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神州答卷丨滇能綠動 彩雲跨越

開啟百度App

金沙江上,“白鶴”起舞。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的白鶴灘水電站,是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近日,白鶴灘水電站第15臺百萬千瓦機組成功投產發電,每臺機組執行1小時就能發出約100萬千瓦時的清潔電能。

綠色能源崛起,經濟結構重塑。如今的雲南,已建成世界級清潔能源基地,水電開發持續推進,風電光伏開發全面提速,綠色能源與綠色製造深度融合,能源產業成為第一大支柱產業。不斷線的綠色電能正有力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蘊藏全國約20%的綠色能源

110年前,在昆明市西山區海口街道螳螂川上游,中國大陸第一座水電站——石龍壩水電站建成發電,開啟了中國水電建設的先河。時至今日,這座水電站發電機組“嗡嗡”的轟鳴聲依然鏗鏘有力。110年來,這座水電站累計發電量超過10億千瓦時。

雲南是能源資源大省,綠色能源可開發總量2億千瓦,約佔全國的20%,居全國第2位。其中水能資源蘊藏量1。04億千瓦,理論可開發量約9795萬千瓦。

充分利用水能資源,適度開發幹流水電,提高畫質潔能源佔比,從“十二五”以來一直是雲南能源發展的重要戰略。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抓住綠色資源優勢這一特點,加快推進國家清潔能源基地建設。截至2021年底,全省電力總裝機達到1。06億千瓦,其中清潔能源裝機超過9000萬千瓦,是2012年的2。5倍。

“這十年是雲南幹流水電站投產最多的十年。”雲南省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盧文祥說,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等12座水電站相繼投產發電,多項技術和指標實現重大突破。

十年來,雲南省水電裝機規模已躍居全國第2位,全國排前10位的水電站,雲南有7座。金沙江、瀾滄江兩大水電基地基本建成,有效改善了電力供應結構,大幅提升了電力供應能力。目前,雲南水電投產裝機約8000萬千瓦,金沙江、瀾滄江干流規劃29座電站,全部投產20座,部分投產1座,在建2座。全省中小水電站2000餘座。

作為我國綠色能源基地,雲南風能、光能資源蘊藏量也相當可觀。風能資源總儲量約為1。23億千瓦,可推動實施的風電專案裝機規模總量約2000萬千瓦;雲南光照充沛,全省129個縣中,有59個縣為光伏資源較好開發價值的區域,具備可實施性的光伏發電裝機規模總量約6000萬千瓦。全省已投產風電883萬千瓦,光伏438萬千瓦。

綠色是雲南能源產業的鮮明底色。雲南省能源局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底,雲南以水電為主的清潔能源裝機佔比超85%,綠色電力發電量佔比近90%,清潔能源市場化交易電量佔比97%,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42。5%,這些指標均居國內外領先水平。

清潔能源“風生水起”

2019年起,能源產業躍升為雲南第一大支柱產業。近年來,全省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基本形成,能源產業體系逐漸完備,能源第一支柱產業地位進一步鞏固。今年上半年,全省能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能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2。9%,居重點行業首位,充分發揮了能源在雲南省穩增長中的“壓艙石”作用。

綠色能源優勢突出,發展底氣更足。盧文祥說,雲南已開發綠色能源資源量不到全省資源總量一半,還有50%綠色資源有待開發。綠色能源在今後一段時期仍是雲南的優勢,是經濟發展重要引擎。

2021年末,新組建的雲南省綠色能源產業集團掛牌。該集團定位為雲南省綠色能源投資開發主體,引領帶動促進全省綠色能源合理有序開發和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做強做優綠色能源產業。

2022年初召開的雲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步推進大水電開發,今年確保白鶴灘水電站全部投產、旭龍水電站開工建設,加快託巴水電站建設和古水、奔子欄等大型水電站前期工作。

華能瀾滄江水電公司表示,爭取裝機容量140萬千瓦的託巴水電站提前到2024年投產,加快裝機220萬千瓦的古水水電站建設。

同時,雲南加速佈局新能源開發。十年來,全省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由153萬千瓦提升至1321萬千瓦,增長7。63倍。“十四五”期間將統籌推進6個“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基地專案裝機2700萬千瓦,積極探索“新能源+”綜合利用專案裝機2800萬千瓦。到2025年全省電力裝機達1。5億千瓦左右,綠色電源裝機比重達86%以上,為雲南高質量發展持續增強有效支撐。

目前,華能、國電投、大唐等企業在雲南投資的一批風能、太陽能發電站正加快建設,金沙江下游首批270萬千瓦新能源專案已納入國家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風能、太陽能等綠色能源開發迎來高潮。

綠色能源與綠色製造融合發展

曲靖市國家級經開區矽光伏產業園內,大片嶄新廠房有序排列,旁邊工地塔吊林立,機聲隆隆,建設如火如荼。

近年來,雲南發揮綠色能源優勢,吸引國內、國際一流的鋁、矽企業等市場主體落地雲南,帶動延長產業鏈的加工製造、配套的原輔料、耗材等向雲南轉移。全球領軍的光伏生產企業隆基股份深耕雲南,在曲靖、麗江、保山、楚雄建立製造基地,並帶動晶澳科技、通威股份、陽光能源等知名企業入滇,使雲南躋身全球重要的綠色單晶矽光伏材料生產基地。

從單晶矽棒到矽片再到太陽能電池片,從矽材料生產到產業鏈叢集,雲南光伏產業正逐步放大綠色能源效益。目前全省單晶矽棒及矽片已建成產能70GW,約佔全國產能30%。

引進矽專案同時,雲南還在加速吸引電解鋁企業。魏橋創業集團、河南神火、中國鋁業等企業相繼進駐,雲南加速打造綠色鋁全產業鏈。目前全省電解鋁產能達538萬噸,加上在建擬建專案合計約826萬噸。2021年雲南綠色鋁、矽建成產能規模居全國前列,產值達1000億元。

在文山州硯山縣城不遠處的雲南綠色鋁創新產業園廠房裡,電解鋁生產裝置有序運轉,園區旁建有500千伏變電站,來自大江大河的水電輸送到此,經變電處理後再輸送給園區企業,提供“綠色動力”。

“公司大部分用綠色電水電,其餘部分由雲南電網公司調劑供應。”雲南綠色鋁創新產業園區龍頭企業、山東魏橋集團旗下企業雲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雲南宏泰)負責人說,203萬噸綠色鋁專案全部投產後,公司年用電量約285億度左右,因幾乎都是水電,年節約大量標煤,減排大量二氧化碳。昆明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給雲南宏泰頒發的綠色用電憑證顯示,2021年的綠色用電比例為89。23%。

綠色能源產業體系中,新能源電池不容小覷。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龍頭企業德方奈米2018年以來紮根曲靖,目前已啟動建設11個專案,產品從磷酸鐵鋰延伸到儲能電池、動力電池、颱風機、新能源電池回收等領域,產能約佔全國21%。

“不僅形成規模,還形成了產業體系。”德方奈米負責人孔令濤說,新能源電池產業鏈各環節企業正向曲靖聚集,預計3年內曲靖就能生產出完整的新能源電池。

電力交易靈活服務到位 企業用“好”電

作為全國首批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省之一,雲南率先啟動輸配電價改革。2016年8月,昆明電力交易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有序放開上網和銷售電價,實現發用電雙方直接交易,建立了市場化價格形成機制,持續發揮市場最佳化資源配置作用。

在推陳出新的“組合拳”中,2020年,昆明電力交易中心打造的“來淘電”平臺成功打通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最後一公里”,方便中小微企業使用者入市交易。“透過搭建零售市場化交易平臺,前臺實現平臺化、商城化模式運作,後臺整合電網、電廠、售電公司等整個電力系統資源,打造安全規範、真實可靠的‘電力生態圈’,讓廣大中小微使用者安全、便捷參與市場購電。”提及搭建平臺的初衷,昆明電力交易中心負責人說。

在昆明經營充電樁的楊國偉透過“來淘電”手機App,選售電公司、輸入購電量、線上付款、系統生成具有法律效力的電子合同,整個過程不到1分鐘,他就買到理想的用電套餐。“以前缺少與售電公司議價的渠道,現在透過‘來淘電’隨時隨地能買到放心電。”楊國偉說,公司有了擴大經營規模的底氣。

“來淘電”平臺同時解決了售電公司獲客成本高的問題。“以前,公司100多名業務員在全省各地找客戶,每個業務員1天能談成1筆交易就不錯了。”富源粵電電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譚偉力說,進駐“來淘電”平臺後,公司使用者量增加了兩成。

截至2022年10月,南方電網昆明電力交易中心註冊交易使用者24。7萬戶,市場主體涵蓋98%的工業使用者;交易電量佔全社會用電量比例超過70%;累計交易電量突破7800億千瓦時,為用電企業降低用電成本超過650億元。

“新能源併網申請辦理,現在不僅從線下轉到線上,還實現‘掌上辦’‘指尖辦’,手機上就可檢視審批過程,還能收到簡訊提示準備下步審批所需材料。”華能新能源(元謀)有限公司近日透過“南網線上App”成功辦理楚雄州元謀縣阿灑姑光伏電站的申請併網業務,公司員工介紹,不到1個月就完成併網申請、審批和接入系統設計,而過去至少需半年。

這是雲南電網公司今年以來創新新能源併網服務模式的縮影。雲南電網公司探索創新新能源併網服務模式,不僅新能源併網業務前端實現全流程線上辦理,在專案接入系統設計、專案實施環節也實現全過程統籌規劃和高效管理。

“為服務好電力交易、可再生能源綜合開發基地送出等工作,我們不斷改進工作,就是為了讓大家用好電,好用電。”雲南電網公司負責人說。

“西電東送”累計送電超1.2萬億千瓦時

雲南省富寧縣裡達鎮裡地村的±500千伏富寧換流站內,雲南電網公司富寧換流站站長羅佼每天都要帶著工人巡查。

富寧換流站是雲南“西電東送”前沿視窗站,也是雲南電網與南方電網主網聯網的重要樞紐站。雲南多地電力在這匯聚,再進入廣西,最後輸送到珠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該站2016年投產以來已累計輸送“西電東送”電量超600億千瓦時。

在雲南,像富寧換流站這樣服務“西電東送”的換流站還有很多,規模大小不一,但承擔的功能基本相同。

1993年,雲南省透過魯布革電站的220千伏線路開始向廣東輸送季節性電能,邁出“西電東送”第一步,成為國內“西電東送”起步最早、發展最快的省份。

2000年,“西電東送”上升為國家戰略,雲南送電能力逐年增強,資料不斷重新整理。“十三五”期間,隨著滇西北直流、金中直流、永富直流、祿高肇直流、昆柳龍直流建成投產,雲南省內“西電東送”能力達4220萬千瓦。

雲南電網公司表示,近10年“雲電送粵”電量全部是清潔水電,目前每天輸給廣東電量佔該省用電量20%左右。

今年以來,雲南省規模以上發電企業發電量和水力發電量均保持快速增長。雲南電網公司滾動最佳化“西電東送”曲線安排,深化跨省(區、市)電力市場化交易機制,靈活開展各類市場化交易,上半年“西電東送”電量達758億千瓦時,同比增52%,全部為清潔能源,為珠三角和大灣區電力供應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為“西電東送”重要省份,雲南省還長期向長三角地區送電,向家壩、溪洛渡、烏東德、白鶴灘四座巨型水電站所發的電,大部分輸送到長三角地區。

截至目前,雲南“西電東送”電量已累計突破1。2萬億千瓦時,約為12個三峽水電站的年發電量,相當於為南方區域減少標煤消耗3。5億噸、減排二氧化碳9。3億噸,有力支援了東部地區現代化建設。

策劃:李銀

監製:王長山

執行:伍曉陽 韓海闊

記者:王長山 伍曉陽 浦超 丁怡全

統籌:李霞 羅春明 趙勇

影片:陳寒青

海報:遊娟 宋鴻飛

攝影:江文耀 胡超 王冠森 陳欣波 孫敏 何春好 王安浩維 梁志強 李志傑

新華社雲南分社 新華網 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