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顓頊的絕地天通和社稷五祀的由來

古代帝王常講“江山社稷”,“社稷”基本上就是國家的一種代指,其中“社”是土地之神,而“稷”是穀物之神。

土地與穀物顯然是自然之物,那麼,為什麼又是以人的形象示人和受祭呢?如“社神”的形象是后土,“稷神”的形象是后稷。

這就涉及到中國古代的先人們對“神”的理解,有人說,中國的上古傳說其實都是把神祖先化,是將神話改造為歷史,這其實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缺乏系統思考而得出來的錯誤結論。

人類最初的神的確都是自然神,任何種族、任何文化都是如此,但自然神是不可親近的,不易於溝通的,於是遠古人需要尋找一個與自然神溝通的渠道,這就是最初的中介神,相當於“使者”,在對“使者”的選擇上,不同的文化族群有不同的選擇,神的差異性就出現了,有的傾向於動物,有的傾向於植物、有的傾向於物件,凡此種種,這就是圖騰文化的起源,而這些基本上在華夏的上古文化中都有所體現,但有一種最為重要,也是對華夏文明影響深遠的中介神,即祖先。

也就是說,在中國的遠古時期,似乎就存在著一種觀念,即,死去的祖先可以作為使者,成為人與上天(自然神)交流的渠道,這也是華夏文明注重祭祖的根源。

這其實是構建了一種子孫同祖先之間的交易共贏關係,先人享受子孫的祭祀,而子孫會得到先人的幫助,即所謂“福佑子孫”,而這個“福佑”其實就是祖先在上天跟前為祭祀自己的子孫爭取權益,所以祭祀祖先的本質其實是祭天,這才是祭祀祖先的最初邏輯,因此古人會把最好食品和器物用於祭祀,留給祖先,那麼,大家應該也就能理解先人是憑藉什麼來“福佑”子孫的了。

問題是,我們為什麼不覺得自己死去的先人可以直接同上天溝通呢?

因為“遺忘”,並且這個“遺忘”是有原因的,是因為有人把普通人的先人與上天溝通的權力收走了,這個人就是顓頊,這件事被稱之為“

絕地天通

”。

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為巫史,無有要質。民匱於祀,而不知其福。烝享無度,民神同位。民瀆齊盟,無有嚴威。神狎民則,不蠲其為。嘉生不降,無物以享。禍災荐臻,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國語》

這裡的重點是“

民瀆齊盟,無有嚴威。神狎民則,不蠲其為

”,這其實才是“絕地天通”的主要原因,如果人人都可同上天溝通,那麼也就人人能憑藉祖先來傳達上天的旨意,這導致的就是神權的失控,因此,斷絕掉民與神的溝通權力是壟斷神權的前提。

於是自顓頊開始,活人與上天溝通的權力被首領獨佔,而負責這件事的就是擔任“南正”的重,如果有人敢反抗,那就是擔任“火正”的黎的工作了,火正即祝融,是負責征伐的,也就是說,顓頊是憑藉武力實現了“絕地天通”這件事的。

如果《國語》的相關記載可信,那麼,王權獨享同上天溝通的權力制度從距今4500年左右就已經開始了,擔任上天“使者”的是曾經擔任過王的先祖,也就是最高的那位先王受祭,而上天的神格被稱之為“帝”,即是“禘祭”。

禮,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廟。——《禮記》

而由“禘祭”又衍生出“郊祭”、“祖祭”、“宗祭”等祭法,總之,這都是王透過祖先來同上帝交流的方式,這些祖先也就成為了祖先神,而受祭的通常又都是族群歷史上功績卓勳的人物,所以也就形成了一個由偉大的首領向神演變的過程,而非反向。

同樣,除上天以外的其它自然神也出現了祖先對應受祭的情況,如社神對應的就是大家公認的死去的那個最會平整土地,擅長灌溉的人,而稷神對應的就是大家公認的死去的那個最會種植穀物的人,所以共工氏之子——句龍受到祭祀,就是后土(社),烈山氏之子——柱受到祭祀,就是后稷(稷)。

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此其二祀也。后土為社;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左傳》

而商湯在位的時候,發生了大旱,穀物不長,於是大家就覺得柱這位后稷不靈了,也就是說,人們認為祭祀柱已經無法把大家的請求上達到稷神那裡去了,於是把祭祀物件換成了另一個善於種植穀物的人,這個人就是周族的祖先——棄,棄自此成為后稷,周族也一直以此為榮耀。

周棄亦為稷,自商以來祀之。——《左傳》

於是,后土掌管“社”,為土正,周棄掌管“稷”,為田正,都屬於中介神,沿用至今,這是社稷的情況。

除了土正,五行之神還有四位,即:木、火、金、水,同樣是祖先神對應受祭,即:木正、火正、金正、水正。

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左傳》

那麼,這些神職又都分配給誰了呢?

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該、曰修、曰熙,實能金、木及水。使重為句芒,該為蓐收,修及熙為玄冥,世不失職,遂濟窮桑,此其三祀也。顓頊氏有子曰犁,為祝融。——《左傳》

也就是說,五行之神中的其餘四個來自少皞和顓頊二族,其中犁(黎)就是那個“絕地天通”的負責人之一,這涉及到“重”的問題,在《山海經》裡,重和黎都是顓頊的後裔,也從巫覡的視角講了“絕地天通”事件。

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獻上天,令黎印下地。——《山海經》

但《左傳》認為重是少皞氏一族,即“使重為句芒”對應的是東方,這同《國語》記載的重擔任南正有出入,也可能少皞氏的重同顓頊的重不是同一人,暫擱置。

綜上可知,社稷和五行觀念在中國的上古時期就已經形成了,夏代及之前就已經開始祭祀社稷了,但不會早於顓頊時期,且五行對應方位也是很早的事情,如句芒為東、蓐收為西、玄冥為北、祝融為南,那麼,以“五行”的使用為依據來判定古籍成文的時代是不可取的,它出現的時間可能遠比我們知道的要早。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訫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