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為什麼你聽不懂別人說的話?

前兩天,看到豆瓣年度書單出來了,看了下自己今年閱讀的記錄,有四本和豆瓣非虛構 top10 重合,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總之挺有趣,至少每一本都有驚喜。

今年很忙,不過再忙,也還是會大量閱讀,透過閱讀所獲取的資訊,這些串聯起來的背景知識,是一個人更好理解新知識的基礎。

很感慨且最近尤其深刻的一點是,我們常說,同一段內容,不同的人讀,就有不同的理解。似乎許多人都能欣然接受這樣的說法,且覺得別人與自己的理解不同是理所當然。但理解的差異化其實是次要的,本質是擁有更豐富背景知識的人,更能從這段內容裡提煉出更有用的資訊,這才是主要區別。

背景知識的重要性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比如與別人同時看一本書或電影,自己獲取的資訊卻很少,最多隻能講得出劇情或人物特點,但別人卻能說出許多自己沒注意到的細節,聽完對方說的之後,都覺得自己全白看了。

讀書的時候看老師解讀一部電影,這部電影背景說的是戰國時期的一些事,我當時看這部電影,只注意到故事劇本與戰時背景。但這位老師透過電影開場的佈景與場景的細節,比如演員的服裝與場景中的物品來判斷這是發生在具體哪個年代,哪個地方的事,包括整體氛圍的塑造感有沒有表現出那個年代該有的景象。

他說,一部好的,能拿獎的電影,這些細節也應該是要考慮進去的,要讓演員形象,以及場景氛圍融為一體,才能把整體感烘托出來。常說一個好的導演,要拿捏鏡頭語言,但是鏡頭語言講得不僅僅是布光、角度、演員,還包括鏡頭裡出現的一切內容,服裝、道具、妝容等。

所以要拍好一部電影,或者寫好一本書,就應該為會涉及到的內容去補補課,如果是都市情節,要知道這個城市發展的脈絡,知道普通人生活的細節,不能先入為主,自以為是;如果是懸疑劇,要知道人物性格會如何主動推導劇情走向,會衍生出哪些可能的情況,所以很多優秀的演員拍這類劇,會建議改動劇本對話,因為演員代入角色之後,會產生人物想法。

如果忽視這方面的資訊,拍出來,或寫出來的東西,就會很表面,只能去講劇情,甚至劇情也不合理,看過就過了,沒有思考點或者記憶點留下給觀眾與讀者。而造成這方面差異的,其實就是知識量,這也是好的導演與作家之所以好的原因。當然我說的這個知識量不是數學課上的公式類似的知識點了,而是背景知識,或者說事實性資訊。它的作用非常大。

很多人說自己懶,說別人聰明,善於思考問題。但要知道,其實人的特性就是不擅長思考,所以才有各種數學或物理公式,可以直接拿來用,甚至遇到一件事,就想要去找規律,希望能複用到其他事情上,而不是再去思考這些事物背後的邏輯。如果人善於思考,那大部分人就不會有「娛樂為先」的想法了,可能還會主動去思考各種公式的原理,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類似於,很多人寫設計類文章就是直接給結果,你也不知道這個結果他是怎麼得來的,他自己也不說,就是給你結論,你就這麼聽吧。大部分人都喜歡這樣的結論,不用思考,有現成套路可用,那就行了。我自己寫專業類文章,會說明前因後果,對結論有推演過程,而不是簡單給一個結果,所以我的讀者就一定會是小眾群體。

一個人總能解決各種專業問題,也並不是因為他聰明,本質原因是他的知識涵蓋量大。可能他之前遇到過類似的問題,也解決過,也可能是因為他平時獲取的資訊多,遇到問題時,這些資訊能隨時派上用場。人本就是懶的,都是依靠記憶生存。比如第一次去某個地方,要熟悉且適應它,之後再去,就會輕車熟路,也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做任何事都需要思考一番,那大概會很累吧。

而背景知識,就是幫助人解決這些問題的。

它還能幫你快速理解新知識

許多人說讀過某本書記不住裡面的內容,但是從來不會在看電影或讀小說的時候記不住劇情。而記不住那些書中內容的主要原因就是所讀的書,內容難度是遠高於自己目前水平的,理解不了意思,所以讀過就跟翻過一樣,只記得書名,記不住內容。如果想要讀懂,就得先從難度低的開始,而不是一上來就讀大部頭,那甭管是誰,都是不可能記住的。記住的前提是理解。

前陣子看到一篇文章,說讀書,感受是沒用的,要想記住,得提出問題,再從書中找到答案。我肯定是不認同這樣的說法了,因為這樣的說法太理想化,不適用於普通讀者。

提問。如果一個人對當下在讀的這本書不夠了解的話,或者對這本書涉及的領域毫不知情,那是不可能提得出問題的。比如大家都知道「音響」這個詞,如果一本書是寫音響的,對音響有研究的人跟普通讀者讀這本書的理解肯定是不同的,即使它再入門也好。普通讀者讀這本書,為的就是了解音響,那感受就太有用了,如果讀一本書沒感受,或不去在意感受,就不可能有效果。這時候,普通讀者沒必要去提問,不說提不出,就算提出了,也不是什麼有意義的問題,那就先大量輸入吧。

等積累到了一定的量,再去讀更深入的書,就能理解這些書裡的意思,也就不存在記不記得住的問題了。背景知識的作用,就是幫助人去理解新知識的,沒有這些東西,就沒辦法內化其他資訊,這是有依據的。所以方法不方法的,在缺乏背景知識的前提下效果都是微乎其微的。

我們有時候也會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字都認識,但連在一起就讀不懂了。其實也是背景知識匱乏的原因。

有人可能會說,那是不是興趣能夠驅動思考呢?因為有興趣所以記得住,因為沒興趣所以記不住?

興趣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它並不持久,尤其是在思考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即使感興趣,這份興趣也會被消耗殆盡。所以我在寫「為什麼教中老年人用手機這麼難」這篇文章中,除了興趣還提到圈子,單有興趣肯定是不夠的,如果太難了的話,興趣就會被磨滅。

所以難度要循序漸進,而不是剛上小學,就讓學微積分。

怎麼辦?輸入唄

既然大家已經知道背景知識的重要性了,那是否就會主動去輸入呢?我覺得大部分人還是不會。就像我前面寫的,人是懶惰的,這事不僅限於思考,還在於資訊接收這方面,大多數人都習慣於被動獲取資訊,而不是主動去尋找資訊。於是,在產品設計裡有一個詞就是講資訊是如何被設計成現在這樣的,這個詞是「資訊分發」。

分發的意義就是給不同群體推送不同內容,比如呆呆喜歡讀與屎有關的文章,那就給呆呆推這類文章。

道理都說明白了,但大多數人還是不會主動去輸入,人的本性如此,怪不了。所以,當我們在談論一個偉大的人時,並不是說這人有多聰明,而是他深耕於某一領域,能夠長時間持續下去,並且將其作為自己終身為之努力的事。

當然,輸入不僅僅是指閱讀了,它還包括訓練,比如寫字。經常寫字,是為了鍛鍊文筆,尋找字感,寫一句話的時候,不至於找不到詞彙,即使找到了,也不知道怎麼連線。頂級的高爾夫球手每天都會長時間練習揮杆,並不是因為他不會揮杆,而是為了提高揮杆準確度。於是持續性輸入,無論是閱讀還是其他什麼,為的是營造熟悉感。

而當我們希望別人能夠進行批判性思考,並且邏輯縝密時,如果沒有背景知識,這些都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需要大量閱讀與訓練。就像上面提到的,有時候一個人看起來是在進行邏輯思考,但其實大多時候是在進行記憶檢索,去拼湊這些檢索到的內容。

背景知識的攝入不是為了去學更多東西,而是為了有效思考,所以才去閱讀更多內容。誠然,輸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同樣,有時候兩個人有矛盾,我們會說他們有認知差異,這認知差異說的其實就是背景知識面不同,懂的少的人,會抨擊對方;懂的多的人,會包容對方,因為智者懂得差異的原因,知道這是時間可以彌補的,爭吵無用。

大概也就是這樣,讀書有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