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皇權與神權之間的戰爭:發生在拜占庭帝國的聖像破壞運動

聖像破壞運動是公元八九世紀拜占庭帝國統治集團發動的禁止使用和崇拜聖像的社會鬥爭。

這場運動以皇帝利奧三世於公元 726 年夏季頒佈

《禁止崇拜偶像法令》

為開端,至公元 843 年幼帝米哈伊爾三世統治時期皇后提奧多拉頒佈反對毀壞聖像的

《尼西亞法規》

為止,持續了將近117 年。

一、聖像破壞運動的過程

1、第一次聖像破壞運動

公元 726 年,利奧三世在解決即位後的內憂外患之後,開始著手對付教會。他釋出了一系列命令:廢除聖像崇拜;把聖像移出教堂;刷去牆上的聖像等。君士坦丁五世即位以後,又下令把修道院改為兵營,沒收修道院的財產,下令修士和修女們還俗結婚。

公元 754 年,在君士坦丁五世的主持下,召開了君士坦丁堡宗教會議。在這一會議上,宣佈聖像崇拜就是偶像崇拜,是違犯聖經和諸教父教導的。

1、第一次聖像破壞運動

隨後皇后艾琳執掌政權,她明確反對聖像破壞運動,並於公元 787 年下令召開尼西亞大公會議,第一次的聖像破壞運動也就此結束。

利奧四世即位後,繼續其父的政策,不過他只做了三年的皇帝便去世了。

在第二次尼西亞宗教會議的二十七年以後,聖像破壞運動再次發生了。在皇帝們支援下再次開始毀壞聖像,並且再次迫害擁護聖像的人們。利奧三世,君士坦丁五世和利奧四世做過的事由一連串新的反對崇拜聖像的皇帝,即利奧五世,米哈伊爾二世, 塞奧菲羅斯的重演。

而教宗帕斯卡爾一世正如教宗格里高利二世那樣捍衛聖像,忠實的主教尼基弗魯斯如同日耳曼努斯一世不懼威脅,大馬士革的約翰的辯護則由聖西奧多的辯護再現。再次召開一次宗教會議用來拒絕聖像,並且另一次宗教會議緊跟著召開宣佈保衛聖像。

再由一位皇后和她年輕的兒子,結束了一切並且恢復了傳統。這第二爆發的起源是由於在軍隊裡有許多反對崇拜聖像的人們存在。他們堅信君士坦丁五世是一位反對穆斯林的英豪。反對崇拜聖像者們回顧了之前帝國皇帝的光輝戰績,於是他們將君士坦丁五世作為聖徒。

二、聖像破壞運動的結果

2、第二次聖像破壞運動

拜佔廷帝國的毀壞聖像運動所帶來的影響也相當巨大,在這場浩浩蕩蕩的聖象破壞運動中可以從表象看到本質獲得真正利益好處的是拜占庭的貴族們。這次運動表面上看是由宗教神學問題的爭論而引起的宗教問題,實質則指向教會土地和財產。

但這次

2、第二次聖像破壞運動

在政治上,毀壞聖像運動沉重地打擊了東部教會的政治影響力,鞏固了拜佔廷帝國神權依附於皇權的政治格局。

不服從皇帝命令的主教和神職人員或被解除教職,或遭到監禁、流放和迫害,這些行為沉重打擊了東部教會的影響力。基督教在歐洲佔據統治地位後,以羅馬教宗為首的西方基督教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方基督教一直摩擦不斷。

但羅馬教宗此時仍在拜佔廷皇帝的控制之下。在這場運動中,由於宗教問題的分歧和隨之帶來的種種摩擦,使羅馬教宗與拜佔廷皇帝之間的隔閡不斷加深,併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

1、確立皇權高於教權

在經濟上,基督教會佔有的大量土地和人口被沒收,成為世俗財產。這就在打擊教會和修道院實力的同時,變相加強和鞏固了皇帝們的世俗權力。同時,這一行為對帝國軍事造成有益影響。

另外,拜占庭皇帝將從教會及修道院得到的土地進行分封,使軍事封建貴族的人數劇增,從而推進了拜佔廷社會的封建化程序。在君士坦丁五世時期對教會的打擊最為嚴厲,他大量沒收和剝奪教會佔有土地,打擊和迫害修道士,使教會尤其是修道院在經濟上遭受巨大的損失。

沒收的大部分土地落入新興軍事貴族手中,充實了新上臺的統治集團力量。儘管聖像破壞運動反反覆覆,但土地沒有再回流到教會或修道院手中,在此基礎上的政治權勢變得較為穩固。

拜佔廷帝國實際上是歐洲的東方前哨。因此,當拜占庭帝國從外族人侵、包圍、挾攻的危亡中掙脫出來的同時也於無形中保全了當時西歐的發展。毀壞聖像運動最後雖然以支援聖像的一方獲勝而告終,但是由於皇權高於教權原則繼續存在,教會被沒收的土地和財產也無法收回。

1、確立皇權高於教權

。這種做法對拜佔廷社會的封建化程序無疑起到一個加速作用。就教會本身而言,羅馬主教與君士坦丁大教長分庭抗禮的局面逐漸形成。

拜占庭皇帝為了控制基督教會,從而扶持君士坦丁大教長。同時,為了對應阿拉伯人和保加利亞人的入侵,不得不將軍事重點放在帝國的東部。

如此一來,羅馬教廷就得不到拜占庭軍隊的保護,從而只能在西方另尋依靠。由此逐漸擁有了興起的法蘭克王國支援的羅馬主教與擁有拜占庭帝國支援的君士坦丁大教長有了可以對抗的政治軍事基礎。

三、崇拜聖像的神學爭論

運動的影響幅度早已超出了宗教本身,觸動了社會各個階級和階層,波及的範圍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可謂影響深遠。

2、拜佔廷社會的封建化程序

爭論的雙方是為了各自心中的“正統”教義,試圖用特定的基督論觀念來維護自身的立場,從而將對手打壓為異端。

就內容來說,雙方的爭論是早期教父神學中埋藏深厚的歧見公開爆發的結果,是基督論爭議對卡爾西頓會議所沒有徹底解決的問題的延續,是整個基督論教義鬥爭的最後階段。

聖像反對者由此認為,基督教是一種純精神性的宗教,必須禁止一切物質形象的崇拜以保證它的純潔性。他們將聖像崇拜等同於偶像崇拜,認為這種行為會玷汙基督教信仰的純正。

強調基督的神性,就無法認同對他的藝術表現;強調基督的人性,就無法認同對其影象的敬拜。事實上,四世紀以來逐漸完善的基督論異端的分類,和有關於基督身位的神學詞彙的擴散,使得聖像反對者可以從多種方式來論證對手的神學錯誤。

支持者們認為最為重要的依據是基督的道成肉身,即耶穌的人身化。在基督教中,聖像被認為是聖傳的一部分。聖像用了影象和色彩的方式,把啟示和救恩的的真理表達出來,並藉此讓信眾們加以默想和祈禱。

聖像引領人們跨越物質的現現實,而進入到事件的神聖意義之中。聖像是培育信仰的重要工具,人們藉著瞭解聖像的內容,而被基督所生化和改造,才能反映天主的榮光。

由於不同的歷史傳統,所以直至今天基督教這兩大教派之間在聖像問題上仍存在分歧:羅馬教會既崇拜平面畫像也崇拜立體塑像,東正教會則只崇拜平面畫像,並認為崇拜立體的塑像就是崇拜偶像。而新教既反對在教堂內懸掛帶有神秘色彩的聖畫,也反對陳列雕塑聖像,認為這些都會導致偶像崇拜。

結語:

2、拜佔廷社會的封建化程序

這些破壞聖像的行為,往前追溯的話,都能看到拜占庭帝國聖像破壞運動的影子。可以說,正是拜占庭帝國的聖像破壞運動給予這些新教派們以表率。

直至 17 世紀中葉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這一斗爭的音符仍然鳴響在卡爾文教和清教徒向封建制度進軍的號角聲中。在拜佔廷帝國的日常生活中,基督教會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它們擁有各種特權和強大的經濟實力,既能起到加速封建化程序的作用,又與世俗統治階級在經濟利益上形成根本對立,從而導致雙方在經濟、政治和宗教上的衝突。聖像破壞運動就是雙方矛盾激化的表現。

拜占庭皇帝所發起的破壞聖像運動,固然促使羅馬教廷政治經濟獨立,使得羅馬帝國的大一統和基督教會的普世信仰逐漸崩潰。但是,皇帝收穫的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軍區的大量出現使軍事封建貴族的人數劇增,他們利用自己擁有的政治和軍事特權,侵佔了土地所有者

《拜占庭帝國》

《羅馬帝國衰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