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茶及茶具 篇三:白茶的儲存-踩坑規避指南

作者:calchas

接觸白茶也有比較長的時間。因為個人體質問題,綠茶包括雲南曬青毛茶基本上喝不了,平時喝熟普、六堡、安化等等,這類發酵程度較高的茶喝起來醇厚,但香氣什麼的,確實比不上白茶。

新白茶雖然鮮爽,但工藝再到位,當年新茶我仍然不怎麼敢碰,而倉儲好的年份白茶價格也是比較的那個啥,因為承受能力有限,自己存成了唯一的途徑。雖然在浙江,但存茶環境相對來說還比較滿意:最高溼度不超過75,最高溫度不超過28度。聽某福鼎知名廠家老闆說,白茶溫度不太重要,但溼度一定要控制住,最好50以下。所以怎麼控住溼度也成了唯一的著力點。

對於白茶儲存,一般說法是在外包裝外面再多纏幾圈保鮮膜,個人是覺得不太靠譜,保鮮膜不是絕對的隔絕,纏不纏個人覺得就是個心理作用。

最開始我用的是日常一直使用的儲存食材的自封袋。

喝了一半的散茶,或者撬散的餅,一開始是準備放在這樣的自封袋裡的。但結果是第一次就發現完全不行,跑香。裝進去後,初步感覺不漏氣,用手用力壓,裡面的空氣也沒有感覺到流失,但就是跑香,5米外都能聞到白茶的味道,用了兩層略微好點,但仍然不能完全隔絕。可以預見長期存放不是受潮就是香氣全無。這種就只能PASS了。

大概也是頭鐵,我又買了這種自封袋的升級版。

這種是雙層夾鏈,理論上會更密封,但實際效果麼,只能說比不封要好些。

然後就買了第三種,全鋁密封袋。這樣的:

這種會比薄袋子效果好很多,但是,還是不能完全密封,還是會跑香。

最後只能上終極武器了,食品真空袋。本來是想用真空機密封鋁箔袋,但完全不行,鋁箔袋自似乎是導熱太好,封了很久,附近摸起來都溫溫的,封口的地方只略微一點點痕跡,只能買了這種真空袋。

趁這幾天溼度一直在40以下,把一個小餅封存。封一次後摺疊,再封一次,等於封了三道。然後再放入鋁箔袋中。完美

如果要再加一層,建議上一個器材箱,就是單反窮三代的那種器材箱。萬無一失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