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17年,50多個孩子,兩位老人給他們當“爸媽”

現代快報訊(記者 李偉豪 張曉培 )在徐州新沂新店鎮,“嚴肅爺爺”蔡洪運與“和藹奶奶”王慶平都已60多歲了,但為了一群父母缺席的孩子,他們又扛起了孩子爸媽的責任。

△蔡洪運和王慶平夫婦

兩位老人的幾間小屋,就是孩子們溫暖的家。17年來,他們“收養”照顧的孩子一茬又一茬,成了當地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這事經網路傳播後為更多人知曉,親戚朋友和社會上的好心人,大家都搭把手。有人送吃的,有人送穿的。兩位老人和一群孩子的故事,演繹著一座小鎮的感動與溫暖。

“收養”的孩子一茬又一茬

12月1日下午4點多,徐州新沂市新店鎮新店村,66歲的蔡洪運蹬著三輪車,到鎮街上的幼兒園接兩個孩子放學。平常接送孩子都是他的老伴王慶平負責,可最近她閃了腰,行動不太方便。

△王慶平照顧孩子們生活起居

蔡洪運、王慶平夫婦家中,現在還住著8個孩子。這些孩子中年齡最小的5歲,正上幼兒園,最大的已讀初中。每天,為孩子們準備可口的飯菜,送孩子們上學、輔導作業,成為老兩口迴圈往復的內容。

“年紀大了,很多事情力不從心。” 王慶平說,每當晚上安頓好這些孩子,等孩子們吃了飯、寫完作業到上床睡覺,她都常常感覺到腰痠背痛。“費心費力倒沒啥,但總怕萬一遇個什麼事,擔不起這個責任!”

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有的父母已離異,有的因爺爺奶奶已經去世,單親家長為了謀生,不得不長期外出打工,所以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問題成了他們最發愁的事。

孩子們家中各有各的難處,老兩口看在眼裡,疼在心上。為了這些孩子,蔡洪運和王慶平一茬又一茬地給他們當起了“爸媽”。這一當就是17年,“收養”的孩子算起來有50多個。

有一次,有個孩子晚上發高燒,王慶平穿上軍大衣,把孩子裹在懷裡抱著去醫院。王慶平年過六旬,冒著寒風抱著近40斤重的孩子,跑到一公里外的醫院時,早已氣喘吁吁、滿頭大汗。

自己累點不算什麼,王慶平最怕孩子生病,不管哪個孩子生病,只要一天不好起來,她懸著的心就一天也放不下。老兩口不止一次地想過放棄,但看著眼前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又難以割捨。

△蔡洪運輔導孩子們寫作業

在孩子們眼中,“爺爺”蔡洪運不言苟笑,特別是輔導作業要求嚴格;“奶奶”王慶平和藹可親,每天都換著法兒給他們做可口的飯菜,照料著他們的生活起居。

“嚴肅爺爺”和“和藹奶奶”,成了孩子們最親的人,而爺爺奶奶的幾間小屋,就是他們溫暖的家。

有家長跪求“收養”孩子

這麼多留守兒童,為何偏偏都奔向兩位老人的家?這事兒還得從17年前說起。

蔡洪運原是一名鄉村教師。早在1983年,為了讓漁民的孩子有學上,新店鎮政府成立了駱馬湖水上小學,一條漁船就是一座小學。老師和學生就在船上上課,往返靠是手搖木船。每天漁民撐著船把孩子送到學校,老師也要從濱湖碼頭撐船去學校。

蔡洪運就是首批走進水上小學的教師之一。每天一大早,蔡洪運都要撐一個多小時的船,為孩子們上課。春夏秋冬,寒來暑往,從不間斷。有時遇上惡劣天氣,他撐得手都磨出了血泡。

水上執教20年,歲月在蔡洪運的臉上刻滿了皺紋。與孩子們朝夕相處的同時,他也與漁民們有了深厚的感情。

17年前,考慮到安全問題,鎮政府將駱馬湖水上小學合併到新店鎮小學,因身體原因,蔡洪運被安排管理學校學生宿舍。

隨著漁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人在鎮街買了房子,住宿學生慢慢減少,學生們上學由寄宿模式變成走讀模式。

走讀的孩子多數由母親或爺爺奶奶照顧,但有些孩子因各種原因還是無人照顧。就在同一年,蔡洪運3歲的堂弟因雙親去世成了孤兒,王慶平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主動把堂弟接過來照顧。看到小孩被照顧得妥妥帖帖,鄉鄰們對蔡洪運夫婦倆交口稱讚。不少往日相熟的漁民也紛紛找上門來,懇請夫婦倆代為照顧孩子。

有的家長多次到蔡洪運、王慶平家懇求收留孩子,說到情緒激動時甚至跪下了,“孩子沒人帶,您要是不能幫我帶,我們爺倆就活不下去了,我要是在家帶孩子,沒有收入,就沒法養活孩子。”

蔡洪運夫婦膝下3個子女,子女們考慮到父母年齡大了,照顧孩子不僅操心費力,更是責任重大,也是堅決反對。但最終,老兩口還是把家裡家外收拾了一番,偷偷收留了這些孩子。

從未主動開口向家長要過生活費

蔡洪運、王慶平家的院子不大,卻乾淨整潔;房間不寬敞,卻充滿溫馨。孩子們的被褥和衣服,疊放得整整齊齊;洗乾淨的衣服和襪子,搭在一起井然有序。

△孩子們在“家”吃飯

對於吃住在家裡的孩子,老兩口從未主動開口向他們的家長要過生活費,因為他們知道,這些家庭都有各自的難處。“誰家要是條件好,也不會捨得把孩子往外送。”

蔡洪運每月2000多元的退休工資,是這個大家庭最主要的經濟來源。有時候,一些孩子家長也會送些生活費來,但仍遠遠不夠這個大家庭開支。

△老兩口打理後院菜園

為了貼補家用,老兩口種了3畝地,收的稻米專門給孩子們做飯吃;他們又利用後院的土地種菜、養雞,種植了豆角、絲瓜、番茄等,讓孩子們吃上新鮮的蔬菜。老兩口說,自己辛苦點沒關係,千萬不能委屈了孩子。

多年來,老兩口沒有為自己添置過新傢俱,但為了孩子,他們毫不猶豫地置辦了彩電、衣櫃和沙發等。

他們從未想過得到什麼回報。

但長大的孩子知道感恩。老兩口帶過的孩子中,最早的一批已經長大成人,並走上工作崗位,每每有空的時候,他們也常常“回家”看看。

“照顧我這麼多年,我真心把他們當親人。”現在已參加工作的王翠,一有空就回去看望兩位老人。當年,她在這裡學習和生活了7年,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一,“兩位親人的陪伴,是我最難忘的時光”。

社會好心人紛紛施援手

蔡洪運夫婦家中的孩子,少則三五個,多則八九個。每天,王慶平早早起床給孩子們準備早飯,飯後送年幼的孩子去學校。回到家便開始忙著收拾床鋪、洗衣服和準備午飯。

孩子們放學後,蔡洪運負責檢查、輔導孩子們作業。每夜還要起床幾次,給孩子蓋被子。

天天吃住在一起,在老兩口的眼裡,這些孩子比自己的親孫子還要親,是他們的愛心與堅守,讓這些“沒家”的孩子們有了溫暖的“家”。

採訪時現代快報記者發現,幾乎每一個孩子都和這個大家庭有著這樣那樣的故事,而老兩口也用心記錄著孩子們成長中的點點滴滴。

“多虧了他們。”王翠的母親楊女士說,女兒小時上學很不方便,爺爺奶奶沒法接送,自家又是漁民,後來託付給蔡洪運和王慶平夫婦。“他們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來看待。”如今,兩家就如同親戚一樣往來走動。

老兩口的事蹟傳開後,親戚朋友和社會上的好心人有的送吃的,有的送穿的,還有的捐助了棉被。“街上那些做生意的商戶,就常常給孩子們吃的。”

受到父母親的影響,蔡洪運夫婦的3個子女也加入到照顧留守孩子們的隊伍,他們來看望父母時,時常會帶上一些小零食、小圖書等等,陪著孩子一起做作業、玩遊戲。

當地政府也關注著這個大家庭。新店鎮黨委宣傳統戰委員呂小寧表示,蔡洪運夫婦多年如一日的善舉讓人欽佩,鎮政府也將大力支援,決不讓任何一個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因父母的缺席而“掉隊”。