈孝堂科技“康養村舍”專案正在有條不紊地執行中。

積善成德,惠天下

正如物理學家湯川秀樹所說:天才似乎常常是成批出現的。在他成為日本第一個諾貝爾獎得主後,產生了很好的示範效應,日本科學家抱著“吾亦可以為之”之心見賢思齊,接連獲得多個諾貝爾獎。

浙江湧現出一代代俊彥,也同此理。以蕭山樓塔為例。清澈的洲口溪沿蕭山樓塔鎮北蜿蜒東去。古鎮的民居錯落有致,粉牆青瓦,風格古樸。時跨元、明兩代的名醫樓英的故居就在其中。和李時珍齊名的樓英,是蕭山樓姓的先祖,也是我國醫學的先師。

樓英,自小天賦聰穎,20歲時便開始行醫,步入中年,醫術爐火純青。他不僅醫術精湛,而且醫德高尚。對老弱和貧困患者分文不取。“孜孜以活人為務,絕口不談聲利事”“活為人心,視人之病,猶己之病”“惠天下”的高尚仁德和濟世清風,廣為傳頌。

作為樓塔人,樓中平每次回老家,都會去樓英紀念館逛逛。從中,他堅定了人生的方向,也增強了自信。每每翻看樓英所著的《醫學綱目》,都會讓他更加堅定初心。作為康養事業文化的傳播者和實踐者,將康養產業發揚光大,是樓中平和慈孝堂肩負的歷史使命。

樓中平認為,推廣康養產業,必須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結伴而行。在繼承與發展中不斷創新,為康養事業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康養事業不僅要走向國際,還要深耕本土,要把康養產品做成一種體驗,成為人們健康生活的方式。”面向未來,慈孝堂將繼續發揚傳統健康文化和現代科技相結合的康養思想,讓康養產業更好地走出國門、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