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寧品讀」秋風涼,南瓜香!

秋天,是個 豐饒的季節。 在接踵上市的各類當令物產中,黃澄澄紅盈盈,帶著滿滿喜氣的南瓜,無疑是較有代表性的一款。

南瓜,也稱飯瓜、香瓜、番瓜、倭瓜或金瓜,在鄉人眼中,它可是個好東西。一來抗旱耐寒,不擇土壤,好養活;二則產量高,貯存時間長;再加上那既可當菜又能代糧的優良品性,自然成了農家必種的作物。

每年“點瓜種豆”的清明前後,於自家的院角牆根處,挖好坑槽,點下瓜籽。沒幾天,兩瓣葉的幼苗就噗哧噗哧地從地底拱土而出,活似一個個綠色的問號,向春天與陽光追尋著生命的週期。

毛茸茸的秧苗長得甚快,一天一個樣。等被杏花春雨燻上數日,便吐出一根根細藤蔓,綠意層層地攀上了架。某個早晨,當你從鳥兒的嘰喳聲中醒來,推窗一看,赫然便有數朵黃妍妍的南瓜花,頂著晶瑩的露珠搖曳在窗前,讓人滿心歡喜。

在經過一段芬芬芳芳,招蜂引蝶的熱鬧時日後,藤上開始掛出果來。奇妙的是,剛結出的青澀小南瓜,不偏不倚剛好坐到屋頂的瓦楞上,飽吮著雨露日光。待到暑熱消退的秋天,南瓜已變得通體金黃,個頭也敦實起來,於秋陽照耀下,給屋頂鍍上一層金黃,別有一種歲月充實之感。

每年的南瓜收穫季節,你走進任何一戶農家,都可在第一時間瞥見數十個擁擁擠擠碼在屋子角落處的南瓜,有時甚至連床底下都堆得滿滿的,構成一道生動的鄉村風景。

南瓜的種類很多,長相、個頭差別也極大。在吾鄉,常見的有兩種。一類呈扁圓形,那大大的個頭幾可當凳。但因其過於緊密的肉質,基本沒什麼人吃,最終難逃餵豬的命運。另一類是長形的,其彎彎的身軀很像小孩的腿。這種南瓜,質感粉糯,切開後一片金黃,滲著蜜一樣的汁水,令人聯想到秋的甜美。

長形南瓜的脾性隨意,怎麼吃都行。最樸素的,煮飯時在蒸架上擱幾塊,飯熟瓜也熟。別看這凡俗日子裡做出的凡俗吃食,卻最大程度地儲存了食物原味。吃起來爽滑醇厚,清雅怡人。瓜香和著飯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調配著鄉間尋常日子的滋味。

然就個人而言,印象中最美味,也最合意的南瓜吃法,還是那道南瓜羹。將南瓜刨皮剖開,清理掉籽瓤,切成半寸見方的片。起個油鍋,將南瓜片和預先泡軟的開洋一同煸炒後,加水燜燒。

做南瓜羹最好有伴侶,“癟嘴團”是首選。“癟嘴團”,是一種比小圓子略大的無餡糯米糰子。由於在製作時,需用手指按出凹陷,就像咧著癟嘴笑嘻嘻的老婆婆,“癟嘴團”之名因此而來。

如果沒有“癟嘴團”,也可用“麵疙瘩”來代替。麵粉加水,攪拌成糊,用筷一片一片夾進鍋裡。在某段困頓歲月裡,這可是鄉人至為熟悉的吃法。

鍋中的南瓜,“卟落落”熱烈的響著,騰出陣陣誘人香霧,透著金秋的味道。等到南瓜快要酥爛時,調以適量鹽和味精,起鍋前,再撒一把碧綠生青的香蔥碎,一鍋金燦燦、白亮亮的南瓜羹就燒好了。

清朗的秋夜,舉頭月圓,耳畔風涼。坐在小院中,吃著一碗香酥酥、肥篤篤的南瓜羹,除了滿嘴的溫潤鹹鮮,還夾雜著南瓜本色的甜。這種甜,不以俗甜甘人口腹,亦不以濃香獻媚於人,卻獨有一股秋水般的澄澈清芬,將這個夜色都盪滌得愈發通透悠遠了起來。

“寧品讀”專欄投稿請發至shcnwx@163。com,並註明姓名、聯絡電話,一經發布,稿費從優。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作者:鍾穗

編輯:廖且為、張理

*轉載請註明來源於“上海長寧”

【來源:上海長寧】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