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臭不可聞卻是美味珍饈!因紐特人靠臭海雀度過嚴冬

「本文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任寒飛】生活在北極圈的因紐特人的食物以肉為主,包括海豹、鯨魚、馴鹿、北極熊和鳥類等。位於北極圈內的格陵蘭島每年有5個多月處於極夜狀態,嚴寒且幾乎沒有陽光照射,在極夜的黑暗中,因紐特人外出打獵很危險。要熬過北極的冬天,因紐特人必須儲備一些食物,其中包括過冬美食——臭海雀。這是世人眼中絕對的黑暗料理,如果臭鯡魚的臭算是生化武器級別的話,那麼臭海雀的臭則是核武器級別的。臭不可聞的臭海雀對因紐特人來說卻是美味珍饈,他們只有在婚禮、聖誕節或生日等重要的日子才能享用,或是用來招待貴客。

冬天吃“夏天的味道”

每年夏天,格陵蘭島都會迎來一大波來此交配產卵的候鳥,其中數量最大的就是多達數千萬只的海雀。此時,因紐特人會全家老幼出動,揮著網捉海雀。各家的男人則會捕獵海豹,把海豹皮儘量完整地剝下來,而且必須要帶著厚厚的皮下油脂。人們把捕獲的海雀不做任何處理帶著羽毛塞到海豹皮中,儘量塞滿,務求不留一絲空隙。根據海豹的大小,一般一張海豹皮中可以塞300到500只海雀,塞滿後人還要站上去使勁踩,把裡面的空氣都擠出來,再用針線把海豹皮的開口縫死,最後在縫合處還要抹上厚厚一層海豹油密封。之後就用大石塊把它埋起來,剩下的就交給時間了。到了9月份,海雀就要離開格陵蘭島飛往南方過冬了,所以這些準備工作一定要在9月底前完成。

3個多月後,格陵蘭島迎來寒冬, 海雀在密閉的海豹皮中已經充分發酵,可以食用了。每次需要吃幾隻就掏出幾隻,然後再原樣把海豹皮縫合、油封並用石頭壓好。因為這是從夏季儲存到冬季的食物,所以格陵蘭人稱其為“夏天的味道”。

全方位體驗臭

人們在社交媒體釋出自己拍攝的關於臭海雀的影片、照片或文字時,一般都會加上溫馨提示:“請勿在用餐時觀看”“對刺激性畫面過敏者慎看”。從嗅覺上臭海雀對呼吸系統是嚴重挑戰。海豹和海雀屍體發酵的混合氣味遠遠聞著就令人作嘔,當地人其實也受不了這種氣味,所以他們取出臭海雀後就在儲存臭海雀的石堆邊食用,始終不讓臭海雀進屋。在視覺方面,臭海雀也“令人作嘔”。海雀並不大,帶上翅膀和爪子,身長一般也就十幾釐米。從海豹腹中取出的臭海雀黑色羽毛黏膩地貼在發酵軟化的身體上,只是看著已經想吐。食用臭海雀,因紐特人傳統的吃法是不拔毛,只是把羽毛攏到一邊,直接啃。因為發酵的原因,皮肉甚至骨頭都軟化了,內臟更是已呈半固體半液體的狀態。當地人習慣先吸食內臟,咬下海雀頭從脖子開始吸,慢慢地整隻海雀被吃得只剩一把黏糊糊的黑羽毛……有人說,這個過程就像是把歐洲的臭乳酪和臭鯡魚混合在一起吃,又像是吃臭豆腐就著腐肉。

即使如此,因紐特人似乎還覺著不過癮,他們還經常把臭海雀與臭鯨肉一起食用。臭鯨肉是用北極地區捕獵的獨角鯨或白鯨的肉和皮帶著鯨油發酵後製成的,其臭味比臭海雀略輕些。現在也有不少當地人不再生吃臭海雀了,而是煮熟了吃,畢竟如果沒發酵完全,生吃容易中毒。

保質期達18個月

因紐特人愛吃臭海雀,與當地嚴酷的生存環境息息相關。100年前,有美國紀錄片之父之稱的羅伯特·弗拉哈迪曾經拍攝過一部反映因紐特人生活的紀錄片,當時為配合拍攝,那家因紐特人就沒能儲備足夠的過冬食物,結果在片子拍攝完成後的那個嚴冬全家人都餓死了。

因紐特人的祖先選擇海雀作為冬儲食物,一方面因為它數量多,容易捕獵,另一方面因為其個頭小,容易發酵完全。

像臭海雀這樣用發酵方法儲存下來的食物,除了奇臭無比這個缺點外,優點有很多。首先是保質期長,只要每次取食後,密封得當,臭海雀的保質期最長可達18個月;其次,發酵讓臭海雀更易被消化吸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北極的冬天很難吃到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而發酵後的臭海雀中含有維生素,這對因紐特人是彌足珍貴的。所以,經年累月下來,因紐特人不僅適應了臭海雀的臭,而且還愛上這款奇臭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