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糖尿病日:糖友能不能吃糖?血糖正常了還用吃藥嗎?

編者按:糖尿病是一種嚴重危害健康的常見慢病。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快及飲食結構的改變,糖尿病患者正在快速增多。今天正值“聯合國糖尿病日”,我們就來和大家聊聊關於糖尿病的那些事兒。

【飲食篇】

控糖十大超級食物

血糖控制不好,可損傷血管和神經,損害眼睛和腎臟,增加心臟病和中風風險。美國《今日醫學新聞》網站刊文總結了10種適合糖友的食物,有助控制血糖水平,減緩或避免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1。核桃。核桃富含膳食纖維、蛋白質和健康脂肪,可替代薯片等高糖零食。核桃中的脂肪酸可提高“好”膽固醇,降低“壞”膽固醇水平,從而降低糖友的心臟病發生風險。除了直接食用,還可以把核桃敲碎,新增到酸奶中或做成核桃沙拉。

2。鱷梨。鱷梨又名牛油果,富含膳食纖維、健康脂肪和維生素,是目前發現的唯一含健康脂肪的水果,含有大約20種不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尤其富含鉀,維生素C、E、K,葉黃素和β-胡蘿蔔素。吃鱷梨有助增加飽腹感,減緩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保持血糖穩定;降低血壓和膽固醇水平,減輕體重,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糖尿病風險。

3。全麥麵包。作為一種全穀物健康麵包,全麥麵包中加工原料少,富含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葉酸和維生素C,有益血糖控制。

4。南瓜籽。南瓜籽富含鎂,可參與能量代謝的多個過程。研究發現,鎂缺乏與胰島素抵抗有關,可引發糖尿病。鎂攝入量每增加100毫克/天,2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下降約15%。兩湯匙南瓜籽含約74毫克鎂,建議糖友每天吃8湯匙的量。

5。草莓。草莓富含維生素和多酚類化合物。研究發現,多吃草莓等漿果有助減少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發生。另外,草莓熱量低,不易增加體重,建議將草莓、菠菜和核桃混在一起做成沙拉食用。

6。藍莓。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者調查發現,每週吃兩次以上藍莓的人與不吃藍莓的人相比,2型糖尿病風險可降低23%。這可能與藍莓中富含一種名為類黃酮的抗氧化劑有關。

7。生薑。生薑是抗炎、抗氧化的首選植物性食品。研究表明,生薑可降低2型糖友的空腹血糖水平。

8。菠菜。菠菜富含鉀和抗氧化劑。研究發現,低鉀攝入與糖尿病及其併發症風險增高有關。菠菜的單位體積含鉀量超過香蕉,是降低糖尿病風險的有益食品。

9。肉桂。肉桂是家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之一,研究表明,它有助降低血糖水平。

10。西紅柿。與其他非澱粉類水果一樣,西紅柿的升糖指數較低,有助血糖平穩。此外,研究顯示,平均每天吃1。5箇中等大小的西紅柿可降低血壓,還可能有助降低2型糖友的心血管風險。

吃醋有助控糖

最近幾年還有研究顯示,每餐食用20毫升香醋調味汁(醋與植物油2:1),可以降低血糖30%。

糖友應如何科學選擇醋或檸檬汁並與日常飲食搭配呢?建議多選適合用食醋或檸檬汁搭配的菜餚,比如醋拌海蜇、醋拌海帶、酸辣湯、醋溜土豆絲等。30毫升的食醋就能有一定的降血糖效果,加在上述菜餚中比直接喝要容易接受得多。蔬果沙拉搭配檸檬汁或日式料理的甜醋也是不錯的選擇。味道淡的壽司、餃子、白斬雞等都可以用酸性調味品蘸著吃。

糖友需要注意,空腹不宜喝醋,否則會刺激分泌過多胃酸,傷害胃壁。在用餐期間進食醋,不易刺激胃腸,還順道幫助消化。

糖友能不能吃糖?當然能

在大部分糖友的心目中,一切和糖有關的食物似乎都成了天敵,大有“聞糖喪膽”之勢。北京朝陽醫院京西院區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高珊說,事實上,甜食並非禁區,糖友只要科學進食,既可控制病情,又可享受甜食帶來的樂趣。

這4種蔬菜的升糖速度很快!糖尿病患者要少吃

多吃蔬菜有好處,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並不是什麼蔬菜都可以吃的,芋頭、土豆、蓮藕、幹百合這4種蔬菜的升糖速度就很快,糖尿病患者要謹慎食用。

糖友,你的水果誰做主?

常常見到糖尿病患者拒絕吃新鮮水果,擔心吃塊水果會讓血糖“飆升”。其實“糖友”們大可不必完全拒絕,在血糖控制平穩的前提下,正確的選擇新鮮水果作為加餐或小食,不僅不會引起血糖波動,反而有益於改善糖尿病人機體代謝紊亂的狀況。

黃花菜、黃豆、黃鱔幫助控血糖

有些食物不僅升血糖速度比較慢,還含有一定的降血糖功效,有三種黃色食物對於糖友們來說是很不錯的食療選擇。

糖友別吃三種早餐

早餐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如搭配得當,不僅讓人精力旺盛,還能避免上午血糖波動,有利於全天血糖。有糖友認為,受大眾歡迎的常見早餐組合也適合自己,這就陷入了飲食誤區。筆者總結了3種最不適合糖友的早餐模式。

一是高能高脂模式,如油條、炸糕、油餅等配豆漿、豆腐腦。

二是簡易低卡模式,如饅頭、鹹菜、大米粥。

三是豐盛西餐模式,如麵包、培根、荷包蛋。

糖友的健康早餐搭配,應該遵循高膳食纖維、高蛋白、低脂肪、低能量、低升糖指數和食材多樣的原則。

吃糖多就會得糖尿病嗎

吃糖多少和糖尿病沒有直接關係,患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沒有足夠的胰島素去“消化”糖分。如果胰島素分泌和作用正常,吃了糖也能分解。

多吃扁豆,少得糖尿病

西班牙羅維拉-威爾吉利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在心血管風險較高人群中,食用不同豆類,尤其是扁豆,可降低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

西洋參降糖,每天6克足夠

西洋參的有效成分皂苷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北京協和醫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向紅丁介紹,而且可以降血脂,促進血液迴圈,從而有助於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全身症狀。

糖友廚房:做菜,少勾點芡

不少人做菜都有勾芡的習慣,即把調製好的澱粉汁淋入鍋中,使得湯汁濃稠,讓菜餚看上去色澤好,鎖住味道並減少營養素損失。不過這個習慣卻不適合家中有糖尿病人的情況,為糖友準備的菜餚還是少勾芡為妙。

【運動篇】

游泳散步廣場舞 糖友最適合的運動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內分泌科韓青運動師盤點糖友最適合的運動方式:

TOP1:游泳

建議一週游泳1-2次,每次20-30分鐘,老年人遊一兩個來回可以休息一下。運動前注意熱身,根據每個人的體質,調整運動強度和頻率。

TOP2:散步

建議一般以5千米每小時的速度散步或者是慢跑。根據每個人的運動習慣,比如經常鍛鍊的人,可以適當加大運動強度。快步走的速度一般是120步每分鐘,中速是100步每分鐘,慢速是70-100步每分鐘。在運動的全程可以調整速度,可採用先慢後快再慢的節奏。

TOP3:廣場舞

建議以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為主,結合小強度抗阻運動,這樣可以更好地達到降糖效果。練啞鈴、肌力訓練帶等抗阻運動能減少脂肪,促進肌肉增長,提高骨骼肌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胰島素抵抗,讓降糖藥物療效更顯著。

糖友運動這三個部位要護好

糖尿病會對骨骼代謝產生影響,使骨骼的強度下降,也就是骨質疏鬆。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骨科主任韓樹峰提醒說,糖友應格外注意預防骨折,特別是以下幾個重點部位最易發生。

橈骨靠近腕關節的部位:此處為解剖薄弱處,一旦遭受外力,容易骨折。如果老人不小心摔倒時用手支撐地面或者暴力經手傳導至手腕部就很可能造成骨折。

髖關節:有些糖尿病老人骨質疏鬆之後,特別容易滑倒,尤其是夏天洗澡時突然滑倒,就會站不起來,更不能行走,這主要是因為臀部著地,導致骨折錯位,剛開始疼痛很輕,後來逐漸加重。

腰椎壓縮骨折:有位老人說自己腰疼,腰沒勁兒,來醫院就診拍了X光片後發現有椎體壓縮,做核磁共振後判斷是新鮮骨折,就是最近發生的。問及最近的經歷,老人說幾天前下樓時邁空了一個臺階,一滑就坐在了樓梯上,但當時還能站起來,走路也沒事,就沒有在意。

“糖友”們怎樣運動才更科學

糖尿病患者不宜進行劇烈的運動,而應進行有一定耐力的持續、緩慢、消耗的運動,並做到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研究表明,適度規律的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都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血糖控制,兩者結合才是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運動方式。

有氧運動

每週應至少進行5天,每天運動30 分鐘或30分鐘以上,可累計計算,但每次須10分鐘以上。

最好不超過2天做一次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

在通常情況下,步行是最安全的運動方式,快走對於大多數糖尿病患者來說是中等強度的活動,可作為首選。對於身體活動水平中等者,可以選擇慢跑、划船、有氧操、乒乓球或羽毛球等。游泳、網球作為運動量較大的運動方式,適合於部分身體活動水平高和體能好者。

抗阻運動

每週應至少進行2—3次抗阻運動,不應在連續的2天內進行,最好隔日1次。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可利用啞鈴、彈力帶和盛滿水或沙子的礦泉水瓶來進行抗阻運動。關節狀況較好的患者可選擇登樓梯和跳繩等。太極拳作為有氧運動與阻力訓練的結合也可供選擇,由於其運動強度較小,應配合其他運動方式來進行。進行抗阻運動時,應特別注意負荷適當,不過大或過小,最好在運動醫師,康復醫師或專業教練指導下進行, 否則易出現運動創傷。

糖友不能瞎運動 運動處方有這三點!

相當一部分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用口服降糖藥物控制血糖的。機體仍保留著調節激素平衡的能力,所以能與非糖尿病患者一樣運動。但要知道多數口服降糖藥物,有延遲降糖的作用。如果長距離跑步、騎腳踏車,運動時間過長則有發生低血糖的危險存在,千萬小心,糖友應選擇一些有氧運動,如慢跑、騎腳踏車、爬山、爬樓梯、游泳、跳舞、打太極拳以及一些小球類活動,這些運動強度低,持續的時間可長些,只需重複一定的動作,對技巧的要求不高,容易被運動者掌握。

另外,建議糖友要為自己開出一張運動處方:

1。建立健康護理小組,組長為自己。家屬、熟悉自己病情的醫生、病友為組員。

2。根據自己的狀況,製作出運動的強度、持續時間頻率和專案,監測運動後的效果及運動中的保護措施等。在做運動時做好循序漸進,一開始運動的強度不要過大。

3。每次運動時間應該控制在30-60分鐘以內,堅持每週運動3-5次。

運動是控糖的良方

對於血糖異常者和糖尿病患者來說,經常運動能夠消除體內多餘熱量,幫助恢復正常糖代謝,達到降糖目的。首先,必須在病情平穩、身體條件允許時運動。運動之前應得到醫生認可,必要時進行心電圖等相關檢查。運動強度不宜過大。運動頻率最好每天1次,每週3—5次。運動持續時間每次至少30分鐘,一般不超過60分鐘。運動強度以微微出汗、走路時能與人對話為宜。鍛鍊時注意穿合腳軟底鞋和舒適的襪子,防止跌倒等運動損傷。最好與家人和朋友結伴,如果出現心慌、大汗等不適,應立即停止運動,進食隨身攜帶的糖塊、巧克力,必要時去醫院檢查。每天堅持運動,可有效降低糖耐量異常以及空腹血糖受損人群發展為糖尿病的風險。

餐後步行10-20分鐘 做到11件事,“糖友”未來更健康

1、餐後步行10-20分鐘;2、利用家中的物件開展力量訓練;3、不要畏懼血糖儀,大膽地使用它;4、每年都預約眼科檢查;5、檢查食品標籤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6、避免吃只含有一種成分的正餐;7、嘗試食用多種來源的蛋白質;8、勤刷牙,用牙線清理牙齒;9、開展積極的自我對話;10、睡覺前查腳;11、每晚提前半個小時就寢。

【注意事項】

糖尿病人九種情況要調藥

糖尿病人需要調整用藥的9種情況:1。糖化血紅蛋白值異常;2。血糖忽高忽低、波動明顯;3。出現糖尿病併發症;4。體重減輕過快;5。壓力過大;6。服藥出現了副作用;7。用藥方案太複雜;8。價格太昂貴;9。新藥上市。

同類降糖藥不能合用

有的糖友發現,使用單一的口服降糖藥效果不好,於是會想:是該加量服用,還是再多吃一種藥呢?在此提醒大家,如果服用一種降糖藥已加至“最大劑量”,血糖仍控制不好,不能將現有藥物繼續加量。因為當一種藥物加至最大量時,再增加劑量,藥物的降糖作用並不會隨之增強,即增量不增效,副作用卻會明顯增加。單一藥物控不好血糖的患者,建議聯合用藥,即加服另一種或幾種藥物。不同種類的降糖藥作用機制是不一樣的,聯合兩類不同作用機制的降糖藥可從多方面降低血糖,增強降糖作用,比單用一種降糖藥的效果要好。

用四類降糖藥要防貧血

口服降糖藥是糖友的老朋友,然而很多患者不知道,降糖藥也可能導致貧血。河南省人民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董富祥介紹了4類可能引發貧血的降糖藥物,它們是雙胍類藥物、α-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類藥物、磺脲類藥物。並提醒廣大糖友們,對降血糖藥物的任何不良反應都不能掉以輕心。

血糖正常了,還用吃藥嗎

遼寧省人民醫院內分泌二科主治醫師王笑燁解答:初發糖友經過積極正規的生活習慣調整、超重者減輕體重、藥物治療後,有相當一部分人可出現明顯的症狀緩解,甚至不用藥物也可保持血糖正常,臨床上稱為“蜜月期”。大家要正確看待“蜜月期”。“蜜月期”的出現代表胰島部分β細胞功能有所保留,可以代償,是個好現象,但這並不意味著這期間可以放棄飲食、運動控制和藥物治療。

沒有一種食物能取代降糖藥 苦瓜“降糖說”不靠譜

很多號稱“吃某種食物就能輕鬆降低血糖”的傳言在糖尿病患者中蔓延開來,黑茶、苦瓜、秋葵等均榜上有名。然而,在專家看來,雖然某種食物對某些個體能起到控制血糖上升的作用,但仍不能說有“降糖”療效。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李文慧表示,從營養成分來看,苦瓜確實有獨特的一面。苦瓜中水分多、碳水化合物少,升糖指數低,還含人體必需的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

苦瓜中的一些獨特物質確實可使一些糖尿病患者吃飯後血糖升得不太高,但要達到這一目的,需每天甚至每頓都吃,而大量吃苦瓜可能對其他營養素產生干擾。另外,中醫認為,苦瓜屬於清苦類食物,大量食用可能傷及脾胃,很多人的胃也難以承受。因此,苦瓜只能短時間用,還只能是輔助用,降糖藥不能斷。既然不能長期用,就跟血糖需要長期控制存在矛盾,再加上很多人用後效果並不如意,就更沒必要付出胃腸代價了。

她指出,所有食品都不適宜談“降糖”。從醫學上評估降糖效果要從療效出發,即用了這種物質後,空腹、餐後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比不吃時能降多少。有實驗資料,並經過科學驗證,才能說有“療效”。也就是說,驗證療效要有代表性和覆蓋面,不能只看個體,要看較大規模人群的情況,比如這些人平均血糖降了多少。目前,還沒一種食物經過這樣的論證,因此食物充其量只能是有一定的控糖效果,對降糖有輔助作用,且輔助作用的大小也無法明確預期。

“我患了糖尿病,為啥給我開降壓藥?”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 臨床特徵為蛋白尿、漸進性腎功能損害、高血壓、水腫,晚期出現嚴重腎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糖尿病腎病早期,約1/3患者的微量蛋白尿可以有效控制,而這個控制的有效法寶竟然是兩類“降壓藥”,它至少可以延緩腎臟病變5年。

患了糖尿病 吃西藥會吃壞肝腎嗎?

長期高血糖對肝腎功能的損害,要遠遠超過降糖藥物對肝腎的影響,很多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肝腎不是吃藥吃壞的,而是高血糖“泡”壞的。廣東省人民醫院腎內科行政主任、主任醫師梁馨苓教授說,不用懼怕藥物的副作用,所有的西藥上市前都會經過嚴格的藥物毒性試驗,檢測不同劑量、不同服用時長下,藥物的毒性與副作用,只有合乎標準才能上市(也就是能在醫院和藥店中買到)。

那麼如何判斷降糖西藥的副作用呢?

梁馨苓介紹,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判斷:一是觀察降糖效果,看看自己吃藥後血糖控制如何,有無低血糖,有無其他不良反應等。二是定期監測肝腎功能。一般建議,用藥半年內監測2~3次肝腎功能,如果結果都沒有問題,就可以放心使用了。半年後則每兩個月檢測一次。

為何一吃藥就低血糖

飲食因素:糖友若按醫囑使用降糖藥物後,未及時進餐或減少了進食量,所用降糖藥物仍按原定時間發揮降糖作用,或存在相對“過量”的情況,就可能會導致低血糖。

運動因素:進行高強度、長時間的運動鍛鍊,或在胰島素及口服降糖藥發揮最大效應時做運動,可能導致低血糖。

藥物因素:不同藥物型別降低血糖的時間不同;部分藥物可誘發低血糖,如環丙沙星、撲熱息痛等。

併發症:糖尿病併發腎病患者由於慢性腎功能損害,導致體內降糖藥物代謝延緩,相對“放大”了藥物的降糖作用並延長了作用時間,因此也可導致低血糖發生。

在頻發低血糖的階段,要熟悉急救措施:迅速進食任何可補充能量的食品(含糖飲料最佳),15分鐘後再檢測血糖;若血糖仍低於3。9毫摩爾/升,可再次進食,直至低血糖緩解,嚴重者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服了降糖藥 為啥早晨空腹血糖更高

藥物中優降糖的降糖效果是最強的,很有可能患者是夜間發生了低血糖。也就是在沒有醫生指導的情況下把晚上的優降糖的量增高了,這樣導致夜間低血糖,是很危險的。夜間低血糖可表現為早晨血糖反跳,反而會使早晨的血糖高上去。有可能是這種情況。

早晨空腹血糖高主要有三種情況,分別是蘇木傑現象、黎明現象和糖尿病用藥量不足。

吃完降糖藥沒食慾咋辦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龔雄輝說,二甲雙胍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一線用藥,但胃腸道副作用較多,如噁心、食慾減退、口苦等,還有“減肥”功效。部分糖友使用一段時間後,不良反應可自行緩解、消失。二甲雙胍的緩釋劑型胃腸道副作用可比普通劑型明顯減少。

建議:1。遵循“起始低量、緩慢加量”原則,二甲雙胍從小劑量開始;2。改餐中或餐後服藥;3。換用緩釋劑型二甲雙胍。

糖化6。4%,用吃藥嗎

首先,在血糖異常增高但尚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時,可到正規醫院完善口服糖耐量試驗(OGTT)檢查,明確診斷,同時瞭解胰島β細胞功能和機體對血糖的調節能力,這是目前公認的糖尿病診斷流程。其次,應明確糖尿病分型診斷。患者應到正規醫院由內分泌專科醫生完善相關檢查,並作出糖尿病分型診斷,比如1型或2型糖尿病。

確診為糖尿病後,生活方式干預是基礎,病情相對較輕者可嘗試僅透過生活方式干預,或在醫生指導下采用一種降糖藥物控制血糖。 若未到達糖尿病診斷標準,則建議儘量透過生活方式調整來緩解血糖升高,並定期到醫院檢測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