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陳皮白茶、紅棗白茶、枸杞白茶,網上流行的加料煮茶法,好喝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快過年了,很多人來問煮茶。

其實,不僅僅是後臺留言,就連走在路上,都能看到不少年輕人,露天煮茶。

前幾天,福州大降溫。

漂亮的年輕女孩們,頂著寒風,坐在上下杭的弄子裡,凹造型、煮茶。

寒風蕭瑟,看著真心冷。

旁邊還擺著一臺人工造雪機,一開啟開關,就能看到漫天飛舞的“雪花”。

當然,那是假的。

只不過,是幫助身處南方的朋友,體驗一下北方的美景。

而一點浪漫細胞都沒有的李麻花,隨手指了指旁邊的茶館,開口道:

“為什麼好好的茶館不呆,非得跑到戶外淋雨吹風,萬一感冒了怎麼辦?”

我沒有回答,因為我在想,要怎麼回答。

煮茶這種風雅事,人人都躍躍欲試。

如果能在林陽寺的梅花樹下,泡茶,看雪,取雪水煮茶,倒是別有一番韻致。

不過,還是建議各位看官,找個豔陽高照,暖和點的日子,再去圍爐煮茶。

特殊時期,保暖才是王道。

《2》

在眾多訊息中,村姑陳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問題。

有人問:“煮老白茶可以加點鹽嗎?”

一瞬間,懷疑自己穿越回了古代。

遂反問:“為什麼要加鹽,清飲不好嗎?”

而對方接下來的回答是:“我覺得茶葉太苦了,聽說加鹽能中和一下。”

“況且,古人煮茶都能加鹽加香料,為什麼到了現代,就不流行這種喝法了?”

蓋因,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生活習慣。

包括喝茶,也不能抱殘守缺,固步自封,最好是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煮茶法能流傳到現今,自有它的道理。

最顯而易見的優勢就是,方便,不必去特地學習泡茶的技術,燒開水,把茶葉投進去,沸騰就能喝。

簡單易學,有手就行。

但是,

古人喝茶加料,是基於當時的製茶技術還不成熟。

大家口中的“茶葉”,僅僅是採摘自某種茶樹上的葉子,而非現在我們喝的,經過精良工藝加工而成的成品茶。

沒有經過專門的加工,自然保留了大量的苦澀物質。

在唐朝時期,人們將茶葉當成一種蔬菜,除了加鹽,還會加入其它的香料進行調味,共同煮成一鍋湯,又叫“茗粥”。

所以,過去喝茶不叫喝茶,而是吃茶。

人家是切切實實的,連湯帶葉,把茶葉和茶湯都吃進肚子裡去。

再到之後的宋朝,在文人雅士之間,又流行起了點茶。

喝茶前,要先把蒸青團餅撬下一小塊,碾碎,用篩子篩出小顆粒,再放在建盞裡,用熱水去衝。

一邊衝,一邊擊打,直到表面上打出細膩的泡沫來。

這種點茶法,同樣是把茶葉的碎末和茶湯,一起喝進去。

為了中和苦澀感,不至於難以下嚥,只能透過加鹽、加香料的方法,來提升口感。

由此可見,古人煮茶加料,是不得不為之。

《3》

不過,不是所有的古人,都喜歡喝茶加料的。

比如,大名鼎鼎的茶聖陸羽,就曾經在他的《茶經》裡寫過一段話:

或用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說,加了各種作料的茶,無異於是溝渠裡的廢水,不過吃茶習俗罷了。

看來,陸羽推崇的清飲法,就和現在的泡茶方法,大體相同。

一鍋亂燉,如同大雜燴般的飲茶方式,會使得好茶丟失高雅之氣。

返璞歸真,

喝原汁原味的茶湯,更能感受到好茶的精華。

果然是走在時代前沿的人,尊稱“茶聖”,名副其實。

現在,村姑陳可以回答茶友的問題了。

煮茶,最好不要加鹽,畢竟現在的茶葉加工技術,已經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

至於老白茶很苦,主要和品質以及煮茶的手法有關係。

茶葉的苦味,來源於其體內的咖啡鹼物質。

而真正的好白茶,自身所擁有的咖啡鹼含量比較低,只要沖泡方式正確,茶湯裡是不會產生濃重的苦味的。

除非,買到了劣質的白茶。

比如,產區環境太差,日照時間長,光照強度大,讓葉片內部生出了過量的咖啡鹼物質。

又比如,工藝不良,把茶葉厚堆,沒有薄攤薄晾,導致走水不暢,同時多餘的苦澀物質難以一同排出去。

到了煮茶的時候,就會釋放出強烈的苦味,讓人難以下嚥。

最直接的解決辦法,就是買好茶,喝好茶。

好茶中的咖啡鹼含量低,茶氨酸和黃酮類物質的含量高,對身體有益。

千萬不要勉強自己,去喝劣質茶。

更不要欲蓋彌彰,想透過加鹽來中和苦味,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了。

《4》

偶爾想換換口味,煮老白茶可以加料嗎?

站在客觀的角度說,自己花錢買回來的茶,想怎麼喝,都可以。

隨心所欲,冷暖自知。

但是,如果從珍惜好茶的角度來說,則不建議大家加料。

原因很簡單,破壞香氣,破壞口感。

白茶屬於微發酵茶,存老了以後的香氣,多是以藥香、陳香、粽葉香、花香、棗香等為主。

清新、自然、馥郁,不濃不豔,不媚不俗。

這樣的茶,最是適合清飲,讓味蕾和感官細細品味其中的美妙。

而有些茶友煮老白茶時,喜歡加陳皮,加紅棗,加枸杞,加一切他們認為養生的食材。

實際上,非但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甚至會適得其反。

陳皮、紅棗、枸杞這類東西,本身的氣味就很濃重。

濃重到與老白茶同煮時,氣味會大大蓋過茶香,同時也會影響純正的口感。

讓一杯清鮮爽口的茶湯,變得甜膩。

另外,這些食材與老白茶一起煮,到底是1+1>2的效果,還是互相牴觸剋制,我們不得而知。

總之,大多數喜歡喝老白茶的朋友,更看重的是香氣和滋味。

其次才是追求功效,想要透過喝茶來補益身體。

尤其是在口罩時期,多喝好茶,能增強免疫力,抵抗病毒。

不過,這是長期的過程,臨時抱佛腳,效果甚微!

《5》

喝白茶,就像吃海鮮。

生於沿海城市的朋友,應該都深有體會。

海鮮最好的烹飪方法,無非是清蒸、白灼、鮮撈,吃原汁原味。

甚至,什麼調味料都不用放,就能吃出自帶的鮮甜感。

借用一句眾人皆知的話來說,最高階的食材,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

任何的花裡胡哨,在天然美味面前,都黯然失色。

喝白茶,也是如此。

只要加入滾燙的沸水,即便無色無味,也能泡出鮮爽甘醇的茶湯。

反而是不好的茶,為了增香,為了增味,才要加料。

最後,還是建議各位看官,有條件的話,還是喝好茶吧。

寧可少喝,精喝,也不要喝劣質茶。

更多關於煮茶的知識

冬天煮茶,別管“一般煮茶”或“圍爐煮茶”,這5個誤區別再踩了

煮茶時加陳皮更有味,銀壺銅壺煮茶口感好?這些煮茶誤區你還犯嗎

冬天煮茶,別管“一般煮茶”或“圍爐煮茶”,這5個誤區別再踩了

冬天煮白茶,是冷水煮茶還是熱水煮茶?搞錯順序煮不出好白茶!

大開眼界,從風爐煮茶到電陶爐煮茶,煮好一壺茶,茶具該怎麼選?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