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試喝巖茶、白茶、紅茶時,為什麼首推標準蓋碗?村姑陳點出了精髓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阿蘿最近迷上了做麵包。

第一次做,等了三小時,出來的是一團溼溼的麵糰。

查了原因,水放太多。

第二次做,麵包確實是發起來了,但顏色很淡,素白色的,不像美食博主拍的那樣金黃誘人。

查原因,燒色調低了。

第三次做,放了蔓越莓,結果,果仁加進去,影響了發酵,發得太軟,塌了。

。。。。

後來就嚴格按照方子上的比例來做了。

買了秤,買了量杯,買了計時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這句話,說得實在是太對太對了。

如果工具不到位,如果水和麵粉的比例沒調好,麵包是發不起來的。

會塌掉。

烘焙是如此,泡茶,亦是如此。

泡茶的工具不到位,茶與水的比例沒調好,茶泡出來,也是不好喝的。

《2》

這就是我們首推標準蓋碗的原因。

所謂標準蓋碗,它其實跟烘焙時的量杯,是同一個屬性——計量水量的。

水能載舟,亦能煮粥。

太多的水,能把麵包烤成麵糰,也能把茶泡得清湯寡水,味同嚼蠟。

而過少的水,又會把茶湯泡得苦澀難言,難以下嚥。

總之,這就是一種中庸之道——不多不少剛剛好,增一分則肥,減一分則瘦。

而這增一分和減一分之間的度,需要如何才能學會把握呢?

有經驗了,可以按經驗來操作,則十之不離八九。

比如稱了六七年的5克幹茶之後,我們不須藉助克秤,手抓也能大致不錯地抓出5克幹茶到蓋碗裡——目測茶葉堆疊的高度、以及蓋碗中茶葉的體積便能推算。

然而,剛開始喝茶,還沒一兩年,還沒每天喝茶量達到20克的情況下,還是要藉助工具的。

稱茶葉需要藉助克秤,而量水,則需要標準蓋碗。

有了克秤,能稱量出精確的5克幹茶,8克幹茶,有了標準蓋碗,能讓我們注水時大致把水量保持在標準的100毫升、110毫升左右。

這樣大致精確的比例,才可以保證茶與水的比例是正常的,也才可以保證我們喝到的茶湯,是極為標準的香氣與滋味——香也好臭也罷,濃也好淡也罷,都是這款茶最真實呈現出來的味道。

是它最原始最本真的樣子,沒有經過修飾的天然面貌。

《3》

有茶友老喜歡拿審評說事。

說武夷巖茶審評的時候,用的是90毫升蓋碗,投的是5克幹茶。

而我們認為的標準蓋碗是110毫升,投的是8克幹茶。

所以,他覺得我們的標準,不對。

其實哪裡不對?

水漲則船高,船高則水漲。

蓋碗加了30毫升,茶多了3克,有何不可?

再說,審評這種泡茶方式,與平時大大不同,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審評泡茶,那是在一種特殊的時間段,由特殊的人進行的一種特殊的喝茶方式。

我們平時喝茶,是喝高興,喝愉快,喝個酣暢淋漓。

我們平時喝茶,是喝茶好的那一面,感受茶美好的香氣滋味與湯感。

而審評則不同了。

審評是找缺點。

它是由專家們進行的,一種把茶葉的大多數內質都悶出來,從中找出缺點最少、優點最多的一款茶的一種甄別方式。

這種方式一般存在於業內人士加持的評選,比賽,鬥茶賽上。

卻不會是茶掌櫃賣茶時的首選。

哪個茶掌櫃腦抽風了,賣茶的時候悶一杯苦澀味濃重的茶湯給客人喝?不把客人嚇跑才怪。

同樣,審評更加不會是我們平時喝茶時的選擇——喝茶不找優點找缺點,那不是找抽麼?

再說普羅大眾的茶友又不是專業人士,就算真的把茶葉的各種缺點都悶出來到茶湯裡了,大家也喝不出來,更加地喝不懂呀——就像巧克力味,內行都知道是存壞了受潮所致,但偏有大量外行受人慫恿,說這是好茶才有的味道——這件皇帝的新衣,實在是太過於赤果果了。

《4》

心思活泛一些的茶友,是不太會在標準蓋碗的拘束裡度過一生的。

他們太渴望挑戰自己了。

於是,有了標準蓋碗之後,使用過五六七八年標準蓋碗之後,就開始放飛自我了。

這時候,便可以隨心所欲,玩轉泡茶了。

可以隨便拿只什麼大碗,就能泡茶。

可以隨便便拿只什麼缸,或者壺,就能泡茶。

我見到的方大師,便是用兩隻老建盞,上下合蓋,便能泡茶。把四季牡丹泡得溫柔似水,十分符合他與世無爭的性情。

可見,到了至高境界,當可無視標準。

但尚未臻至化境,便該謹慎、嚴格地按標準來泡茶。

如若過早拋卻標準,極容易被錯誤的香氣與滋味誤導,從而誤入岐途。

把苦澀味當成武夷巖茶的標準,把巧克力味當成老白茶老銀針的標誌,把地瓜味當成金駿眉的旗幟。。。。這簡直是太驚悚的認知範疇了。

午夜夢迴也會嚇哭小朋友。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