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家居

春分時節的三候三節三菜三樂

文/李飛

春分至,晝夜平分,仲春之月,大地回春,景色宜人。大江南北處處是“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草長鶯飛二月天,楊柳佛堤醉春煙。”油菜花香,桃紅李白,杏花綻放……一派春和景明,春意盎然,春意融融的景象!

古語說,春分有三候:一候玄鳥至,及燕子從南方飛回北方;二候春雷響;三候電光閃。

春分時節有吃春菜,送春牛,放風箏,簪花飲酒等習俗活動,這些活動給人們增添了許多歡樂。

一過春風,農家無閒人,田間早耕作。

春風化雨,萬物復甦,百花爭豔。春天總是以它的色彩感染著每一個人。以美妙的畫面,令你心曠神怡,美不勝收。

一場春風,一次春雨,一片春光,讓你在歲月靜好中,感受那春風得意!讓你在生活中的每一天,過的更精彩!

放風箏

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牽著我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

說起風箏來,發明人據傳是東周春秋時期的墨翟(di),正是墨子。以木頭製成木鳥,後經魯班改進,以竹子為材。再經歷代演化成今日之風箏。其真實性,無從考證,總歸風箏咱也放了幾千年了。有關風箏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名人古詩、作家文章等不勝列舉。

記得小時候,自己動手做風箏,以紙糊為主,架子多為竹製。有條件的用好一點的高麗紙或絹綢,並描繪上精緻圖案。五彩繽紛,尤顯美觀。如今的風箏都是鐵絲,鋼絲,塑膠,膠粘,電腦繪圖的完美組合。風箏的樣式很多,有的像蜈蚣,蜻蜓,龍井魚,美人魚:有的像八卦,蛤蟆,肥沙雁,瘦沙雁等……

風箏做好了,風箏線是關鍵。風箏線的粗細是有講究的,視風箏大小而定。小風箏用棉線即可,大一點的風箏(一米以上)就要用上好的絲線。纏線的“線恍子”,以前是用硬木製成。現在主要是塑膠製成的,即輕又光滑,轉起來比較靈活,很自然的把線纏繞上了。一切就緒,給風箏栓線,提線栓的角度必須準確,放風箏的時候不折筋斗,平平穩穩,飛在天空。

在北方,放風箏多半新年過後的開春時節。此時,天空晴朗,風不斷的吹,並且風勁而穩,其時機最佳。

一個晴朗有微風的下午,約上三五好友,選擇一塊大而平又空曠的地方,一起放風箏。

拿出風箏,一抖起來,逆風而行,不時風箏便冉冉上升,看風箏停在高空,放慢腳步,不時的抖動線繩,讓其在風的作用下,飄動起來。快樂的心情,隨風箏飛上藍天,放飛自我,心中怡然自得。當把風箏收回來時,就好像是神仙下凡一樣,飄飄然的感覺,不亦樂乎!

把控好放線的技巧是放風箏的關鍵所在。當風箏遇到大風時,突然向高處躍起,左右搖晃,拉線極度緊繃,風箏此時有可能會倒栽下去。這時,應趕快把線一鬆,風箏立刻浮起。風箏落到樹梢是常事,這也不要緊,這時候同樣要把線放鬆,乘風勢輕輕一扯便會升起。在風弱時,風箏自然要下降,線成兜形。這時我們要時時扯抖,儘量放線,然後再時時收回。一鬆一緊,相得益彰,風箏可安穩於風中,不予下墜。

我們的生活,就像這風箏一樣,不可能總是乘風而飛,既有栽跟頭的時候,也有落樹梢的時候。作為放風箏的人,你就的適度把握,切不可義氣用事,操之過急,退一步海闊天空,生活上往往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

河流

俗語說:“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春天來臨,天氣變暖,大大小小的河流解凍。而珍藏在我們每個人心底的夢想,就像這解凍的河流一樣,湧動起來。夢想如河水,一直流向遠方,河水靠岸,我們的夢想也就靠岸了……

河流是什麼?在作家馮至眼裡,他說,自己就是一條河流;在艾青眼裡,他說,河流是悲憤的;在鮑爾吉·原野眼裡,他說,河流在河的遠方。

河流究竟是什麼?最貼切不過的形容就是最像時間。世上還有什麼能讓河流停下腳步呢!哪怕是一分鐘!

我們常常看著河流的遠方,遐想著什麼……其實那裡並不一定富庶,並不一定安適,並不一定雄闊。而我們在遠方看到的河流,正是人們所看到的河流的遠方。就和卞之琳在《斷章》裡說的一樣: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對於我們來說,河流在河的遠方,那夢想就在夢的遠方……

杏花

北方的四月天,最美人間,農家院裡的杏樹枝頭上潔白淡雅的杏花首先登場,拉開了春的序幕。滿樹綻放的杏花,香氣四溢,吸引來蜂飛蝶舞,更是沁人心脾,讓人們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看見滿樹的杏花,行走的人們總會駐足觀賞,拿出手機,拍照留念,真是“人映杏花別樣紅”!

再看村莊四周,房前屋後,山坡田野,處處都是杏花,一片片、一簇簇,匯聚成延綿數里的花海勝景。一處處的杏花林給大山披上了鮮豔的春裝,遠看似一幅五彩的水粉畫,更為春日增添了靈動。

迷人的杏花景色總是惹人喜愛。人們不負春光與時行,春遊賞杏花成了時尚,走近去觀賞,陶醉其中,使人流連忘返。不由得拿起手機拍照,記錄這美好的春日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