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尋味】長順這些小巷子的美食,有的竟然是人民公園裡的豬腳!

在桂花巷長到五歲,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均在長順上中下街完成的(東馬棚西馬棚,泡桐樹,寧夏街)長順街還有補充,無字號牛肉,耗子樟茶鴨,奇味花生,個人覺得賀水餃皮太厚不如小譚豆花的鐘水餃,不過紅薔巷兒的大碗麵確實數年味道不變,牛肉排骨麵連豆瓣兒渣渣都看不到,素椒在加兩塊錢豇豆兒我現在想起都流口水,八寶海味現在真的,確實沒得小時候的感覺了。

急功近利的心就會沖淡用心食材烹飪的味道,說到這兒了,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是很清楚老媽蹄花兒,都以為人民公園,東城街的什麼廖記,週記老媽蹄花兒是正宗的、其實那些都是小工些偷師學藝開出來的,正宗的在陝西街,店面很小,老雷媽的雷祖芬兒才是最正宗的,那個湯喝起來跟痰一樣黏,說到東城街還是提一下金家壩的回堂春清真牛肉館,這家牛肉館在成都還是有點兒出名。

我爸在我這麼大的時候就在吃,現在我那麼大了我爸還帶我去吃 還是可以。話說小時候全是吃伙食團和老媽弄得,很少下館子。雖然住得離長順街也挺近了。高中之前,一直把玉林奉為成都典範,大學後才幡然醒悟,少城才是最成都。拋開大部分老房子地基都遭撬完了的寬窄巷子,以長順街為中軸的少城的那些小巷子頭,真是不擺了。不過雖然中學6年從東城根街來回騎了6年腳踏車。

但對小時候的味道記憶最深的還是署前街道唐包子(後來搬遷到過江漢路、現在在四道街),當時對那包子味道愛到不能自拔,但是老媽卻點都不喜歡,然後就是幼兒園附近的宮廷桃酥,我算是看著它開業的。有時放學我媽接我的時候會去買一些,我在街邊幫老媽看腳踏車,老媽去排隊買,那個時候就要排隊了,只是遠沒有今天那麼誇張,那時排也就是七八個人的樣子。

然後印象比較深度就是東城根街靠近9中初中部那段的大眾面和大碗麵,每天都會路過,但從沒吃過,還有東城根街和羊市街交會口子上那個館子賣的三合泥!當年成都劇場那邊的那家米線才好吃,最早5元,現在得15了?對於火鍋兔我似乎記得當年在現在江漢路和萬和路交匯的口子上有一棟樓,就是做火鍋兔的?那個時候那個路口還有幾棵樹。後來拆遷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