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為什麼秦以後會出現頻繁的王朝興廢?黃炎培定律是怎麼產生的?

為什麼秦以後會出現頻繁的王朝興廢,人們有很多解釋。

第一種解釋將此歸因於人類的意志力,或者說皇帝的素質問題。

說歷代開國皇帝都是艱苦奮鬥出來的強人、雄主,很厲害,所以制定了很好的制度,解決了很多問題。然而後來的皇帝都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越來越軟弱,越來越昏聵,終於亡國。這就是所謂的“黃炎培定律”:

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週期律的支配力,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有的因為歷時長久,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並且無法補救。

但是這解釋不了為什麼世界上有些國家沒有中國這種規律性現象。傳統時代,各國統治者大都是長成於深宮之中、婦人之手,但為什麼大部分國家沒有如此頻繁地改朝換代呢?

第二種解釋是氣候原因。

說中國曆代王朝衰亡,往往是因為遇到了像“小冰河期”之類的氣候災變。有的時候,中原赤地千里,或者洪水遍地,民眾沒有飯吃,只好起來造反。另一些時候,草原雪災嚴重,牲畜大量死亡,遊牧民族策馬南下,搶得順手,就推翻了中原王朝。

但是這個解釋實際上也是講不通的。秦暉先生說,氣候變化應該是全球性的,然而西方歷史上的盛衰與中國傳統時代的治亂卻明顯並不同步。中國兩漢之際大亂時,西方卻正值繁榮的“羅馬和平”。

西方於六七世紀之交發生第一次鼠疫大災難時,中國正值“貞觀之治”。全球性的小冰河期怎麼解釋這些相反的事實?中國歷史上一二百年就有一次大亂,難道唯獨中國歷史上每隔一兩百年就出現一次小冰河期嗎?

所以這種氣候變化,與中國歷史上的戰亂偶爾會有一兩次吻合,但是放寬在歷史整體背景下觀察,是不成規律的。

第三種解釋則是週期性的“土地兼併”惹的禍。

據說每個王朝建立之初,因為農民戰爭消滅了大量地主,所以土地平均分配了,農民生活好過了點。但是每到王朝中後期,因為貧富分化,又會出現嚴重的土地兼併,大部分土地都被少數地主佔去了,所以貧民“無立錐之地”,只能給地主做佃戶。

而周扒皮、黃世仁、劉文彩這類惡霸地主,又把農民壓迫得走投無路,農民們只好走上反抗的道路。等到農民戰爭結束後,土地又一次相對平均,這就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的治亂週期迴圈。

但是近些年曆史研究已經梳理出大量新資料,比較充分地證明,傳統時代的中國和同時代其他國家比,並不存在嚴重的土地分配不均問題。秦暉先生一直在進行農民學研究,他對關中地區積累的大量地冊進行分析之後,發現“關中無地主”。

也就是說,自從隋唐以後,關中幾乎就成了一個自耕農的世界,土地極為分散,地主非常少,大部分土地掌握在自耕農手中,不論是王朝初期,還是王朝後期,基本都是這樣。

秦暉先生總結說,其實過去的中國,自耕農一直佔很大的比重,而且歷史上中國土地分配相對世界上其他國家來說,其實一直是比較公平的。大部分國家比古代中國土地更集中。

這一觀點在近年來基本已經成為學術界的共識。比如代表官方研究水平的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集體研究的一個大專案,多卷本的《中國近代通史》,對清代就是這樣看的。這套書中講到,在整個清代存在“土地兼併”與“土地分散”兩個同時發生的過程,一方面當然有人因為致富多買土地,由農民上升為地主。

但同時,富人也不斷分家,由大地主變成小地主再到自耕農,也就是所謂的“富不過三代”。所以清代初期、中期和後期,土地集中的程度是差不多的,“地主階級手中的土地越來越多”的趨勢並不存在。

此外,我們不看土地集中現象,僅看農民起義現象本身,就會發現“地主和失地農民的矛盾”導致農民起義的邏輯其實也不能成立。比如明代後期,北方基本上是以自耕民為主,南方則是佃戶居多,南方的大地主基本把土地租給佃戶去種。那麼按理在明末,應該是南方階級矛盾更激烈,農民起義更多,然而事實是明末的農民起義基本集中在北方,南方極少。

因此我們在歷史記載中也找不到佃戶以起義的方式反抗地主的證據,隨處可見的倒是農民起義反抗政府的材料。中國歷史上描寫農民起義的最著名的文學作品是《水滸傳》,然而這本書裡沒有反映任何地主和佃戶的矛盾,相反,用秦暉先生的話來說,《水滸傳》講的就是一幫莊主(也就是地主)帶領莊客(也就是佃戶)來造官家(也就是政府)的反的故事。

《水滸傳》中大地主柴進的第一個大的舉動,是劫取“官家”的生辰綱。而生辰綱這個東西,代表的是國家對民眾的橫徵暴斂,而不是地主對佃戶的壓迫。

所以,中國歷史上絕大部分農民起義,反映出的是農民與政府的矛盾,而不是農民與地主的矛盾。歷代農民起義,都是農民起來造官僚體系的反,造國家機器的反,而不是造地主階級的反。《中國近代通史》也認為,真正導致清朝衰亡的,不是所謂的土地兼併,“真正侵蝕王朝肌體、造成王朝衰敗的,其實正是凌駕於社會之上、充當社會調節力量的中央朝廷和地方各級官府”。

所以中國史書中並沒有“主逼佃反”這個詞,而只有“官逼民反”。陳勝、吳廣為什麼起義呢?是反抗秦代政府強迫他們服勞役,而不是反抗地主欺負他們。李自成時代的口號是“迎闖王,不納糧”,這個不納糧的“糧”,並不是給地主交租子,而是指給政府交的稅賦,即所謂“皇糧國稅”。

如果說中國起義的農民都是佃農,是為了反對地主,那就應該提“免租”,不應該提出“免糧”這種口號,然而事實上,在大規模“農民戰爭”中,從來沒有人提出過“免租”,提出的都是“抗役、抗糧、抗稅”的訴求,所抗的物件,都指向官府。

還有一個證據,歷代農民軍有目的地屠殺的物件,或者說發洩仇恨的物件,都是代表政府力量的官員和貴族,而不是普通地主。

陳勝初起兵之時,“諸郡縣苦秦吏暴,爭殺其長吏,將以應勝”。各地民眾都痛恨秦朝政府官吏的殘暴,爭著殺掉地方官來迎接起義軍。

東晉孫恩起兵,“所至醢諸縣令以食其妻子,不肯食者輒肢解之”。所至之處,把各縣縣令剁成肉醬,讓縣令的老婆孩子們吃,不肯吃則將其“肢解”。這是什麼樣的仇和怨?

隋末農民起義軍是“得隋官及士族子弟,皆殺之”。

唐末黃巢陷京師,“尤憎官吏,得者皆殺之”。

南宋鐘相、楊么農民起義軍也是“焚官府、城市、寺觀、神廟及豪右之家,殺官吏、儒生、僧道、巫醫、卜祝及有仇隙之人”。

北宋方臘起義,“凡得官吏,必斷臠支體,探其肺腸,或熬以膏油,叢鏑亂射,備盡楚毒,以償怨心”,目的就是發洩仇恨。

而明末張獻忠、李自成起義,每破一城池,也是必先斬皇室宗親及地方官吏。明末起義軍的一大特點是在誅戮明皇室成員時表現出的堅決、徹底,只要是朱元璋的子孫後代,不論是主動投降還是被動俘獲,不論是立地不跪還是苦苦求生,不論是拒不交代藏寶地點,還是痛痛快快地獻出所有財富,結果都是一樣,一律誅滅。

史書中涉及王府在兵鋒下的遭遇,“盡”“皆”“合族”這樣的詞頻繁出現。張獻忠攻佔常德,“榮王宗室殆盡”;攻克重慶,蜀王朱常浩及其家人“盡殺之”;據有成都,蜀王朱至澎“合宗被害”……史家總結。

道:“凡王府宗支,不分順逆,不分軍民,是朱姓者盡皆誅殺。”

最有代表性的是河南福王的下場。崇禎十四年(1641年)正月,李自成攻克洛陽,抓獲福王朱常洵。這個300多斤的大胖子,以親王之尊跪趴在李自成面前,汗流浹背,乞求免死。李自成不為所動,當眾斥責福王:“汝為親王,富甲天下。當如此饑荒,不肯發分毫帑藏賑濟百姓,汝奴才也!”

命左右把他拉下去,先痛打了40大板,血肉橫飛之後,再一刀梟首,將頭顱示眾。至於那300多斤的軀體,李自成也充分利用,“福王常洵遇害。自成兵汋王血,雜鹿醢嘗之,名‘福祿酒’”,剔去毛髮,拔掉指甲,又殺掉幾隻鹿,放在一起燉了幾大鍋,擺酒開宴,名叫“福祿酒會”。

閱讀這些材料,我們感受到的,都是農民階級對當時政權濃烈的仇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