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在葡萄牙發現的兩封信,揭開了明朝滅亡的真正內情,顛覆了歷史

在明朝的歷史上,崇禎皇帝作為最後一位皇帝,自然而然地揹負了“亡國之君”之名。但“亡國”這個鍋究竟應不應該由他來背?也不能輕易地下結論。

因為他在接手時,當時的大明朝已不復往日的強盛,而他

登基時才剛滿17歲,

如果不具有驚天偉地之才實在是難以打贏這場翻身之仗。

更何況他本人也是用盡了渾身解數做出了抵抗,而且叛臣的倒戈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比宋徽宗等軟弱之輩多了那麼一分悲情色彩。

隨著人們開始對於明朝的滅亡歷史孜孜不倦的研究,很多歷史的真相也再一次走進了大眾的視野,其實當時的明朝本是有機會避免亡國的。

而在葡萄牙所展示的兩封信件中,也更加證實了這一觀點。

無奈之中的“求助”

在嘉靖年間,雖然當時的大明朝處於一個在明朝歷史上的強盛時期,面對虎視眈眈的葡萄牙人,他們也是毫不畏懼,並在多次戰爭中擊敗了他們。但明朝皇帝卻為了每年葡萄牙進貢的500兩白銀,讓他們繼續佔據著澳門。

而亡國之君崇禎皇帝,可以說一繼位就接到了一個“燙手的山芋”。萬曆年間三大徵讓明朝在世界上展現了鋒芒,但戰爭必定勞民傷財,國庫日漸空虛,使得大明朝在經歷連續兩任皇帝早逝之後變得搖搖欲墜。

為了挽救日漸式微的大明朝,崇禎皇帝可謂是不遺餘力,他也不想在自己這一代葬送了祖輩的江山。於是他開始勤儉治國,勤於政事,剷除閹黨,算是給苟延殘喘的大明朝帶來了一絲生機。可無奈的是,當時內憂外患,朝廷內黨爭不斷,使得大明王朝仍舊不斷徘徊在崩潰邊緣。

這時的崇禎皇帝因為

多疑這一性格上的缺陷

,居然殺掉了清軍一直懼怕的袁崇煥,算是給敵人獻上了一次助攻。而他

性格中另一個缺陷便是軟弱,

居然想在暗中同清軍議和來給自己博得喘息的餘地。

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阿儒達圖書館中,收藏著兩封珍貴的書信。在其中一封中,崇禎皇帝有這樣一句同駐紮在澳門的葡萄牙人所說的話:

“葡萄牙是大明朝的領地,在我朝危難之際汝等應當效力,以謝皇恩”。

首戰效果顯著

這封信寫於崇禎皇帝剛剛登基之初,此時銳不可當的清兵讓明軍節節敗退。而崇禎皇帝之所以有藉助西洋兵力的想法,是受了內閣大臣徐光啟的影響。

徐光啟對西洋文化很有研究,他認為西洋人的火炮非常厲害,用來對付八旗兵有出奇制勝的效果,所以當時的崇禎皇帝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寫了這封信。

由於這是皇帝親自下的詔書,

當時的葡萄牙人居然真的派了32人

組成一支僱傭軍來幫助崇禎皇帝打清兵。

當時正值皇太極領兵圍攻京城,雖然當時的清兵勢頭正勁,但面對西洋火炮強大的火力依然被打敗了。甚至在這場戰鬥中,皇太極險些被火炮射殺,面對突如其來的勝利,崇禎皇帝大喜,親自接見了這些火槍手。

當時的明朝也擁有火器,只不過無論從射程還是殺傷力上,都遠不及西洋的先進。徐光啟見勢,直接上奏崇禎,建議朝廷不光要使用西洋火槍,甚至要採用他們的制度來訓練火器營,並由葡萄牙人來指揮作戰。因為已經嚐到了甜頭,崇禎就答應了。

結果這支由葡萄牙人指揮的火器營,果然不負眾望,在第一戰“宣川之戰”中擊退了清兵的騎軍,並擊殺了清兵數百人。

內患才是硬傷

眼見明朝的對外戰鬥迎來了曙光,可偏偏就在這時發生了“吳橋兵變”,孫元華的部將孔有德率領大批持有火器的部隊投靠了清軍,這不僅是削弱了明朝的戰鬥力量,更是讓清軍也擁有了強大的火器作為戰鬥力。

在隨後的戰鬥中,

原來的30多名葡萄牙火槍手除了三人倖存以外

死得死傷的傷。

以至於徐光啟苦心組建的由西洋人率領的火器營,被孔有德的叛變消滅在了萌芽狀態。

二次合作的流產

雖然徐光啟的火器營計劃宣佈失敗,但這卻是由於叛將所導致的,並不足以質疑這一計劃的可行性。於是徐光啟再一次上書崇禎皇帝,

希望再一次引進大規模葡萄牙火器擁軍來重組火器營,一方面幫助練兵,另一方面指揮作戰。而第二次給葡萄牙人的一封信,則是由徐光啟親自書寫。

徐光啟本人深受西方文化的洗禮,所以他篤信天主教,並想以此為契機同葡萄牙人定下盟約。並以答應葡萄牙人在大明朝傳教為籌碼,來完成對葡萄牙軍事援助的合作。雖然這是以西方文化入侵為代價促成的交易,但在戰況危機之下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這一次葡萄牙派來的僱傭軍是上次的10倍之多,可就在這批部隊進京之時,

崇禎皇帝反悔了。

這是因為當朝的東林黨大力地反對,而反對的原因主要是:本身明朝擁有火器裝備,沒有必要引入外來軍事力量,

如果外軍探知我朝虛實,容易引發外患

於是又把這支葡萄牙火槍隊遣散了回去。

崇禎皇帝的這一決策是對是錯,都隨著計劃的流產變得難以判斷,

但由於當初32人的西洋火器僱傭軍的出奇制勝,很多後人都評價為錯失良機。

小結:

如果說,藉助於葡萄牙火器部隊的援助來打贏當時的清軍是一次良機,那對於大明朝來說確實是有點可惜。

不過第一次的勝利,多少具有因為清兵措手不及而出奇制勝的色彩,在對方擁有了同樣的火器及應對措施以後,能不能再次的奏效誰也說不好。

歷史上藉助於外部力量而取得最終勝利的例子並不多,所以發展自己內部的軍事力量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