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漢字故事:談“郎”——從廊下到郎官

在現代漢語中,“郎”常常用於專指男性,如女子稱丈夫或情人,有我們所熟知的“如意郎君”、“新郎”,其實追溯“郎”詞義演變歷程,它的意義遠遠不止這麼簡單。

“郎”在《說文》中,首先作地名來解釋。其地在山東魚臺縣境。《禮記檀弓》“戰於郎”就是在魚臺進行戰爭。後因地為姓,《中國人民大辭典》收錄郎姓三十二人,如唐代詩人郎士元,明代作家郎瑛,當代名人郎平。

“郎”也是一種官名,為帝王近侍。郎官之所以稱“郎”,原來“郎”即“廊”字,郎官常在廊下,隨時聽命,所以稱郎官。郎官從戰國始,西漢除議郎以外,多為中郎官,守衛宮廷,出充車騎。中郎官署中,置中郎將,領導郎官。

大家熟知的蔡琰之父蔡邕,稱蔡中郎,他就是中郎將,東漢靈帝時人。漢朝有規章制度:二千石以上官員,得任其子弟為郎。《漢書蘇武傳》開頭說:“武字少卿,少以父任,兄弟併為郎。”就是說蘇武弟兄因父親蘇建曾封平陵侯,官至代郡太守,所以靠父親的蔭庇都做了郎官。東漢郎為尚書屬官。魏晉後,郎中為尚書各曹主官;隋唐尚書為六部之長,郎中為司官。

與“郎官”有關的是“員外”詞,員外在舊小說中很常見。員外是正官以外之官,原自六朝的“員外郎”,區別與在朝的“郎中”官。後來的員外官可以用錢買來,所以員外都是有錢有勢計程車紳。

“郎”也是奴僕對主子的稱呼,或稱郎主,《日知錄》告訴我們“自唐以後,僮僕稱主人通謂之郎。”比如唐代張易之身份顯貴,有個宗楚客和他的弟弟晉卿,成天候在張易之門口,張出門,兄弟們搶著要為張易之執鞭趕馬。他們稱張易之為五郎,稱他弟弟張昌宗為郎,不稱官名。後來宗楚客,憑武則天是其姑的關係及其諂諛的本領,做到宰相。再如唐宗時,李軸國身份尊貴,官不敢呼其稱之為五郎

“郎”也是男子美稱,多指青少年。歷史上有許多人物有“郎”的成語,謝道蘊稱其夫王凝之為王郎;晉人潘岳,姿容美俊,人稱潘郎,又稱檀郎;戲劇中,楊家將中的楊延昭為楊六郎;蘇三稱王金龍為三郎。

蘇軾《赤壁懷古》也稱周瑜為周郎。《江表傳》中,士民稱孫策為孫郎。這些人一般都是做官的,稱之為郎,雖不是郎官,但這稱呼也是從郎官發展演變來的。

醫生也稱為郎中,有人說也與郎官相關。明代陸容《菽園雜記》中說蒙古人人境,不瞭解中原官制,隨意封官所致。這個說法,恐難成立,因為在這之前,在宋代就已經稱江湖醫生為郎中了。宋代洪邁《夷堅志》就有“劉郎中細審此病”的記載。《日知錄》說:“北人謂醫生為大夫,南人謂之郎中。”這麼說,郎中一詞也跟地區方言有關。

以上就是“郎”的詞義演變歷程,由此可見,現代漢語中保留部分“郎”的古代用法,詞義縮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