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此人是東吳開國元勳,地位高於張昭周瑜,孫權卻不敢重用

孫權接掌江東之初,全靠一幫老臣們的全力輔佐才穩住了陣腳繼而開創了偉業。從表面上看,張昭和周瑜在當時是被孫權捧得最高的兩位主要大臣,一文一武正好震懾百官、統攬全域性,所以他們二人在當時的地位極其尊貴、顯赫。不過在這幫老臣當中,還有一個人的地位遠超於張、週二人,他就是東吳的開國元勳之一朱治。

朱治最初是縣裡的一個小吏,舉孝廉之後被州里聘請為從事跟隨在孫堅身邊,中平五年(公元188年)被晉升為司馬開始統兵。曾先後跟隨孫堅平定地方叛亂,征伐董卓、黃巾等叛逆的軍事行動。跟十二虎臣當中的程普、黃蓋等人一樣,同屬於第一批最早跟隨孫氏家族的將領。

不過在這幾位老將當中,朱治跟孫家的淵源最深。這主要是因為在孫策時期朱治曾有恩於孫家。據《三國志朱治傳》中記載,孫堅去世之後,朱治開始輔助投靠了袁術的孫策。後來朱治發現袁術氣量狹隘且嫉賢妒能,不是成就大業的明主,所以就力勸孫策另闢蹊徑、蓄積能量,將來平定江東以開創自己的事業。後來朱治被太傅馬日磾舉薦為吳郡都尉,而當時的吳景也位居丹陽太守。隨後孫策受袁術之名征討廬江的時候,劉繇害怕被孫策和袁術兼併,所以就在二人之間“遂構嫌隙”。

而當時孫策面臨最大的威脅,是家人都還在劉繇的管轄範圍之內,所以畏首畏尾不敢放手一搏。在這關鍵時刻,朱治出面幫他解決了這個巨大的難題。朱治派人悄悄地從曲阿將孫策的母親,以及孫權、孫翊等兄弟們接到了自己的身邊加以保護,為孫策免除了一起後顧之憂。在後來孫策平定江東諸郡的時候,朱治不僅跟隨在身邊協助征伐,並且在這整個過程中擔負起了保護其家人的重要任務,對孫氏家族“甚有恩紀”。

這就是朱治跟孫家結下的淵源,所以在孫權接掌江東之後給予了朱治以最高的禮遇。這在《三國志朱治傳》中有明確的記載,從孫權接掌江東一直到晉升為吳王之後,每次朱治覲見,“權常親迎,執版交拜,饗宴贈賜,恩敬特隆”。不僅如此,就連跟著朱治隨行的屬下都“皆得奉贄私覿”。從這一段記載就能夠看出來,朱治所受到的待遇要遠高於張昭、周瑜等人。

不過,我們透過其個人傳記還能發現另外一個問題:朱治享受孫權如此高的禮遇,卻沒有得到重用。據《三國志朱治傳》載,孫權十五歲的時候被朱治舉薦為孝廉,後來孫策去世之後朱治隨同張昭、周瑜等人一起輔佐孫權接位。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孫權晉升朱治為扶義將軍並任命為吳郡太守。後來“征討夷越,佐定東南,禽截黃巾餘類陳敗、萬秉等”,再往後朱治就沒有在重大的軍事行動中出現過。一直到黃武元年(公元222年)朱治被冊封為毗陵侯,第二年又被晉升為安國將軍。

透過這一段記載我們就能看出來,除了孫權剛接位的時候重用過朱治之外,在後面的時間根本就沒有重用過他。至於孫權為什麼不重用朱治,這在諸葛瑾個人傳記當中有一段記載應該能夠說明問題。

據《三國志諸葛瑾傳》載,吳郡太守朱治是孫權表舉的將領,孫權曾經對他很有意見,但是又對他極為的敬重,不好意思說他,所以就經常的悶悶不樂、忿忿不平。這就是朱治沒有得到重用的原因。這其中就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了:朱治既是開國功臣,又跟孫氏家族極有淵源,那麼孫權對他究竟有什麼意見呢?

我們透過《三國志朱治傳》的中的記載,就能發現朱治跟江東其他將領們的不同之處:極重情義且心思異常縝密。這是他的優點,同時也是孫權對他有意見的地方。自孫堅去世之後,朱治完全把孫家的事當成了自己的家事,把孫策、孫權等兄弟們看得跟自己的孩子一樣,除了盡心盡力的輔佐之外還關懷備至。其中有兩個很典型的事件,就能看出來這一點。

第一個是孫翊的性格急躁,喜怒哀樂全部都掛在臉上,行為處事又過於魯莽,所以朱治就以長輩的身份數次對其進行責備並跟他講其中的道理。從這件事上就能看出來,朱治完全沒有把孫翊當成外人,對他的過錯進行批評教育,這完全就是父親對兒子的一種關愛行為。

第二個事情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10年),曹操大軍南下進入了荊州之後,孫權忙於召叢集臣商討對策而無暇顧及其它事情。就在這個時候,孫權的堂兄,時任豫章太守的孫賁,因為懼怕曹操的威勢準備將自己的兒子送過去當人質,藉以表示臣服。朱治知道這件事以後,沒有告訴孫權就自己跑到豫章去面見孫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並陳述其中的利害關係,最終阻止了孫賁。

這個事件跟當時孫策起兵的時候,朱治私自從曲阿把孫氏一家人悄悄的接出來加以保護是一樣的,即體現出了朱治盡心竭力的輔佐孫氏兄弟成就偉業,為他們剪除後顧之憂的臣屬之意,也體現出了他心思異常縝密的性格特點。

說白了,孫權對朱治的意見就是因為他管得太多、操心太大了。這就好比是孫權在自己家裡種了一棵果樹,朱治作為一個外人,不僅幫忙挖坑填土、施肥除草,而且還要每天查查樹上結了幾個果子是一樣的道理。這在孫權後來對他的一個評價當中也有體現,“權常嘆治憂勤王事”。朱治的境遇正好也應了我們常說的那句老話:“適可而止,過之則憂!”

參考書籍:《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