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週末特惠】孔子學院

前言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齊聚一堂,一時之間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孔老先生便是文學儒者之首。孔子開創古代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其下弟子三千人,賢者高達七十二位,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更是千秋萬載。孔子教導弟子的語錄被編訂成著名《論語》,知名著作《詩》《書》《禮》《樂》《易》《春秋》。孔子當時便被人們尊稱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如今更是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影響之深,在國外還設有孔子學院。

春秋戰國時期,群雄逐鹿,諸侯並起。這時期有兩個國家被中原各諸侯國看不起,一個是被稱為南蠻的楚國,另一個就是戎狄秦國。詩經中未曾收錄楚國篇目,而孔子周遊列國時也沒踏入這兩地,這就是是何原因呢?而這兩地也是如何應對的呢?

01

先來看看最不受待見的楚國,楚國不僅遭到其他國家的歧視,就連孔子與老子兩位賢者也對他嗤之以鼻。當時楚國文化發展十分興盛,按理說文化篇目自是優異,但孔子在詩經中卻 不做收錄,簡直是赤裸裸的歧視。之所以這些任務人物如此不待見楚國,原因有兩點:

一、楚國不同於他國的立國特點;

二、楚國身世不明朗。

戰國分七雄,燕國國君是西周王室,是最正統的諸侯國。齊國國君姜子牙在武王伐紂中立下汗馬功勞,所以齊國也算名正言順的諸侯國。秦國是東周的諸侯,尚且說的過得過去。韓趙魏三國是晉國分出來的也屬於正統諸侯國,只有楚國,當初不滿周天子分封而自己稱王建國。

02

孔子思想主張君主權力至上,尊重封建正統,克己復禮,主張恢復禮樂制度,恢復禮教傳統。這時候,楚國卻自立為王,這種當中反駁孔子主張,孔子自是不會贊同楚國,以致後來更是不收錄楚國的優秀文化,列國遊說也避開楚國。

楚國的身世也是一大詬病,楚國於其他諸侯國不同,因為他不是中原人的政權,而是由南部蠻夷組成的國家。郭沫若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中記載“楚本蠻夷,亦即淮夷”。當時中原地區十分看不起外族人,所以楚國雖建立政權勢力強大,但還是堵不住悠悠眾口。所以楚國不為諸侯國接納,甚至作為“聖人”的孔子對其也是退避三尺。

03

再來看秦國這個還算正統的諸侯國為何也不被待見,原因仍還是身世問題。在當時諸侯國都認為秦國是西部的戎狄,蠻夷之地的人不配與各諸侯國爭霸主地位。在當時他們看來,來自偏遠蠻夷之地的人是沒有身份地位可言,就連主流學派的大家們也都不承認秦國楚國這兩個蠻夷之國。所以也這也就是為何孔子編撰《詩經》不收錄楚國篇章,周遊列國不入秦楚兩國的原因。那作為兩個“蠻夷”之國,他們後來是如何做的呢?

楚國對諸侯國的歧視漠不關心,依舊堅持做自己,自己軍事力量強大與疆土廣袤,根本沒有與中原諸侯國來往之意,有的只是戰爭。簡直是活脫脫的:不服來戰!再看秦國,不愧之後能完成統一大業。秦國不斷吸收中原地區優秀文化充實自身。

政治上,採用商鞅的變法,支援張儀的縱橫之說,在范雎等人的共同努力下,秦國一改之前備受壓迫局面,在諸侯國中建立起聲望。軍事上,採用商鞅的軍功爵制,一度能人倍出,為開疆擴土夯實基礎。最後在嬴政的帶領下完成國家大一統。

結語

同樣遭受歧視,一個置之不顧,一個發憤圖強,這就是歷史留給我們寶貴的財富經驗。在受壓迫之際,強者會更加努力,最後用事實說話。而那些不願思過,閉門造車之輩最終將會被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湮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