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張幼儀剛生下兒子,就收到徐志摩的離婚書信,所謂才子竟如此無恥

1921年,分別兩年的張幼儀隻身遠赴歐洲,尋找她在英國留學的丈夫。期待中溫暖地重逢相聚都不曾出現,徐志摩對她還是一如既往的冷漠,甚至是殘忍。可笑的是,即便是這般的冷漠,這個虛偽的男人依然讓張幼儀懷上了孩子。可這個孩子,也並沒能挽救他們的婚姻。徐志摩就這麼不聲不響的,消失在張幼儀的生活中了。

一、異國他鄉,獨自生子

遠在英國,幼儀舉目無親,好在二哥張君勵當時正在巴黎。幼儀給二哥寫了一封信求助,在信裡把近況原原本本地告訴了二哥。寄完信後,幼儀回到家獨自坐著,徐志摩走後,她第一次流淚。

幾天後,二哥的回信就了。上面寫著:要幼儀前去投奔。

幼儀幾乎天天害喜,張君勵根本不知道怎麼照顧孕婦,再加上自己學業繁重,就把妹妹送到巴黎的鄉下,託朋友劉文島的夫人代為照顧。劉文島與二哥和梁啟超共同參加了巴黎和會,是好友,與徐志摩也是好友。

劉文島

張幼儀覺得可笑,劉文島是因為二哥和徐志摩的關係,才照顧她的。可是他哪裡知道,徐志摩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呢?

二哥和劉文島夫婦吃過飯後就離開了。看著二哥離開的背影,幼儀內心又淒涼又無助?正是在劉文島家裡這段時間,幼儀的內心經過了“滄海桑田”的變化。這是她一生中唯一一次獨自理性地思考,自己應該做個擁有自我的人,而不是誰的附庸。

劉若英飾演的張幼儀

5個月以後,眼看分娩在即,幼儀的七弟將她帶到了德國生產。志摩的次子出生了,取名德生,小名彼得。

志摩次子徐德生

醫生告訴她,是個男孩。幼儀有些失望,她希望是個女孩,和她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而不是徐志摩的翻版。從這裡看出,她對徐志摩已經很排斥了,甚至對徐志摩的為人甚為不悅。

在德國醫院生孩子,沒有家人的陪伴。自始至終她都沒有說一句話,德國婦產醫生說,她是他們見過的最勇敢的產婦。只有幼儀知道,這份勇敢浸透著血與淚。

二、生下二胎,收到志摩離婚信

從待產到生子,徐志摩杳無音訊。倒是她生完孩子後,徐志摩神奇般的來信了。幼儀滿心歡喜,誰知展信一看,她的心又跌進了冰窖。信上明明白白寫著:彼此尊重人格,自由離婚。

更令人絕望的是,關於次子,志摩提都沒提。

信是徐志摩的朋友送來的,張幼儀知道徐志摩就跟她在同一座城市中,但他卻沒去看望過幼儀和小兒子。他在信中寫滿了無愛婚姻的痛苦,寫著什麼奮鬥、自由、幸福之類冠冕堂皇的話,而其實,他是為了林徽因。林徽因馬上就要回國了,所以他急著跟幼儀離婚,好去追尋林徽因的腳步。

林徽因和徐志摩(劇照)

早在硤石老家的時候,徐志摩就放言離婚,要做中國第一個離婚的男人。可是,當時他沒有。而現在他提出離婚,根本談不上什麼壯舉,因為他純粹是婚外精神出軌了。

絕望中的幼儀,第二天就去見了志摩。半年未見,志摩看上起很活潑,精神很好。他早就擬好了離婚協議,並邀請金嶽霖作為離婚見證人。他原本以為張幼儀不肯簽字,沒想到她爽快地簽了字,他們的婚姻就這樣結束了。15歲結婚,22歲離婚,張幼儀年紀輕輕就歷盡了悲歡冷暖。

金嶽霖

張幼儀有她自身的魅力,既有女性溫婉的氣質,也有男子的氣概。常說,名如其人。幼儀之名,“幼”有善良之意,“儀”有端莊之意。她晚年回憶道:不知道是不是名字的緣故,她在孃家和婆家總是努力做到進退得體,結果卻沒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她在孃家和婆家的生活,是不盡如人意的。

張幼儀童年時期受過儒家思想的教育,懂得三綱、五尊(天、地、君、親、師)的道理。志摩愛上了老師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的未婚妻。放在今天,這完全屬於挖牆腳的不道德行為。對此張幼儀認為,丈夫的做法簡直辱沒了“五尊”裡的“師”。

幼儀給兒子取名“德生”,其實這應該是在給自己取名。德國一行,是她人生的分水嶺,來德國前,她是張家的女兒,是徐家的兒媳,是徐志摩的保姆,總之,她充當了太多別人需要的角色,就是沒有做自己;來德國後,她不再是誰需要的角色,她有了另一個全新的身份,她是張幼儀!

離了婚,徐志摩才說要去看看新生的兒子,他很高興,可是卻止口不提如何撫養兒子的事兒。

三、幼儀母子抵不過愛情二字

梁啟超對學生徐志摩任性的處事方式很不贊同。他說:“萬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樂。”然而人性就是如此,以凡人之心難修聖人之思,人們總在自己快樂時,忽略掉帶給他人的“無量之苦痛”。

梁啟超

徐志摩給梁啟超回信,說:“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惟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說的多麼率性而為,如果所有的行為將冠之以自由和率直,那麼倫理和道德將變得毫無意義。

離婚以後,徐志摩還特地寫了首詩送給張幼儀以作紀念:《笑解煩惱結》。“此去清風白日,自由道風景好”。他要去繼續尋訪他的靈魂伴侶,而張幼儀卻還沒有想好,如何度過劫後餘生,她想到了死。好在有兄長的支援,還有公公徐申如的物質支援,她很快就調整了人生的方向。跟徐志摩結婚,她放棄了自我,一心想做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離婚以後,她開始重新規劃自己的未來,這一年,她只有25歲。

張幼儀劇照

她帶著兒子在德國留學,雖然有家人的幫助,但是孤兒寡母漂泊海外的生活,又有多少人能夠感同身受呢?她過得異常艱辛,儘管公公每個月寄來250美元,但她必須得精打細算才能度日。誰知,命運沒有放過這個令人心疼的女人,厄運正在悄然襲來。1925年,她心愛的小兒子德生因病去世。

說來湊巧,在德生生病和去世的那段時間,徐志摩與陸小曼的感情正好受挫。為了躲避小曼丈夫王庚,1925年3月10,徐志摩來到德國。可是,他卻沒有見兒子一面。德生的遺體在3月24日火化,他直到26日才趕到柏林。如果單單說他們父子緣淺,是難以撫慰張幼儀的心的。

徐志摩次子之墓

張幼儀繼續在德國的留學生涯,而徐志摩仍在歐洲漫無目的的遊歷。後來,陸小曼來信稱自己病重,如果徐志摩趕不回去怕是見不到自己最後一面,於是徐志摩匆匆回國,想與陸小曼修成正果,只留下張幼儀獨自咀嚼喪子之痛。

張幼儀悲痛之際將幼子的骨灰帶回祖國,安葬在徐志摩的家鄉,墓碑上還有梁啟超的題字。後來,因工程改造的影響,徐家將徐德生的墓碑遷至徐志摩的墓碑旁邊,徐志摩才終於有時間好好陪伴自己的親生兒子。

文史君說

次子死後,徐志摩寫了一篇悼亡詞。張幼儀晚年,她弟弟的孫女張邦梅女士讀給她聽,聽後她說了一句話:“文人就是這樣子。”悼亡詞中,滿是一個負責任的父親對幼兒的寵愛,可事實上,他從沒盡過責任。徐志摩對所有的朋友都很友善,朋友中沒有不說他好的,可他唯獨對張幼儀,太渣了!

參考文獻

顧永棣:《徐志摩傳》,四川文藝出版社1988年版。

韓石山:《徐志摩傳》,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版。

傅國湧:《民國商人 1912-1949》,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6年版。

(美)張邦梅著,譚家瑜譯:《小腳與西服 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家變》,黃山書社2011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青驄馬小史博士)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