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孟子以雄辯聞名,但為何說不動魏惠王?

《資治通鑑》的周紀二有一段關於孟子見魏惠王的一段,讀來頗有意思。魏惠王就是《孟子》中的梁惠王。

鄒人孟軻見魏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有以利吾國乎?”孟子曰:“君何必曰利,仁義而已矣!。

魏惠王是楚國之外戰國第一個稱王者,可謂野心勃勃虎狼之君。著名的馬陵之戰就是發生在他的任期,魏國也由此遭受重創,失去霸主地位。孫臏和龐涓的故事正是以此為背景,龐涓兵敗後吐出一句“遂成豎子之名”,之後拔劍自刎,使人感慨。雖然是反面人物,這股傲氣倒是讓人欽佩的。

魏惠王

在這樣你死我活的亂世,受到重創而天天謀劃著強國之策的魏惠王,孟子曰:“何必曰利”,我忍俊不禁。怪不得一輩子周遊列國,遊說諸侯,最終仍是一無所成。孟子主張由道德高尚的聖人治國,推行仁政,與柏拉圖宣揚的哲學家治國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後來的事實證明,光靠理想化的理論,往往會走向意想不到的方向,甚至災難。治國,利是首位,這不單單是指經濟利益。用現代經濟學的專有名詞的話,應該叫效用。按邊沁的功利主義原則,社會效用最大化是治國應該追求的原則。

魏惠王想要聽到的是如何才能國富民強,如何才能壓制周邊虎視眈眈的齊、楚、秦這些列強,孟子卻大談特談仁義道德,魏惠王應是大失所望了。試想一個場景,假如你是一個公司老總,特地去找了一位知名管理學教授,諮詢如何才能提高公司業績,加強市場競爭力。當這位管理學大師長篇大論大談特談企業家的操守、對員工要如何如何仁厚的時候,你是否會閃現出抽他一大嘴巴的念頭?這些誰不懂呀!關鍵是要如何提高業績呀,這才是火燒眉頭的問題呀!公司都沒了,再對員工好有啥用呢?魏惠王還算仁厚,他沒有抽孟子的耳光,而是客客氣氣地說了一句:“善!”

之後,司馬光的筆鋒就轉到孟子向其老師請教的一幕。

孟子師子思,嘗問牧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之。”

對這個解答孟子不太滿意,又說了一句:“君子所以教民,亦仁義而已矣,何必利?”

子思就開始向他解釋仁義與利的關係,就是要辯證看待問題,其實仁義的本質也是利呀!但在我想來,孟子似乎沒聽明白,所以他見了魏惠王還是要堅定地說上說上一句“何必曰利”。

司馬光似乎也覺得孟子跟魏惠王的對話,有些迂腐,不切實際,所以加了子思的言論,以此為孟子這位亞聖洗白。但應該是想想還是覺得難圓其說,就自己擼上袖子親自上場了。在寫上經典的“臣光曰”之後,他直接亮出了自己的觀點。司馬光說,孟子和子思的想法是一樣的,但像魏惠王這樣的沒心沒肺的人是不可能聽得懂的,所以孟子才會只說仁義,不說利益的。

鬼才信!

如果孟子覺得魏惠王那麼不堪,跑大老遠去見他幹啥呢?

一大把年紀了,還折騰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