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辛棄疾曾多次諫言應該趁著剛剛失去的北地人民渴望迴歸及時收復北地

自從趙構在臨安確立了

南宋政權

以後,南宋朝廷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持防守姿態。著名詩人辛棄疾曾經就多次諫言應該趁著剛剛失去,北地人民尚且渴望迴歸及時把北地

收復回來

然而以

南方士族

為主的保守派,卻生生阻延了這個計劃。而在寧宗時期,卻罕見發動過針對於北方金國的

北伐戰爭

,史稱

開禧北伐

這次的北伐戰爭,是在

1206年

由平章軍國事的

韓侂冑

為主導發起的。那時候南宋朝的辛棄疾,陸游等人都給予了一定的支援。

可憐辛棄疾,等了一輩子到了臨終之前才等來這個

收復家國的

機會。然而等到他總算為北伐大業做好一切準備以後,卻又一次被政敵構陷罷了官一切準備付之東流。

而這場北伐戰爭,在韓侂冑的主持下繼續進行。等進行到

1207

年終於以

割地賠款

,甚至殺死韓侂冑為代價結束。

一、

開禧北伐

1、

歷史背景

宋寧

宗,是

南宋政權的第四位皇帝

,就是這位皇帝為岳飛平反的。當時的南宋與北方金國之間的矛盾日益劇烈。

南宋過去以

保守派把持朝堂

的現狀也開始逐漸出現變化,越來越多的反抗聲音出現。當時南宋也還是需要年年給予金國一定的

歲貢

的,這讓寧宗

深感不滿

於是寧宗藉著給

岳飛平反

的機會,來讓國內願意反抗金國的人們看到自己的態度與希望。同時重用韓侂冑嘗試對金國進行反抗,開禧元年正式下詔書開始北伐。

其實這次

北伐的時機

相對把握的還是不錯的,當時的金國皇帝本身也是一位沉迷於享樂的昏君。

而且當時北方地區的遊牧部落對於金國的橫徵暴斂日益不滿開始反抗。所以這時候進行北伐,可以形成

南北共擊之勢

2、隱患已現

然而這次北伐從一開始就已經出現了問題,首先就是在準備工作的時間上。正常來說像這樣的國戰都需要提前至少一年的時間來

操練士兵和準備充足的糧草供應。

然而這次北伐為了可以在主和派反撲之前開始,形成既定事實。所以基本是沒有什麼準備時間,由此也為後來的

戰敗埋下了伏筆

再加上朝內

主和派

的勢力根深蒂固,所以這次寧宗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尋找合適的將領。他能夠啟用的人員多為舊臣,或者過去不得志的臣子們。

由此大多數都沒有太多的支持者,根基相對輕薄。所以往往受到

百般刁難

,甚至辛棄疾作為北伐起點的主要將領在準備完北伐工作後就被

彈劾下崗

二、

戰爭經過

1、

開戰初期

剛開始,其實南宋軍隊佔據了一定的優勢,甚至打到戰爭後期

金軍大僕射

都死在了行軍途中。但是宋軍內部在開戰不久以後就遭到了己方

情報

出賣

金軍提前就知道了南宋進軍的方向所以提前做好了一系列的佈置。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本身戰局就已經處於

被動狀態

了卻又出現問題。

韓侂冑對於手下將領選擇

不夠嚴格

,作為北伐軍中軍統帥的

皇甫斌

在進攻城池的時候被金軍擊潰。接著幾次戰役也都以失敗告終,使得北伐遭受了重大挫折。

誠然這是作為主帥選將的失職,但是也不得不說是南宋

將才的匱乏

。其實自從岳飛死去,辛棄疾等老將老去以後,南宋長期偏安一隅能夠拿得出手的將領越來越少。

2、戰場失利

在這樣的情況下,四處戰場皆出現失利的情況。於是金軍很快就抓住了這個機會,開始了反攻。原本光復的地方,又再次被金軍所佔領。

甚至還之間達到了揚州,連

蜀中門戶

都被金軍攻克。甚至這時候

內憂外患

同時發生,蜀中出現叛亂裡通外國給南宋朝廷帶來了很大創傷,至此戰局不可逆轉走向了失敗。

三、

戰爭結局

1、

戰敗求和

果然不久以後最終

南宋朝廷不得不向金軍求和,

希望以賠款的方式來停止這場自己發起的反抗戰爭。但是作為戰勝方的金軍不僅僅要南宋割地賠款,更是要北伐主導者

韓侂冑的人頭

如此

誅心行徑

,是希望徹底絕了南宋敢戰之士的勇氣。雖然韓侂冑並沒有同意金軍的要求希望可以

繼續堅持北伐

,但是國內的主和派並沒有給他這個改變結局的機會。

2

最終結果

當時本來主和派就是朝中的中堅力量其中就以

楊皇后

為主的

外戚勢力

為主,這些自私自利的世家大族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寧可出賣國家的利益。

正好可以趁著金國的這個要求,除掉他們的政敵韓侂冑。於是

1207年

韓侂冑,在上朝的途中被南宋將領夏震的手下砍下了頭顱後被送往

金國傳閱

。可笑的是沒有死在敵人手中,卻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其實本身來說這次

北伐從一開始就

不夠成熟

,但是那些渴望著收復失地的仁人志士們卻義無反顧加入到了這次戰爭之中。在1207年的時候蜀中

吳曦之叛

被平滅,這時候的金軍也是處於鬆懈狀態的。

如果可以趁著這個機會進行反擊也許還有機會。但是韓侂冑卻依舊被主和派除掉,可見那些所謂的

世家大族

在民族國家利益之前終究還是敗給了自己的利益。

人心不齊

,才是戰敗最大的原因吧。

參考文獻:《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