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兵法解讀:秦趙兵力相近,為何趙括40多萬大軍無法突圍?

關於長平之戰也許很多人都會好奇,明明趙括擁有40多萬大軍,跟秦軍差不多兵力,為何就是無法突圍出去呢?我認為趙括有且只有一次機會,但被他錯過了,而一旦錯失戰機,換成神仙都沒法突圍。

 “兵者勢也,上勢力則勝,中勢則平,下勢則敗。”

一切軍事鬥爭的勝敗,都可以歸結為“勢”的力量角逐。這個“勢”是一個綜合的影響因素,包括三大方面——

將領能力、兵力情況、後勤保障

,下面將先從這三大方面逐一分析趙括失敗的原因。

趙括的能力

雖然趙括

紙上談兵

成為歷史笑話,但是有一說一,趙括是有基本的將領能力,並非小白一個。首先趙軍能統一服從他錯誤的指揮,這其實從側面說明他在軍中的威望。在被困長平之時,趙括將趙軍分四路突圍五次,並且親自組織奮勇殺敵,這也說明他具有一定指揮能力跟戰鬥力,並非泛泛之輩。

那趙括的個人能力方面哪裡出問題了呢?

我覺得首先致命的是趙括戰鬥經驗太少,對攻防戰的體會太少。《孫子兵法》總結得很好,古代攻城戰一般情況下攻守兵力對比要10:1才敢保證穩妥地拿下。按照廉頗的戰法,據守不出可以極大地消耗秦軍的銳氣,等他們疲憊之時,再出奇兵即可全殲之。但趙括不懂,自以為趙軍自胡服騎射以來單兵作戰水平天下第一,可以在野戰的情況下可以完勝秦軍。

驕傲自負,往往容易忽視危機的存在。趙括缺少實戰,不瞭解秦軍的單兵作戰水平其實是超過趙軍的,也不瞭解戰爭具體運作規律,更不熟悉對手戰神白起的謀略水平,這些都是很致命的。

所以我認為趙括的能力可以算作新手將軍裡面較有潛力的,如果能假以時日磨鍊一番,對戰爭有較為深刻的認識,或許可以避免類似的錯誤。

趙軍兵力情況

前面提到了胡服騎射的問題,其實趙軍的兵力優勢並不比秦軍差,因為趙國擁有較為廣闊的平原,大量的人口與糧食作為支撐,是可以跟秦軍打得起消耗戰的。而古代消耗戰,往往是攻城的一方吃虧,實際上秦軍與廉頗相持之時,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兩方軍隊在戰場前後方,都據險而守,誰先主動打對方誰先輸。

另一方面趙軍的騎兵跟秦軍的騎兵戰力其實差得不多,機動性都很強,單純野戰的話,其實不會吃虧太多。

之所以趙括率領的趙軍會失去“平勢”變成“下勢”,主要原因還是

陷入險地

,被圍困所致。

白起戰神的名頭不是白拿的,他先是佯敗,引趙括追擊;引到目標山谷的時候,令一支25000部隊繞到後方,截斷趙軍退路。一旦前後被包圍,這對於古代行軍是很危險的,因為有效突圍的兵力在頭尾,而中間的部分會被浪費掉,使得野戰變成劣勢。

不單如此,白起還令一支5000人的騎兵從中間截斷,這使得趙軍的突圍難度再次增加。這是因為被截成兩段的趙軍,分別多出一個頭、尾,需要分散兵力防守,這樣集中兵力突圍的難度就大大增加了。

因為地形不利,趙括組織數次突圍不成功,轉為防守。這個時候如果有援兵解決被斷糧道的問題,或許可以解圍。可惜遠在關中的秦昭王並不給他們喘息的機會,親自到親自到河內郡徵兵,令全部15歲以上男子奔赴戰場,專門對付趙國的援軍,保證趙括的糧道始終無法恢復。

白起的戰術不僅經典,而且高明,且有大後方強有力的配合;反觀趙國方面,合縱失敗,支援緩慢,君臣還不團結,是遠遠無法比擬的。

另外長平之戰被坑殺的40多萬人,其實是軍民,包括百姓,趙括帶出去野戰的兵力實際並沒有40萬,我估計有戰鬥力的可能在20萬上下。而秦軍前後動員的兵力,卻是實打實地超過了40萬。這樣看來,趙括被圍困的時候,可能只有敵人一半左右的兵力,劣勢是很明顯的。(秦軍傷亡有20萬左右,說明被圍困的趙軍還是殺了不少敵的。)

趙國的後勤保障

首先趙括被截斷後路本來就很危險了,但趙國的後勤保障工作,其實也是一言難盡。趙括前後支撐了46天之久,而秦軍是舉國動員的情況下,本來趙國也應該要舉國動員去奪回糧道的,可惜的是距離戰場更近的趙國偏偏下不了決心也搞個全國動員,白白錯失了挽救良機。

不僅如此,諸侯的動作也是很慢,尤其是魏國一直是處於觀望狀態,任憑秦國的新軍經過去阻斷趙軍的後路與糧道,也是趙括孤立無援的一大主因。

如果你是趙括,你能突圍成功嗎?

我認為機會只有一次,就是剛開始被包圍的時候,如果趙括及時反應過來,放棄尾部一部分兵力死磕那些在中間搗亂的敵軍,傾盡全力去奪後路與糧道,逐漸突圍衝出山谷到開闊地帶,是有一定機率成功的。我覺得這個時機遲疑等待救援是不明智的選擇,因為趙括出城野戰是沒帶糧食或者帶很少的糧食的,最多堅持2天就會因為飢餓問題戰力大打折扣。優先保全糧道遠遠要比保全整支部隊要重要得多,只有後勤保障安全了,這支被包圍的部隊才有可能保全一部分。

綜上所述,

我認為趙括主要的問題還是經驗不足,過於輕敵中了白起的誘敵之計,先將優勢的守城戰變平勢的野戰,又繼續變成劣勢的圍困戰;他在剛被圍困的時候沒有意識到兵力的劣勢情況,又不夠果斷,沒有及時放棄一部分兵力全力組織突圍,而是將希望寄託在援軍身上,錯失了最佳的脫困戰機;而國內外的一群豬隊友反應又慢,敵方秦國君臣上下團結一心,傾盡全國之力去阻斷趙括的後路與糧道,最終使得趙括因為沒有後勤保障而無法成功突圍,長平之戰最終成為死局。

我是東海尋人,喜歡這篇文章的小夥伴記得點贊、收藏、評論、分享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東海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