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反思:規模化種植有多少人死在不懂上?

前幾天,行業的視覺盛宴《變局2023綠色田園的跨年演講》震撼釋出,分別就2022年的果業面積、規模種植、土肥植保演變、智慧機械應用、蘋果新品種、果品行情、農產品電商等幾個方面對產業進行了更深的剖析。其中《規模化種植無法言說的傷與痛》讓不少規模種植戶,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的確,就像咱果農朋友說的一樣,農業受天氣影響的因素太大,好好的蘋果不到下了樹,賣了錢,就不叫豐收。規模種植更是這樣,動輒幾十畝、上百畝千畝的。不說別的,一場霜凍、凍雹,就能讓咱們損失慘重甚至顆粒無收。所以收益與風險並存,是當下農業的真實寫照。如果沒有設施栽培的加持,那隻能靠天吃飯了。

共鳴不分割槽域,天南海北,皆相輝映。這其中不乏一些規模種植戶,當初他們就像我的那位房地產的朋友一樣,幾年前一提規模種植,那是滿眼放光,可如今真的連褲衩都穿不上了。因為不懂農業,貪圖農業補貼,所以幾千萬投進去,結果發現投錢容易,賺錢難。幾千萬進去了,收回這幾千萬,難。

這樣的結果誰都不願意看到,可是面對失敗的慘痛局面,很多人除了咬牙堅持,只能跑路。

對於果園的規模化種植,山東威海地區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但是據我瞭解,威海的種植大戶雖然很多,但真正的賺錢的也只是那麼十個八個,大多數虧損,這不得不引起大家的警惕。

所以規模種植並不是臆想的那樣:種得越多掙錢越多,人們往往在選擇的時候,只看到補貼,卻很少有人去仔細預估虧損的風險。久而久之,規模種植成了一道屏障,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於是在這個圍城門口每年總上演著幾乎同樣的劇情:進去的人與出去的人在擦肩而過的同時,彼此心裡都暗暗在道一聲:真彪!

當然,在這個世界上總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農業也不例外。

賺錢人的一波操作,會令普通人百思不得其解。比如說我在跨年演講中提到山東奧孚果業董事長李元的種植模式時,講到他很精明:基地全部採用分枝大苗,當年就有花,當年就有果,當年就能產生效益的操作時,咱不少果農朋友表示不能理解。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它的模式跟大棚櫻桃有點相似:我們在栽種大棚櫻桃的時候,很多人都是選擇種植大樹的,並不會栽小苗,這些大樹當年就能開花結果產生效益,可以大大縮減投入週期。蘋果也一樣,如果你種帶花的分枝大苗,肯定當年是能見果的,只是為了保證樹體成活並減少營養流失,很多時候需要人為控制花量,果少一些而已,但第二年可是妥妥的豐產大樹了。

李元的操作是秋天種上分枝大苗,成活後,帶花的分枝大苗次年春天會開花、結果,秋天就能產生一定的效益。一年後,果園可就成了豐產園了。其實,這個問題容易理解,但如果有人總是想抬槓,那我只能呵呵了。

只是這裡面涉及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分枝大苗比普通一年生的苗木貴一些,這裡面有成本的考量,這就需要大家仔細地核算一下,栽小苗三到五年後結果合算還是栽大苗當年結果合算,這個賬大家算起來不難。但這一塊需要提醒一下,這裡的分枝大苗不是簡簡單單地一棵大苗,單純的多幾個枝而已,而是涉及到將來的樹型、管理模式的成型樹,需要育苗企業進行初級樹型管理,讓使用者上來就知道未來的管理方式和修剪方法,操作簡單,容易上手。

事實上最近幾年,很多企業都對於幼樹豐產技術都進行著許多有益的探索,像煙臺大為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就針對喬化幼樹,研發出促花葯《花滿枝》,任憑再旺的枝條,輕輕一刷,就是滿樹花。創造了喬化園栽初生苗三年結果,四年豐產,畝套袋量達到15000袋以上的幼樹豐產整合技術。木美土裡企業集團,針對規模園也成功地使用豐產技術,打破了矮化樹兩年開花結果三年豐產的技術壁壘。這不得不說是種植者的福音,畢竟,迅速地提高投入產出比,讓大家快速致富,是我們的共同目標。

另外,對於規模化種植的品種選擇,很多人以為無論什麼品種都行,其實是大錯特錯。因為這裡面需要考量的因素不僅僅是它是什麼品種、目前的規模有多大、價格怎麼樣,其實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它好不好管理。我舉個例子,最近幾年維納斯黃金較火,規模種植戶也愛種,為啥?主要是因為它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易於管理:修剪後不冒條。我們知道富士蘋果如果修剪不好,極愛冒條,特別是短截極重短截時,冒條嚴重、影響成花。但是維納斯黃金就不會冒,換句話說,即使我用機器修剪,這維納斯也照樣成花結果不耽誤。這對於不太懂修剪的農場主來說,可以大大地縮減技術投入和操作風險,省心省力。

所以,對於規模化種植品種的選擇,實際上是根據綜合性狀來選定的,並不是一拍腦門,用屁股想來的傑作。修剪簡單、易成花、易豐產、風味好的品種肯定是將來規模化種植的首選。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感覺規模種植的水真的很深?所以說,搞農業就得懂農業,不懂農業,乾脆別粘。

文/馬文光

<個人

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