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歷史上的劉娥是什麼樣的人?宋真宗的皇后,為何在歷史上評分不高?

最近歷史劇《大宋宮詞》正在網路上熱播,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其內容主要涉及北宋初年的那段歷史,而宋真宗的皇后劉娥是當仁不讓的主角。

不過這部劇在開播之後,在各大網站上的評分便一路走低,而這主要和其脫離歷史的情節設定有很大關係。

在電視劇一開始,最牽動人心的事情莫過於朝堂之上的爭權戲份了,不但趙光義的弟弟趙廷美想要奪取皇位,宋太宗的子侄們也對皇位虎視眈眈,他們之間的明爭暗鬥成為了推動劇情發展的主要動力。

但事實上,地位頗有爭議的趙光義對於權力的控制是十分出色的,雖然其皇位的繼承問題曾經出現過小風波,但總體都是比較穩定的,那麼電視劇的情節和史實又有哪些具體的出入呢?

上圖——《大宋宮詞》女主角劉娥

一、地震中兄弟的荒誕談話

在《大宋宮詞》的所有情節中,有一處引起了頗多爭議。那便是發生在皇城中的地震,在這次地震中,皇帝的寢宮出現了坍塌,將宋太宗趙光義和他的弟弟趙廷美困在了廢墟之下。

也許是在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脅後良心發現,趙光義親口告訴弟弟是自己殺死了趙匡胤,並且透過偽造太后密詔的方式登上的皇位。

上圖——趙光義劇照

在正史上並沒有記載這次地震,兩兄弟之間更沒有這番對話,不過他們聊的核心內容一直是宋史研究中的兩大懸案——“斧聲燭影”以及“金匱之盟”。

前者指的是在趙匡胤暴亡當夜,趙光義曾經進入過他的寢宮,而有人在外面聽到了刀斧之聲,燭光也搖曳不定,顯然是有大動作,這一切都指向了趙光義親手殺害了自己的哥哥。

上圖——趙普畫像

不過人們畢竟沒有確定的線索,因而趙光義透過“太祖遺詔”成功繼位為帝,但他的位子坐得並不牢靠,因為這違背了父死子繼的傳統。

為了讓自己的繼位變得更加合理,趙光義聯合丞相趙普,提出在杜太后去世的時候,曾經留有遺命,要求趙匡胤死後將皇位傳遞給趙光義,而趙光義去世之後,皇位則要交到趙廷美的手中。

上圖——趙廷美劇照

這份遺命由趙普記錄下來,之後被藏在金匣子中,因此也叫“金匱之盟”。這份詔書的內容雖然沒有儲存下來,但是杜太后說服趙匡胤的話語卻被記錄了下來:

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為汝有乎?汝百歲後當傳位於汝弟。四海至廣,萬幾至眾,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引自《宋史·杜太后傳》

雖然金匱之盟的真實性一直存在爭議,但在宋太宗在位的時候,這些內容無疑是朝野上下的共識,這也是趙光義皇位的根基所在。

而對於自己的弟弟趙廷美,他一直都是有防範之心的,因此趙光義無論如何也不會將自己的陰謀和盤托出。

而且在他們獲救之後,趙光義也沒有殺死趙廷美來封口,這對於親手弒殺兄長的宋太宗來說也是不合邏輯的。

二、趙德昭的生卒年問題

此時也許有人會提出,趙光義很有可能是感到自己要死了才將曾經的罪行和盤托出,以求得到內心的寬慰,畢竟在他眼裡趙廷美也不過是一個將死之人。

不過之後他說要將皇位傳給趙匡胤之子趙德昭一事卻和史實嚴重不符。

上圖——趙匡胤劇照

在趙光義登基的時候,趙匡胤尚有兩名兒子在世,他們的存在對於趙光義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威脅。

其中趙匡胤四子趙德芳在趙匡胤去世的時候年紀尚輕,也沒有什麼功績,對他威脅較小,但是趙匡胤兒子趙德昭當時已經出任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等職位,並且在任期間表現突出,在朝中頗有聲望。

更重要的一點是趙匡胤在世的時候,始終沒有將趙德昭封王,這很有可能是因為他想將皇位傳給趙德昭,這都讓趙光義將趙德昭視作心腹大患。

不過在趙光義繼位之後,趙德昭對於自己的叔叔倒是十分恭敬,因此兩人之間也沒有發生太大的矛盾。

直到太平興國四年的時候,宋太宗起兵攻打北漢,在成功擊敗北漢後他並不滿足,打算繼續北伐來收復燕雲地區。

在出發之前,他要求趙德昭跟隨自己一同出征,這既因為趙德昭是一員猛將,也因為宋太宗擔心他在自己離開京城之後會對自己不利。

上圖——高梁河之戰

在戰爭初期,北宋軍隊一度佔據了主動,但是在高梁河一戰中北宋主力大敗,趙光義更是乘坐驢車在戰場上一路逃跑,才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但是他跑得實在是太快了,這讓北宋軍隊一時找不到自己的主帥。

大軍在外不能一直沒有主帥,於是石守信等將領決定擁護趙德昭成為新的主帥,這和之前他們擁立趙匡胤陳橋兵變並沒有本質差距,如果一切順利的話,趙德昭就會成為宋朝的第三任天子。

但就在這個時候,趙光義返回了大營,他對於將帥們另立主帥的舉動十分不滿,對趙德昭坦然接受更是懷恨在心。

不過這畢竟是他們的權宜之計,宋太宗也不便立即發火。

在大軍回到開封之後,將士們一直在等待獎賞,雖然他們敗給了遼國,但之前在太原卻取得了大勝並消滅了北漢。可是趙光義卻一直沒有動靜,於是將士們便讓趙德昭向宋太宗提議分發贏得的賞賜。

誰料趙光義聽到趙德昭的請求之後,只是冷冷地回了一句:

待汝自為之,賞未晚也!

趙德昭從中聽出了叔叔對他的不滿,他明白自己已經受到懷疑,想到趙光義的為人趙德昭瞬間對自己的未來失去了希望,於是他在回府之後便自盡而死。

在他死後不久,他的四弟趙德芳也因病去世,而趙光義的皇位也因此變得更加穩固。

上圖——趙德昭劇照

趙德昭去世時宋真宗趙恆才剛剛十歲,但是劇中地震發生的時候,趙恆的兒子都已經出生了,這顯然和史實不符,後面趙恆甚至還見到了這位離世已久的大哥,還和他回憶童年,這無疑更加令人齣戲。

三、草率的選太子方式

在趙德昭和趙德芳先後去世之後,趙廷美也變得擔憂自己的處境,於是他聯絡大臣打算髮動叛亂,但最終被趙光義所鎮壓,這讓他退出了皇位的爭奪。

因此在正史上,趙光義很早就已經完成了政局清理,其繼任者只可能從他的兒子中選出。

上圖——宋真宗劇照

為了解釋宋真宗成為世子的原因,《大宋宮詞》設計了一個劇情,即趙光義提出他的皇子中誰最先擁有兒子,誰便是太子的最終人選,這樣的設計對於古代封建王朝來說是絕對不可能存在的。

在北宋年間,儒家文化發展十分興盛,宗法制的重要性也隨之不斷提升。

在禮教體系中太子的確立是有十分嚴格的規定的,那便是優先立嫡出皇子為太子,如果皇后無子的話,長子便會成為第一順位繼承人。

而劇中趙光義提出的做法,在禮法制度背景下顯然是很荒誕的,要知道當時文臣的地位很高,他們可以對皇帝的行為提出意見,這種如同兒戲的提議是一定會遭到群臣反對的,況且當時趙光義的孩子年紀尚輕,以皇孫作為挑選太子的標準也十分牽強。

不過宋真宗趙恆既不是長子,又不是嫡出,按理說他是不可能登上皇位的,那麼他又是怎麼成為太子的呢?這其實是由一系列巧合促成的。

歷史上趙光義的正妻沒有兒子,其長子趙元佐在趙廷美死後受到刺激,得了瘋病,二子趙元僖又無疾暴斃,這才讓宋真宗成為了太子。

不過如果劇情按照史實來拍,可能缺乏吸引人的地方,編劇這才想出了上面的點子,不過這和北宋的歷史背景實在出入太大,難免令人貽笑大方。

上圖——趙恆劇照

四、結語

隨著《大宋宮詞》這部影視劇的熱播,人們對於北宋初年曆史的興趣也逐漸被調動起來。不過為了賦予故事更多的傳奇性,《大宋宮詞》對歷史進行了一些改編並犯下了不少錯誤。

比如他們為了營造驚心動魄的鬥爭氛圍,強行讓宋太宗的皇位繼承問題變得撲朔迷離起來。而歷史上的趙光義是一個心思縝密,做事心狠手辣之人。

他在繼位後不久就解決掉了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又壓制了弟弟趙廷美的發展,將北宋的皇權牢牢攥在了自己手裡。

劇中為了凸顯趙恆對於女主劉娥的喜愛,讓她犯下了害死皇孫的大錯,而皇孫則是爭奪太子之位的關鍵。這樣的改編則是將古代的皇族想得太簡單了。

皇帝雖然掌握實權,但是做事是要守規矩的,不能違背祖宗禮法。趙光義不能腦子一熱就發明一套選太子的方法,這勢必會引起大臣們的反對。因此這樣的改編是對歷史以及當時大臣的不尊重,是不應該提倡的。

注:

本文關於北宋初年政壇的描寫,參考自《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

文章結合史料並摻雜個人理解分析,如有不同見解,歡迎留言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鈞儒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