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孩子的髮型有什麼學問?在古代,孩子不可以隨便理髮

中國民間對嬰兒膚色、體形、臉型、頭型等體貌的審美,與成人有顯著不同。與此審美需求響應,民間嬰兒滿月後,要給新生兒剃頭、剪胎髮,並根據性別為嬰兒流以兒童特有的髮式。

因為嬰兒較多時間頭挨枕頭躺著,頭髮短有利於嬰兒頭部衛生,有利於頭部散熱。同時民間觀念認為,嬰兒的毛髮猶如鐮後韭菜,越割越旺。

中國古代剪胎髮大多在百日,男嬰剃的髮式是“角”, 即只留頭頂兩邊的兩撮頭髮;女嬰是“羈”,即留頭頂縱橫各一撮,塑造出嬰兒可愛的形象。

古代,頭髮被認為是人體最珍貴最神聖的部分,一生不許剃髮,審美觀念中以發濃黑而長多為美。

嬰兒的毛髮美與中國傳統中成人男女以濃密黑亮之發為美有密切的聯絡,嬰兒剃髮、養髮的傳統一方面是祈求平安,另一方面是為他的成人階段的美做準備。

古代漢族兒童髮型

漢族為嬰兒剃剪胎髮的習俗自先秦,且一直沿續到今天。《禮記·內則》上說:“三月之末,擇日剪髮為鬌, 男角女羈”,就是對這種習俗的最早記載。

歷代嬰兒胎髮式樣雖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剃髮時要留下少許,不能剃光。

“鬌,發墮也”。小兒剃頭時,應把留下囟門近旁的頭髮,這種頭髮稱為“鬌”。因為每次剃髮都將囟門近旁的頭髮留下,久而久之鬌便深垂下來,這便是髫。幼兒稍長,便不再剃髮。

《桃花源記》中有云:“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垂髫為幼兒特有的髮式,也可為幼兒的代稱。 留長了的頭髮分成兩路紮成兩隻角,古人稱之為“總角”。

民間為小兒剃髮時,也有一種髮式,是剃髮時“留大錢許於頂左, 名偏頂,或留之頂前,束以綵繒,宛若博焦之狀,或曰鵓角”。這種髮型在南宋之後的南方比較流行。

中國畫有一種專門表現兒童生活的題材,叫做“嬰戲圖”。這種以嬰戲為題材的繪畫出現得很早,安徽省馬鞍山三國朱然墓就曾出土過一件漆器, 上畫有兩個小孩執棍而嬉;南唐畫家周文矩的《宮中圖》亦畫有仕女戲嬰的場景。

這些“嬰戲圖”中,男童的頭髮都已進行過剃削,只在腦門頂部及後部留有一撮毛髮。這也是古代最為常見的男童髮式。當兒童稍長時,將長出來的頭髮束囟門兩旁,形狀似兩角,便是所謂的“總角”。

男童留角的習慣與漢族先民對牛的尊崇有關。據文獻記載,華夏民族的始祖炎帝,牛首人身,頭上有角,牛首是炎帝部落的圖騰之一。

我們知道牛在農耕文明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男性又是農耕社會的勞動主力,新生男嬰髮式留牛角的造型,是祈願嬰兒健康成長,壯如牛、勤如牛。

女童與男童的髮型不同,女童在頭頂正中留一小撮胎髮,如“十” 字形,縱橫相交。這一縱一的兩撮頭髮稱為“午”,又因此在女童頭頂相交通達,故有個專門的名稱叫做“午達”,也叫“羈”。

很多家長會把女童的羈編成小辮,由於這種小辮向上生長,故有“沖天炮”的戲稱。“羈”與“角”一樣,是從牛的崇拜而來,另外還能起到保護頭頂囟門的作用。

漢族民間認為孩子的囟門不可隨意觸碰,如若傷著,孩子就會變啞。在漢族的道教裡,囟門又稱“泥丸宮”,是靈魂出入的孔道、神靈聚集的地方,因此要特別注重保護這一部位。

家長們為防止嬰兒的靈魂從這裡飛出,或被惡鬼在這裡攝去,在孩子出生之後,便利用從孃胎裡帶來的胎髮遮蓋囟門,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體現的都是父母愛子女之心。

雖然古代兒童髮型總體上來說是“男角女羈”,但是不同年代、不同地區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區別。

宋時,河北地區流行的兒童髮型是把孩子的頭髮全部剃去,僅留前額處一片。由於前額處留下的頭髮多被修剪為壽桃形,故又稱“桃子頭”。在傳統文化中,桃子寓意多福多壽,常於“仙桃”、“壽桃”相聯絡。

在民間傳說中,鬼怪最怕桃木,長輩給孩子在囟門上留下桃子式樣的髮型,明顯寄託著家長美好的祝願。這種囟門上留髮的“桃子頭” ,同樣能起到保護囟門的作用。

元朝的江南地區,嬰兒剃髮時除了額頂囟門留髮外,後腦勺下面往往也會被有意留下一簇,稱為“撐根發”或者“百歲毛”。這種髮式與頂前留髮相結合,形成了江南地區“額頂要留聰明發,腦後要留撐根發”的民俗。

究其原因是因為船是江南水鄉的主要交通工具,當船要停泊時,艄公把一根竹篙從船後插入河底,船便停住了,這根竹篙叫“撐根竿”,後腦勺留“撐根發”,是希望孩子像航船能在水中紮根,不被河水沖走,寓意嬰孩可以順利紮根成長。 而“百歲毛”的稱呼也是取長壽之意,希望孩子能消災免禍、 茁壯成長。

總體來說,古代兒童的髮式依據蓄髮的多少、分佈及形態,有著多種型別。第一種是在頂門留一撮毛髮,其餘全部剃去,古代稱之為“髫”。第二種是將頭頂前部的一撮頭髮梳起,用束帶纏繞,謂之“鵓角”。第三種是在頭頂正中或偏後留一小塊頭髮,將其編結成一條短辮,外形修剪成圓形。第四種是在後腦部留有一小塊頭髮,其餘毛髮紮成小髻,並束以綵繒,或垂有兩條飄帶以作裝飾。

古代少數民族兒童髮型

額頂囟門處留髮是漢族的傳統,其他少數民族兒童的髮型並不一定會遵從這個傳統。以契丹人建立的遼朝為例:契丹兒童最常見的髮型是在顱後留一綹細長的頭髮,其餘頭髮全部剃掉;或者餘額前留兩綹在額中間相連線的彎月形長髮並抿於耳後,其餘全部剃掉; 再或者於雙耳上方,各留一撮長髮,梳成小髻, 剃去其餘全部頭髮; 或再在額前留有兩小綹髮梳成八字形。

與漢族兒童髮式相比,契丹兒童經常在顱後單獨留一綹頭髮,稱為“留老毛”,有祈求長命及子孫昌盛之涵義。

契丹兒童的髡髮習俗和中原地區兒童髮式是相互影響的。“檀淵之盟”後,遼宋間形成了上百年的和平,雙方透過互派使者及邊境貿易等途徑,交流非常多。

當時已有不少北宋漢民開始穿著契丹服飾,這一現象甚至在宋仁宗朝引起了皇帝的警覺。慶曆八年,宋仁宗“詔禁士庶效契丹服及乘騎鞍髻,婦人衣銅綠兔褐之類。敢為契丹服若氈笠、釣墩之類者,以違御筆論”。這才有所改觀。

契丹為草原少數民族,受中原儒家思想束縛較少,兒童髡髮樣式比較自由,類別也比較多,體現了遊牧民族的自由靈活性。漢族在與契丹族長期交往的過程中,髮型也會或多或少地受到他們的影響。這種影響表現在漢族成人受儒家髮膚觀念的束縛,髮式比較固定;但是兒童髮式自宋朝開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變化。

兒童髮型的寓意

辟邪增吉祥、免受鬼怪傷害的樸素信仰。在中國傳統禮制中,提倡多子多福,然而在生活與醫療條件有限,兒童夭折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對此古人缺乏應對的能力,只能把兒童健康成長的希望寄託在對鬼神、靈物的信仰和崇拜上,透過各種儀式習俗和服裝配飾表達精神信仰。

出於這種原因,兒童的髮型式樣有著模仿能辟邪、吉祥、長壽寓意的動植物的特點,藉此保佑兒童不受鬼怪傷害。

先秦時期嬰兒髮式多模仿動物犄角,當時的人們認為兒童梳成這樣的髮型後,鬼怪們便不來傷害,容易養活; 唐宋時期出現的“桃子頭”,是想借助仙桃辟邪的功效,保護嬰兒免受鬼怪侵擾 ;南方地區兒童留於腦後的“撐根發”或“小鱉尾”,也是借用了有“定海神針“般作用的”撐根竿“和吉祥長壽的龜鱉尾部的形態特徵,都帶有古代人民樸素的吉祥信仰。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在大多數情況下,剃髮對於儒家及其影響下的中原地區漢族人民是一種禁忌。秦漢時期的髡刑,就將剃髮作為一種懲罰手段。但是兒童的髮式較少受到法規制度的限制。

人出生時的胎髮,被認為直接受之於父母,是母親孕育的產物,留住胎髮就保住了父母精血,不忘父母養育之恩。因此古代兒童的頭是不能剃光的,必須要留一點胎髮。而漢族的文化習俗認為嬰兒胎髮有著有著某種神秘力量,能庇佑兒童祛病消災、健康成長。

佛教傳入中國後,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普遍信仰。佛教中大慈磊悲、普度眾生的觀音菩薩在民間被認為具有送子神能,因此最受世人敬祀,也最具廣泛影響。古代女性經常會去寺廟祈福,燃香祭拜,祈求賜子,產子後要抱子到觀音像前,皈依寄名,以求長壽,因此嬰兒的服飾自然受到佛教影響。

隨著佛教的傳播、興盛,嬰兒髮式樣吸收了佛教髮式的特徵,在保留額頂胎髮的基礎上,明代開始出現的其他部位全部剃光的“沙彌箍”形髮式,成為明、清兒童的主流髮式。這種髮式類似佛教中頭陀所戴的頭箍,是兒童髮式受到宗教影響的一個明顯例證。

歷史上的兒童髮型在式樣、留髮部位、內涵等方面雖然各有特點,但在總體上都有一些相似特徵。先秦時期兒童髮型式樣是男角女羈或男左女右,性別特徵明顯。同一時期內多種髮式並存較為常見,如先秦時男角女羈、 男左女右,唐代光頭、三搭頭、桃子頭,宋代偏頂、桃子頭,民國時期桃子頭、偏頂、劉海圈、 撐根發、百歲毛等。

雖然社會在變遷,觀念在更新,但幾千年來漢族為嬰兒剃剪胎髮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今天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漢族嬰兒胎髮式樣仍留有古代遺風,嬰兒胎髮式樣也是漢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些兒童髮式,表達了傳統民俗中對於“福”的追求和期待,塑造了中國人特殊的求福、祈福文化和審美心理。傳統民俗中的文化蘊涵與審美意義,正是透過諸如兒童髮式這種感性的顯現而呈現在世界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